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苏晴来了(2/4)
“这则消息就意味着国内同阿美莉卡的关系要开始解冻了。”
“什么!
这怎么可能!”
王珉瞪大了眼睛,差点被秘书长的话吓得蹦起来。
你要知道在这个年代阿美莉卡是被国内塑造成什么样的存在。
王珉所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令他天然的对阿美莉卡表现出了保守和谨慎的态度。
但其他几人都在思考李学武的话,甚至有人还皱起了眉头。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聪明的,根据李学武的话已经想到了很多。
“关系解冻以后的下一步是什么?”
李学武抬起下巴示意了目光有些恍惚的周佩兰问道:“你说。”
“下一步——”
周佩兰有些紧张,但毫不意外领导会提问她,“下一步就是规定贸易项目清单,解除对咱们的贸易禁运。”
“这——这是真的?!”
李慕亲等人纷纷看向了她,又见她满脸的凝重,便都转头看向了李学武,好像急需等待一个正确答案。
“这…应该是真的。”
是见秘书长迟迟没有开口说话,还是周佩兰见王珉等人猴急要上房了这才壮着胆子解释道:“其实是咱们没有关注到,这件事早有征兆。”
“什么征兆?”
王珉急的抓耳挠腮,看着她问道:“国际新闻吗?”
“应该是馹本,对吧?
秘书长。”
周佩兰没有看向急吼吼的王珉,而是看向了李学武寻求答案。
李学武目光不掩赞许和欣赏地看着她,微微点头说道:“没错,就是馹本。”
他顿了顿,认真地看向众人解释道:“日方多次来内地沟通商贸工作,积极打开双边贸易的大门,就是集团也同三禾株式会社有贸易往来。”
“他们为什么这么积极地推动与内地的经济贸易合作呢?”
李学武摊开双手,期待地看向了周佩兰,希望她能回答这个问题。
“是为了抗衡阿美莉卡的贸易逆差!”
周佩兰好像回到了大学课堂上,听着教授提出问题,她积极地回答问题。
这一刻她发现秘书长对经济和国际工作有着太强的视觉和嗅觉,不怪他能年纪轻轻就参与和主持了集团的经济、管理、工业、安全等等工作。
“没错,局势贸易逆差。”
李学武笑了笑,手指点了点她说道:“现在看来,你负责对接贸易和销售工作是合格的,多多努力吧。”
听见他这么说,王珉等人纷纷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这可是秘书长的肯定啊,周佩兰未来不可限量了。
“做管理工作,不能不了解国际形势,做经济管理工作,不能不了解国际形势,做工业管理工作更要了解国际形势。”
李学武强调的语气一句比一句强烈,他看着众人很是认真地讲道:“六二年九月,经特殊批准,咱们从日本进口了两套维尼纶成套设备。”
他掰着手指细数道:“六三年又先后从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引进石油化工技术方面的14个成套设备项目。”
“你们要了解现在,也要熟知过去,更要看得懂将来。”
李学武伸出食指和拇指比划着讲道:“从我刚刚提到的这两次技术引进取得成功以后,国内便对引进外资有了一些更加积极的提法和表现。”
“继而在六三年和六四年,上面又先后批准了冶金、精密机械、电子工业等行业的100多个项目,向国外考察询价和相机签约。”
听着他如数家珍地讲出国内经济和工业工作中的关键节点,众人突然就有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原来很多事都是有征兆的。
“六四年一月,上面提出可以让日本人来内地开矿办厂,向他们学习技术,也可以让华侨投资建厂。”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看着众人讲道:“你们现在应该知道咱们集团为啥能同圣塔雅集团在建筑工程和矿产开发领域展开深度联营合作了吧?”
众人眼睛亮亮的,听他这么说,众人却是想明白了这一点,此前私下里讨论了无数次都没讨论明白的事,就因为秘书长引经据典的一句话,豁然开朗,全都理清楚了。
“圣塔雅集团之所以能在内地同咱们集团达成合作关系,是因为六四年一月,法国成为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咱们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
李学武手指敲着沙发扶手讲道:“《中法建交公报》发表后,上面在会见法国议员和意大利客人时表示,希望扩大与两国的经济往来。”
“这又意味着什么?”
