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2章 大学生了(1/4)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

李姝同学身着缩小版的绿军装,幼儿园小朋友们同样着装伴舞。

说是伴舞,实际就是扛着纸壳做成的步枪在走步,而且走的也不是很整齐,但小朋友们幼稚的面孔却都洋溢着新生的光彩。

“这就是祖国的希望啊。”

李怀德坐在小板凳上很给面子的鼓着掌,看向小朋友们的目光里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孩子也在这所幼儿园上学呢。

李学武斜着眼睛打量了他,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你就说老李有多没溜,知道他休假回来便打电话让他去单位开会。

李学武休假三天,哪天开会都行,唯独今天不行。

因为今天是李姝大小姐的六一儿童节舞台,他要是敢爽约,李姝非哭给他看不可。

电话里他很坦然地同老李解释了今天不能去单位的原因,你猜老李信不信?

狗屁——他要是信了,就不可能亲自来参加李姝同学的表演现场了。

他就觉得李学武是在搪塞他,敷衍他,连给出的理由都这么幼稚可笑。

还什么要看闺女的表演,履行做父亲的义务,多陪伴家人,啧啧!

结果呢?

他现在有些幼稚可笑。

你是没见着幼儿园老师看着一台大红旗开到幼儿园门口时的表情啊,也多亏李学武家距离幼儿园非常近,他的那台车还在钢城,否则… 今天是李姝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汇报演出,学校邀请家长来做观众。

但真正来幼儿园看表演的家长并不是很多,且多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就算今天是周日,可全家总动员,年轻的父母不是去走亲戚就是要上街采购一周所需的生活用品。

他们当然关心自己的孩子,但这个年月普遍都是这样,有关心,但不多。

孩子只要穿得暖,吃得饱就行,别惹祸,别打架就是好孩子。

至于说才艺表演,除非父母有一方是从事文艺工作的,或者亲戚有这方面专业能力的,否则没人想着学。

就李姝这样“弃武从文”

的混世魔王都成了文艺尖兵,可见这时代家长对培养孩子文艺敏感认知的匮乏。

能安全、快乐长大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什么文艺属性。

你说这个年代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的父母为啥都这么能生育?

不是闲话调侃的娱乐生活匮乏,晚上熄灯以后只有一种娱乐活动。

恰恰相反,这个年月的娱乐生活比后世不知道要正能量多少,又丰富多少,就连农村都有谷场夜话,更何况是领导群众的工人阶级了。

之所以家家都有这么多孩子,父母好像不怕累似的使劲生,说起根本原因会有些沉重——他们怕一个孩子养不住,那些年糟践的孩子太多了。

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也遭受了太多的侮辱,从趴在地上任人糟践到站起来,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人。

而在这一过程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尤为艰难,家家都有血泪史。

后世有人讲苦难,说祖辈多么艰难,但他们所知道的历史并不多,甚至不一定能说得出一百年前的艰难。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能活到解放后的普通人其实都不算普通人了。

旧时代真正的底层早就被历史残酷地淘汰了,传承下来的血脉多少都有点钱财,至少不是普通人。

不信你随便找个人出来问他家族一百年前的情况,有知道的一定能说出显赫身份,至少也是个小地主。

小地主不算富人,但积蓄存粮能在旧时代扛过最初期的劫难。

可能劫难过后他们成了普通人,但也比劫难前的普通人生存率高。

就算劫难过后他们成了普通人,可他们不死的文化传承和家族传承还能支撑他们重新回到温饱阶层。

所以后世的血脉传承几乎没有普通人,这不是玄学,也不是掰扯,而是历史的真相和自然的选择。

人的命运都是由无数个巧合凑成的,无数个巧合又拼凑成了历史。

现场家长观众和幼儿园老师有不时向这边观望探究的,看节目的同时又窃窃私语,像是在猜测李姝爸爸的身份。

能乘用伏尔加高级轿车就算了,平时的穿着和玩具,以及从李姝口中得知她家里的生活,能配得起保姆和家庭教师的生活得是什么样的家庭?

