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1章 你真虚伪(2/4)

再看向车前站着的那司机,发现那人目光有些躲闪,似乎是在偷看自己,却又不想被自己看见。

这更让她怀疑,仔细瞧过两人似乎在哪见过。

“小于会送你回招待所,回京的车票秘书长已经帮你准备好了。”

张恩远很是周到地将一张车票递到了苏晴的手里,微笑着讲道:“我还有工作,就不能送你去火车站了。”

“谢谢你张秘书。”

苏晴看着手里的车票,竟然是一张硬卧。

这年月她哪里有资格乘用硬卧铺啊,来时是坐了一路的硬木板座。

李哥如此安排,是看她前天来时的狼狈,是细致入微的关切啊。

这会儿她的表情再添了几分愧疚和自责,内心也更多了几分感激和感动。

“再见,苏晴同学。

’ “再见,张秘书。”

苏晴坐上汽车,看着车窗外张秘书的身影后退不见,她这才有时间整理自己的情绪,去看那份介绍信。

介绍信的内容其实挺私人化的,更像是一封推荐信,她从首行称谓便能猜得出李哥推荐她去的单位是哪。

落款李哥的名字她当然认识,首行的谢兰芝这个名字她不认识,但她认识这个名字后面跟着的行长二字。

信中已经提到了介绍她去红星联合储蓄银行应职,这是她此前想都不敢想的惊喜。

至于李哥所说的可能不合她的心意,她只觉得分外满意。

“招待所到了,你上去收拾行李,我就在这等你。”

汽车停下,司机头也不回地讲道:“请你尽快,是上午的火车。”

“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

苏晴收好了介绍信,就在她准备下车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什么,瞪大眼睛回头看向前面的司机问道:“你是于”

红星钢铁集团确实要在亮马河工业区建设一座招待宾馆,不过不是此前公布的11层建筑,而是改为9层。

这一改变并不能消弭此前媒体所引起的关注和期待,京城各方目光依旧紧盯着国内第一高楼能否立项。

就在红星钢铁集团对外公布红星招待宾馆建筑位置和方案的同时,一则消息引爆了建筑界和新闻界。

红星钢铁集团正式与圣塔雅集团在框架协议之下开展进一步合作讨论和谈判,谈判的内容和核心没人知道,但双方已经组建了设计师团队。

再有,有人提到红星联合建筑工程总公司勘查研究院正在红星国际饭店附近进行地址勘查。

这两条消息前后发生,加在一起,彻底将舆论推向了最高点。

连红星钢铁集团即将在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建设一座高标准招待宾馆和现代化干部住宅区这种新闻都被众人忽略了。

“李怀德,你挺能憋啊!”

这消息一见报,杜主任的电话便打到了李怀德的办公室里。

“上一次我问你,你还跟我说没这回事,现在算是怎么一回事啊”

“杜主任,这是两码事。”

李怀德手里捏着电话矜持地笑着讲道:“我们这是拆旧盖新。”

“你别跟我扯那些个呖哏岭。”

杜主任在电话里笑骂道:“李怀德,你就跟我说实话,这国内第一高楼的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那得看您是什么态度了。”

李怀德明显能听得出杜主任的语气很好,心情也很好,便开起了玩笑。

他笑呵呵地讲道:“您要是觉得这个主意很好,那就是我们集团管委会集思广益想出来的。”

“好你个李怀德啊,在这跟我埋地雷呢”

杜主任哈哈笑了两声,这才认真地问道:“真要建大楼”

“牛您都帮我吹出去了,我就是不想建也得建了。”

李怀德颇为委屈地在电话里讲道:“这大楼要是建不起来,岂不是塌了您杜主任的面子嘛。”

“滚你个蛋,我的面子就这么值钱”

杜主任笑骂道:“你李怀德现在张行市了,一千万都敢投资了。”

“哎,这也是赶上了。”

李怀德故作无奈地讲道:“是圣塔雅集团上赶着,又是给技术,又是给贷款的,我们也不能看着机会就摆在眼前,白白就让它溜走对吧。”

“其实我们也没有这个计划,更没有这个准备,完全就是机遇。”

“合着你还有些不情愿了呗”

杜主任意味深长地讲道:“我说李怀德,你要是为难的话,不如将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兄弟单位好了。”

“行啊!

