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6章 偷偷努力(3/4)

王新依旧是很客气。

两人酒干亮杯底,坦荡又豪气。

“刚刚我还同我们周厂长讲呢,有您在钢城,我们参观也方便一些。

王新主动问道:“就是不知道您是否经常回京城,这时间上......”

他想问什么 是问李学武的工作重心在哪。

这个问题来自李学武身边的陈寿芝,是王新误会了。

如果李学武的工作重心在集团,那有人来钢城做副手是应该的。

如果李学武的工作重心在钢城,那这位常务副是怎么回事 李学武多聪明个人呢,徐斯年说他粘上毛就是猴,一点不含糊啊。

“时间上没问题,集团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都在辽东工业,我也是在学习。”

李学武笑了笑,看着他讲道:“所以我很希望同辽东的兄弟单位多多交流啊。”

“那真是太好了”

王新别样地看了陈寿芝一眼,见对方听了李学武的话没别的表情变化,心里这才稍稍落了定。

看来这位常务副不是要来红星钢铁集团辽东工业主持工作的。

既然问题已经确定了,那他也就把话往目的上说了,毕竟他时间也很宝贵。

“我办公室订阅了《联合工业报》,这是我每天都要看的报纸。”

王新微笑着讲道:“我也是从《联合工业报》上得知,咱们集团已经突破了数控机床的研发壁垒,实现了机床量产工作”

“嗯,感谢你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啊。”

李学武笑了笑,讲道:“目前是有一部分机床实现了量产,不过还在建设阶段,毕竟有大项目跟着呢嘛。

他话说的很含糊,没注意的人绝对听不懂,可王新就关注这些动态呢。

他很敏锐地感知到了李学武话中有话,眉毛轻轻一跳,点头问道:“是要在钢城建设集成化工业产业园区吧”

“贵集团的零部件工业产业化标准是我十分关注的工程。”

王新认真看着李学武的表情问道:“不知道这项工程的进度如何了”

“你这问题让我怀疑自己回到了办公室,这也太专业了。

李学武笑着打了个哈哈,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反倒是开起了玩笑。

陈寿芝别有意味地看了眼王新,想看看对方在面对李学武时是怎样的表情。

王新倒是很沉得住气,笑着听李学武东拉西扯的,李学武也是在观察他的表情,扯来扯去还是要看合作诚意。

一顿饭宾主尽欢,但李学武始终没有表态,不过在离席的时候表示回去以后一定会积极同集团其他领导沟通。

在面对王新恳切的询问时,他表示会尽快给出回复。

不过在上车的时候,他见王新送了他们到楼下,还是忍不住提了个意见。

“我也是看了今天的试飞活动有感而发,我可不是专家,所以接下来的胡说八道请您不要介意。”

李学武站在汽车旁,看着王新认真地讲道:“武侠小说中有一种思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看了J8的速度,我也认同这一思路,不过......”

王新初听李学武要提意见还很意外,因为他知道李学武不是专家。

他早就把李学武的身份背景调查清楚了,知道他是大学生,可有点水份。

至少不是工科大学生,要想在飞行器领域提意见,这位李秘书长真有点自不量力,贻笑大方了吧。

可他听着听着就察觉出不对了,内心的笑意骤然散去,见李学武的话语中出现转折,更是提高了注意力。

“飞的更高,飞的更快是好事。”

李学武点点头,抬起手指向天空说道:“可如果目标是在中低空机动,且具备国际水准的武器和飞行性能,你们的这款飞机能应对得了吗”

这一句提问像是李学武刚刚提到的传统武侠小说里的点穴功夫,直接让王新呆立当场,就连李学武等人上车离开他都没反应过来,就这么定定地看着前面。

办公室副主任急坏了,在活动中失去冷静这可是王副厂长第一次呢。

刚刚那位红星钢铁集团的秘书长提了什么意见,什么问题,竟然让王副厂长如此失态。

这个疑问不仅是沈飞的工作人员在想,就连红星钢铁集团的参观团也在想。

王新在想什么 他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重复循环,脑子里只有一个矛盾,那就是李学武到底懂不懂飞行器设计,他又是基于什么考虑才提出了刚刚的那个意见。

他到底是怎么看出J8在中低空机动性能这个弱点的,还是他对北毛的飞机都很了解,才能有如此敏锐目光。

李学武的话综合起来就是,J8虽好,但要着眼改进飞机的中低空机动性能,完善机载电子设备、武器和火控系统。

这特么是一个马列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能思考和给出的意见 他作弊了吧!

