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5000个煤气罐(3/4)
4月11日,国内制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管子自动切削机床。
4月12日,红星钢铁集团奉城机械厂宣布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具有高精度加工性能的数控车床。
4月13日,星期日,红星钢铁集团驻辽东工业领导小组组长、集团秘书长、冶金厂厂长李学武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植树活动,他在活动现场进行了简短的讲话,但在讲话中提出了三年植树十万棵的目标。
同日,李学武在参加钢城工业组织的市工业企业座谈会时首次提出了红星钢铁集团要在钢城工业区打造生态工业模式的目标。
作为钢城工业的掌舵人,王璐是去京城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参观过的,当她到李学武讲话,要在钢城打造生态工业模式自然是高兴的,毕竟是软投资嘛。
生态投资在这个年代还属于新名词,一般人还真就理解不了。
这么说吧,有钱也得用在刀刃上,比如工业建设什么的。
像红星钢铁集团这样将大把的钱花在了花花草草、绿水青山上,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把钱花在了刀把上、刀背上甚至是刀穗上。
纯粹是有钱了没处用,烧的。
同一天,李学武代表红星钢铁集团正式与钢城市达成协议,红星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矿产公司再完成7处煤矿的收购工作。
算上这一次的收购,以及前一次的统一兼并型收购,联合能源总公司矿产开发部分就煤炭工业在辽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旗下超过9处煤矿,经过整合最终将形成4个主要煤矿区的矿产开发新格局。
李学武在签约会上讲话表示红星联合能源总公司将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资金的精准落地,配合红星联合建筑总公司对四个主要煤矿开采区进行建设和提升。
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副总许宁在会议上讲话,特别提到了新设备、新机械、新工艺等等目标,着重提到了矿产联动贸易平台。
该平台是由红星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津门贸易管理中心筹备建设,专门服务于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开发、贸易与合作。
许宁所提出的矿产联动贸易平台针对煤炭资源是有一定整合优势的。
只要打开了销售渠道,那从销售到生产就有了产业活力。
钢城市其实也希望看到这种结果,煤炭资源整合的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无论是上级多次强调和要求,还是煤矿在管理和经营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事故问题等等,都催化了这一次与红星钢铁集团的合作。
有人说是红星钢铁集团捡了一个大便宜,因为这个时候煤炭不愁卖,钢城市出售的这些煤矿虽然都是小煤矿,可都是好矿。
只是他们想不到,如果不是红星钢铁集团出面,又有谁有资本和能力完成对这些煤矿资源的整合呢,又如何按照钢城市的要求,对矿上职工进行妥善的安置和整顿呢。
引入红星钢铁集团对市内小煤矿进行整合,是符合上级对这项工作具体要求的,且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已经不是第一次投资了,相关的矿产资源收购和整合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
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是红星钢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其旗下的红星联合矿业公司才是多方合作联营公司。
红星钢铁集团只在该公司占了35的股份,圣塔雅集团占了25,剩下的40则由红星钢铁集团介绍并引入的发展资本所持。
红星联合矿业公司下属联合矿业金属分公司、煤炭分公司、非金属分公司。
许宁因为有港城的培训经验,所以负责了联合矿业公司的业务,是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的副总级干部。
他的能力确实很突出,尤其是在几次重大问题上的选择和作为,很得李怀德的信任和支持,是李怀德一路把他提拔上来的。
许宁比李学武还要大几岁,有李学武顶在前面,集团现在的年轻人上进还真没什么人说三道四,不过酸溜溜的话是一直有的。
“要不要我送送您?”