没问题”

李怀德扬着脖子一口答应了下来,很是干脆地讲道:“我听您的。”

“这么多年您是最了解我老李的,啥时候不是一心为公,坦坦荡荡,什么你的我的,都是组织的。”

他十分主动地讲道:“您就说这个项目交给谁吧,我现在就跟项目组交代,下午就能办理交接手续。”

“呀,我还真是第一次知道,你李怀德还有这么大方的一面呢。”

杜主任轻笑着说道:“你是有信心这个项目不会跑,还是拿到了金刚钻,不怕没有瓷器活儿啊”

“瞧您这话说的”

李怀德一瞬间便听懂了杜主任话里的意思,笑呵呵地讲道:“咱老李到什么时候能没有金刚钻啊。”

“再一个,这项目是它自己找上来的,我可没吊着逼着对方。”

他颇为自得地讲道:“或许是对方看重我们集团的发展潜力和实力了呢,这个也说不定呢。

“行啊,有的吹就行啊。”

杜主任像是同谁逗趣地讲了一句,回头在电话里对李怀德交代道:“这牛我可没帮你吹,但这牛已经满天飞了。

’ “你李怀德也是个要面子的人,这第一高楼的牌子别砸在手里。”

他语气颇为认真地强调道:“二一个,商业合作也好,贸易往来也罢,我听说对方还是位美女总裁。”

“你李怀德可要绷紧了神经,千万不能在关键位置犯错误。”

“这您放心,我李怀德的为人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李怀德大言不惭地在电话里同杜主任保证道:“有关于集团任何项目,从资金到管理统统是专业项目组在负责,我们管委会不会乱指挥。

“至于您刚刚提到的对方的身份和美貌,这一点我们也有所准备。”

他特别解释道:“集团所有对外接待工作都是由对外办负责,就是我这个管委会主任都得听他们安排。”

“好,你做事我还是很放心的。”

杜主任语气认真地讲道:“你们集团有今天的发展来之不易,我希望你这个班长要带好兵,做好事。”

“是,请杜主任放心。”

李怀德大声回应道:“我一定带好兵,做好事,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他是这么说啊,等撂下电话,立马就把电话打去了钢城。

这个项目到底还是李学武圣塔雅集团谈下来的,真有什么关键还得从李学武那里确定一下。

他和李学武在业务管理上职责分的很清楚,李学武负责抓细节,他负责吹牛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从他任职管委会主任以后,不是没有想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他是想培养更多年轻人,减少对李学武的依赖,甚至是自己决定项目。

可是吧,一回两回搞砸了还行,这连续搞砸了几个项目,尤其是他信任的那几个东西怎么都扶不上墙,也让他对未来掌握业务管理权失望了。

没个不失望啊,这集团里挑挑选选了三四年,也没见着一个有李学武这般才华的年轻人值得他提拔培养。

如果说良将难求,情有可原,那他广撒网式的培养办法,这几年人事变革和组织变革下来总得有几个好苗子吧 没用,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不是老李挑剔,他真的只拿手里的这些年轻人比同李学武的一半。

就李学武的一半,这些年轻人都不及格,瞧瞧那些文章写的,哎呀!

集团有人私下里讨论说他的讲话稿质量忽高忽低的,平时跟白开水似的,只有在关键会议上别具一格。

这不是废话嘛,只有在重要会议上他的讲话稿才是李学武准备的。

平时平时当然是办公室来准备,李学武是秘书长,不是他秘书。

“我可跟你说,牛哔我都吹出去了,跟杜主任我也是拉硬了。”

李怀德在电话里同李学武讲道:“这个项目你到底有几分把握”

“您来电话之前我只有三分把握,毕竟是国内没有的大项目。”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