从幼儿园老师口中他们能知道,李姝的母亲就是幼儿园归属医院的医生,普普通通,那就是她爸爸特殊了?

看起来是这样的,特殊的有些神秘。

李姝的多才多艺,以及她与父母迥然而异外表,几乎所有家长和老师都清楚,李姝并不是汉人血统。

至少他们能保守地看出这一点,或许李姝是少数民族血统,但面相、肤色和发色,绝对不是汉人。

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如果没有特殊的身世,又怎么会有这样的爸妈,那一定是李姝更特殊了。

更特殊也代表真正的身世更凄惨,哪个父母能舍得了亲儿啊。

所以这么看,李姝能享受现在的生活,表现的如此优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一种历史的巧合呢。

李学武无心观察周围异样、探究的目光,他只觉得老李变了。

这老登怎么疑神疑鬼的。

“谢谢——”

李姝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完,在接受观众们的掌声时还不忘鞠躬道谢,这幅乖巧模样不知道羡煞了多少父母。

他们不关注孩子的文艺,但并不代表他们看不懂文艺的好处。

可生活和经济限制,现实让他们很清楚孩子也是有天赋区别的。

“表演的真好!”

李怀德鼓着掌,对小跑着下来的李姝不吝夸奖,笑呵呵的好像是一只癞蛤蟆。

“谢谢爷爷——”

李姝笑着道了谢,而后便坐在了爸爸的身边。

李宁此时就在李学武的怀里,也学着其他人给姐姐鼓掌呢。

今天来看李姝表演的只有李学武爷俩,顾宁今天有手术,二丫要忙家务,赵雅萍得努力刻苦。

这不嘛,多了一个李怀德。

轮到其他小朋友上场表演了,李姝的脸上还难掩刚刚的激动,鼓掌很是主动和热情。

“李姝今年五岁了吧?”

李怀德笑呵呵地看了李姝,这孩子越长大模样越特殊,根本就不是国人,他也早就熟知这孩子的身世。

“虚岁五岁,实岁四岁。”

李姝对自己的年龄倒是很清楚,都不用爸爸回答便自我介绍了起来。

李学武满眼骄傲和自豪地摸了摸闺女的小脑袋瓜,李姝也很眷恋父亲的关爱和赞叹的目光。

瞧着这父子、父女三人,李怀德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他不是绝户,儿子就有俩,闺女也有一个,不过都成家立业了,几乎不怎么着他的边。

也跟他经常不回家有关系,他年轻那会儿还没学会如何做一个父亲,能参考的只有他的父亲。

所以表现出来的是严父的形象,孩子们小时候怕他,长大了疏远他。

真如李学武同孩子们这般儒慕感情几乎是见不着的,他更羡慕李学武的年轻和儿女双全,如果时间能给他一次机会,他也想做个孩子们喜欢的父亲。

可惜了,这世上最找不回来的便是时间,他现在有些理解李学武是那么坦然地同他讲要多一点时间陪孩子,陪家人,不是托词和借口。

“下午是回你父母家吗?”

李怀德听他说了,下午也没有时间,要开会得明天。

李学武点点头,回应道:“老太太有点不舒服,我想过去看看。”

“是你奶奶吧。”

李怀德点点头,说道:“四世同堂,阖家之喜啊。”

“孩子们太闹腾,没想着带他们去。”

李学武看了看怀里的儿子和身边的闺女,说道:“小时候还成,我去辽东工作以后我爱人工作忙,孩子们都是托付给了老师和保姆照顾。”

“我能理解你的无奈。”

李怀德似是很懂他,看着小大人似的坐在一边的李姝说道:“好在孩子们都大了,也懂事了。”

“辽东的工作尽快捋顺,也好多一些时间回来陪陪家人和孩子。”

他伸手逗了逗聚精会神看着表演的李宁,笑着说道:“你今年也要毕业了吧,我是说钢铁学院那边。”

“这不是通知我回来拿毕业证书嘛。”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还得感谢韩老师,让我读了个大学。”

“不过您也知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