从市府大楼里出来,许宁笑着看了李学武问道:“晚上我去拜访您,有时间吧。”
“算了吧,我知道你忙。”
李学武笑着摆了摆手,道:“等有时间的再说,你先把这些资源整合完成了。”
他点了点许宁强调道:“矿产合作有一定的特殊性,一定要跟地方多沟通多交流,妥善地处理问题,不要急脾气。”
“领导,张兢主任通知。”
这个时候张恩远走了过来,轻声在李学武耳边汇报了一句,这才去开了车门子。
“您要有事就先忙您的。”
许宁见他是真有事,便点头说道:“等我这边差不多了,再去向您汇报工作。”
“是兵器制造厂那边接了个大单。”
李学武凑近了许宁轻声解释了一句,随即拍了拍他的胳膊,同市府的几人握了握手便上车离开了。
许宁是随后走的,对于李学武的解释他十分的感激,这是没把他当外人的。
他虽然也很关心集团的发展,但毕竟不是制造工业体系内的,甚至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在辽东都不属于工业领导小组管辖。
纪久征之所以去参加李学武召开的会议,是因为李学武有秘书长的身份。
再一个,目前联合能源总公司的业务基本上都在辽东,所以要紧密联系开展合作。
如果李学武有吩咐,他当然义不容辞,甚至愿意主动向李学武靠拢。
还是老领导关心他,更看重他的成长,并不希望他因私废公,委婉拒绝了他的表态。
要说许宁,他心里对李学武的感激和支持是不容置疑的,现在领导的态度更让他感到高兴和感动,不用他表态,他就不表态,有些话放在心里就行了,还是看实际行动。
“嗯,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
李学武看着袁德华所指的文件位置,边思考边念着:“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这个火箭筒和反坦克导弹…是什么意思?
咱们有这东西吗?”
他抬起头看向袁德华问道:“我怎么不知道?”
“您确实不知道,就连我都不知道。”
袁德华苦笑出声,手指点着前面的两个项目,讲道:“就是这个咱们都没有啊。”
“没有你还敢接人家的订单?”
李学武好气又好笑,问道:“怎么想的啊?”
“您这一次又问着了!”
袁德华满脸的冤枉表情,摊开手说道:“这可不是人家给我选的,而是直接发下来的,就是没标注交付日期。”
“是嘛?”
李学武仔细看了看桌上的文件,不由的笑出声来,“还真是啊。”
“看这意思…”
袁德华叽咕叽咕眼睛,问道:“是给咱们个机会?”
他在一线干过,老是用一只眼睛校准工线,所以落下了叽咕眼睛的毛病,心情越复杂越会这样。
就是不撇嘴,否则就赵四了。
“是给咱们机会了,你能接得住吗?”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文件,打量着袁德华问道:“我可跟你说啊,上次见他们我没有替咱们吹牛皮,都是实打实的话。”
“嗨,我能误会您嘛!”
袁德华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地要从兜里摸烟,又意识到这里是李学武的办公室。
也不知道是谁传的,说李学武不抽烟,也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抽烟,所以机关里很是少了一些烟味,女同志们欢喜不已。
“抽吧,没关系的。”
李学武从抽屉里掏出一盒烟丢在了办公桌上,这还是张恩远放在这里的。
他办公室里也会有客人来,这烟是不能不准备的,他自己绝对不抽烟了。
“算了,我还是说事吧。”
袁德华其实想抽,可还是能忍得住,布满老茧的手在裤子上搓了搓,谨慎地讲道:“反坦克导弹咱们还在研究着,这个我估计明年就能成。”
“反坦克炮嘛——”
他迟疑了一下,说道:“咱们还真就没有相关的研究项目。”
“那就不研究。”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讲道:“你不可能拿的出对方所有满意的要求和答案,过犹不及的道理懂吧。”
“您的意思我理解,我就是在犹豫。”
袁德华谨慎地看了看他,轻声说道:“如果咱们将研究成果汇报上去了,那这还是咱们的嘛?
还能放在咱们厂进行生产吗?”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
李学武见他如此说,这是集团上下一致强调的技术保密原则深入人心了,可喜可贺。
“但你拿不出足够的产能怎么应对?”
他将文件挪了挪,认真地讲道:“兵器采购是有一定标准的,产能也是一方面。”
“就算你的装备再好,一年做两件,人家也不会要你的装备,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要是咱们也提高产能呢?”
袁德华试探着问道:“我看五金厂后面还有一块空地,如果给我们就能…”
“给你们多少都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