7月1日,由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并召集的审计团队在集团的支持下完成了对辽东工业企业的审计工作。

在此次审计工作过程中共计查出了323项资不对账的情况,相关问题已经形成整改台账,交由相关部门按照相关工作管理条例下发了整改通知。

同样的,依据集团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对相关问题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针对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委托,工作中已经将问题同步移交给了监察部门。

至此,红星钢铁集团辽东工业企业组织架构和人事变革已初步完成。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红星钢铁集团正式将交叉审计常态化,至少李学武在辽东这几年,应该不会有人敢钻漏洞。

7月2日,集团常务副秘书长陈寿芝在向李学武详细汇报了集团综合管理部工作以后,从钢城启程回京。

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兢到火车站送行。

陈寿芝来之前就想确定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办,现在知道了,回去以后自然心里有数。

同一日,国际饭店重建项目部设计团队也拿出了第一份设计意见稿。

李学武当然是最先看到意见稿的人,带来意见稿的工作人员也汇报了此时进行的合作谈判很顺利,圣塔雅集团是想要尽快促成这一合作的。

能看得出的进度是大家都在等设计团队给出预算和报价,才能继续讨论。

又要建的好,又得花钱少,就算有贷款,这压力也是很大的。

李学武看了意见稿没有提什么具体的意见,只是关心了一下安全和消防建设。

酒店设计那些欧洲团队是专业的,哪里用得着他指手画脚。

不想让他指手画脚的还有倔驴何雨水。

到今年6月底,京城各高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在校毕业生的分配工作。

同样的,以为集团网罗人才为目的所组建的宣传队也宣告寿终正寝。

而作为宣传队的负责人,在去年和今年人才招纳工作中具有卓越表现的何雨水自然也得到了进步的机会。

在筹建和主持宣传队工作的时候,她的人事关系是从国际饭店调到了文工团,兼任了宣传科的主管。

现在宣传队即将解散,何雨水也需要重新安置工作,让她负责文艺宣传工作有点对不上信号。

而当她得知自己的新岗位时,还是忍不住将电话打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因为她知道,自己能得到这个岗位,一定是李学武的意见。

“你什么意思”

倔驴就是倔驴,说话的语气都跟驴似的。

何雨水在电话里质问道:“我在车间干的好好的,你把我调到了国际饭店,我刚熟悉了服务工作,你又把我调到了文宣队,现在文宣队的工作结束了,你又让我负责国际饭店工作。”

她大声在电话里问道:“你当我是什么人了”

“社会主义接班人啊。”

李学武的回答很坚定,没有一丝玩笑和扯淡,但听在何雨水的耳朵里就是这样的。

她有些无语了,刚刚想了很多要质问他的话,这一刻一句都问不出来了。

“你想让我怎么办”

何雨水气哼哼地问道:“顶掉韩总的工作,风光地回国际饭店”

她话里的风光二字一定带有双引号,因为她的话并不觉得风光。

李学武淡淡地叹了一口气,强调道:“这是组织人事安排,你当过家家呢,你没有谦让和客气的理由和资格。”

“你要么服从组织安排,要么拒绝安排,辞职回家。”

他的话有些严肃,也是对何雨水冲动的惩罚,他的电话是这么好打的 何雨水有些急,如果当着他的面一定要好好掰扯掰扯,但现在不行。

电话隔千里,这期间有多少人听着都说不好,她不能胡说八道。

所以李学武的训斥她都听了,但她想问一句,这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干。

“现在大家都在说,圣塔雅集团和红星钢铁要合作重建国际饭店。”

何雨水解释道:“都知道国际饭店要发达了,我走的时候是什么情况,现在回去做总经理又是什么情况。”

“我就这么回去了,人家不得说我摘桃子,是哪里有好往哪里去嘛”

“所以你需要加强组织纪律学习,把组织修养摆在自身修养的首位,从组织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组织修养,把学习、贯彻,遵守组织纪律作为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