他目光逡巡,扫了众人一眼,继续讲道:“六五年四月,在Z先生的努力下,上面还同意了新技术进口小组关于引进新技术工作几个主要问题的报告。”
“该报告提出,六五年应当充分利用当前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适应国内经济形势和建设的需要,更积极地展开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新技术的工作。”
“正因为有了这项报告的提出和通过,咱们集团才能以技术引进和合作的渠道完成对外贸易工作,继而赚得了启动集团化进程的第一桶金。”
李学武如数家珍一般,手指自动闭合着给众人讲道:“到六六年以前,咱们内地先后与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等国家的厂商签订石油、化工、冶金、矿山、塑料、汽车、液压元件、电子、精密仪器等技术设备引进合同84项,总成交额为2.
8亿美元。”
“其中成套设备合同56项,用汇2.
6亿美元,占全部引进的90以上。”
李学武张开一只手掌看着众人强调道:“咱们集团是在六七年开启技术和设备引进工作的,完全符合当时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政策规划。”
“而引进的这些设备范围广泛,从生产资料设备到消费品生产设备均有,但最主要的还是重型工业项目和重大技术装备,其中钢铁工业占31.
7,化学工业占28.
1。”
他抬了抬眉毛,看着几人问道:“现在你们应该知道,集团筹建钢城汽车制造厂,与京城化工合作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汽车零部件供应链是借了哪一股东风了吧?”
“企业管理工作不是掐指一算,也不是脑袋一拍决定的。”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你们知道截止到今年,内地已经同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了吗?
又与多少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了吗?”
“前一个问题的答案是125个,后一个问题答案是38个。”
他点了点头,微笑且自信地讲道:“这就是集团筹建营城港区,打通以营城港区作为外贸出海口,钢城、奉城作为工业产业园区,集成型轻重工业混合型经济向向内发展,向外扩张的核心目的和主要原因。”
“现在你们应该都想通了,听懂了吧,这企业管理工作是不是很有意思,有点像下棋。”
“额——”
王珉左看看周佩兰,右看看周令华和李慕亲,他都懒得看张大嘴巴完全被秘书长的一番长篇大论所震惊到的马宝森,只从同学三人的脸上完全看不到秘书长口中所说的企业管理像是一场棋局那样的乐趣。
这很好玩吗?
我脑子都要烧掉了好不好!
六二年的政策咱们六六年执行,六三、六四的经验咱们六七开始干,六九年要做的事是算计七一、七二甚至更遥远的未来!
这特么谁能算计的起啊!
王珉是一脸的麻木,他的小伙伴们也都在今天遭受了洗礼。
以前他们在办公室聊领导的工作,好像就算计到下个月,多了就半年一年的,很多时候年初定下的目标,年尾都完不成。
但现在看来,领导们做事前看五年,后看五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这负责人的岗位当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啊—— 王珉等四人原本或多或少热切浮躁的心在这一刻彻底得到了锤炼,思考过后一定有所收获。
“领导,有人找,说是京城来的,非要见您。”
李学武正在学习新下来的文件,张恩远不得已才来打扰他。
最近他有点忙,非必要的会见和工作张恩远都尽量安排了。
这会儿正是要下班的时候,张恩远见时间差不多了才敲门进来轻声提醒了一句。
秘书长家就在京城,过去几个月也不是没有京城的朋友和关系来找,张恩远是不敢自己拿主意的,分得出真假就直接汇报。
李学武也已经习惯了他的汇报方式,头也没抬地问道:“谁呀,是咱们单位的吗?”
“不是,是一个叫苏晴的女大学生,中财的,我看了她的学生证。”
张恩远轻声回答道:“来了半天了,下午就到了。”
“苏晴啊——”
李学武听见这个名字手顿了一下,抬起头,微微皱眉想了一下,这才看向张恩远问道:“她一个人来的?”
“是一个人,背着一个书包。”
张恩远形容道:“看起来风尘仆仆的,说是刚下火车便来找您了。”
“嗯,我知道了。”
李学武点头交代道:“你带她过来吧,这是我弟弟的同学。”
秘书长的哥哥是华清物理系的高材生,现留校任教,兼职了集团科技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 秘书长的弟弟是医科大学的在读大学生,今年也许能毕业; 秘书长的妹妹是集团财务科副科长李雪。
这些关系张恩远早就探听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