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3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1/4)

“春节回家了吗?”

李学武随手将自己的饭盒放在了边柜上,问了跟在身后的韩战。

韩战笑了笑,说道:“我投了个巧,赶着年前回去了一趟,想着年后再看看。”

“嗯,过年值班了是吧。”

李学武走到沙发这边坐下,抬手点了点身边的单人位,示意他坐下说话。

“家里没催着你相亲结婚啊,许宁都找对象了,你也得抓点紧啊。”

“嘿嘿——”

韩战笑着坐了下来,同端茶给他的张恩远点点头表示了感谢,这才回道:“许宁比我大两岁呢,着急点正常。”

“合着你们还比上了是吧?”

李学武好笑地说道:“是找不着啊还是不想找啊?”

他将张恩远端过来摆在面前的茶杯端起小抿了一口,微笑着说道:“要是找不着,那我可以跟工会说说,好姑娘有的是啊。”

“尤其是钢城的姑娘,我听说过日子都是一把好手,来钢城几年你就没心仪的?”

“咱这不是一心为公,无心他顾嘛。”

韩战玩笑着说道:“钢城的姑娘是好,可没有遇到适合我的,等遇到了再说。”

“鬼扯——”

李学武撇了他一眼,道:“看来你眼光有点高啊,想找啥样的?”

他放下手里的茶杯讲道:“这娶媳妇可不能光看模样和家庭,性格也很重要的。”

“模样再好,也要衰老,家庭再好,十年八年是好,没有几十年的好。”

李学武抬起手指点了点韩战道:“过日子是一辈子的事,这一点你得仔细想想。”

“是,我一定好好想想。”

韩战微笑着应了,态度是很认真的,他从来不会把李学武的话当耳旁风。

“以前我是没指望,现在您来钢城了,找对象这件事我才不犯愁呢。”

他目光真切地讲道:“有您惦记着我,给我把关,我就等着准备婚礼了。”

“呵——”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轻笑出声,并没有评价他的一语双关。

“钢城的姑娘都留不住你的心,看来你的工作一定是很上心了。”

他迭起右腿点了点头,道:“是有什么想要跟我说说的?”

“是,想跟您汇报汇报我的工作。”

韩战倒是没藏着掖着,坦然地讲道:“毕竟来钢城三年了嘛。”

“好,我正想听听你在钢城的收获呢。”

李学武昂了昂头,示意他可以讲了。

韩战表情认真了起来,从三年前接岗许宁开始,讲起了钢城冶金厂的保卫工作。

李学武听的也很是认真,心里将韩战所汇报的工作情况与自己所了解到的相印证。

一个说,一个听,张恩远悄悄地给两人的茶杯里续了热水,便去整理资料了。

韩战来钢城工作与他并没有什么交情,对方是保卫处处长,他是办公室秘书。

不能说风马牛不相及,可业务上没有什么来往,就是彼此认识罢了。

要说点头之交都算不上,虽然同在一个机关里工作,可真正说话的次数几乎没有。

他能有什么事同对方说话啊,又能有什么资格去跟董主任面前的红人讲话啊。

就是现在这点交情,还是他担任了李学武的秘书以后,主动接触的对方。

要说起韩战,张恩远觉得这人很实在,也很鬼道,一般人拿捏不住他。

董文学主任在钢城工作期间,工作风格是有些偏软的,就像秘书长认知到的那样。

但董主任的威严和手段并不软,正是有许宁和韩战这样的保卫处长鼎力支持,才让冶金厂的治安工作得以保障。

这几年的形势如何大家都不说,可心里都明白着呢,冶金厂能有今天的稳定发展还真要感谢集团保卫处的支持,也要感谢厂保卫处的勇于担当。

别看韩战在李学武面前笑呵呵的没什么严肃样,可在下面却是个狠人。

许宁来钢城时在杨宗芳手底下工作,那时候彼此关系和睦,工作入手的非常快。

等到韩战来钢城,主管保卫工作的杨宗芳正同董文学主任有工作上的分歧。

要是一般人还真不一定能接得住这种情况,可韩战硬是靠手段撑过来了。

论能打,钢城保卫处没有对手;论管理,他从集团保卫处带来了先进的制度和预算支持;论能力,他搞队伍建设和治安管理有太多手段和方法了,都说他又烧又狠。

现在来看,韩战能接住许宁的班,在钢城站稳脚跟,又能从总厂获得支持,这强硬的工作关系已经确定了,那就是坐在沙发上听着韩战汇报的秘书长李学武了。

李学武的办公室有多大?

三面柜子一面画,里屋没有外屋大。

从京城来到钢城,李学武用的是董文学留下的办公室,是带有休息室的。

不要觉得办公室带休息室就很牛哔,再好的休息室还能有招待所好啊?

再好的休息室还能比家里舒服啊?

这间休息室是为了值班做准备的,是工厂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

你要问其他分管领导就不值班了吗?

并不是,他们也值班,但基本上没有彻夜值班的情况,更没有宵衣旰食的必要。

往往在重要时期,工厂主要负责人是要连续在岗的,全厂都要听他的指挥。

同样的,几乎只有主要负责人才会加班的很晚,分管领导少有加班的情况。

这不是工厂厂长和副厂长之间的区别,也是处室、科室负责人之间的区别。

你看处室、科室负责人办公桌后面都会有一张简易单人床,那个就是值班用的。

所以说啊,有的时候副职羡慕正职,有的时候也不羡慕了,分看得开看不开。

李学武年轻有干劲,对工作要求高,所以他来到钢城以后办公室是改动过的。

倒不是嫌弃董文学的办公家具老旧,而是觉得屋里的家具不够用。

你说李学武就一个人办公,哪用得着那么多家具,不是浪费了嘛。

其实不然,李学武的工作很多,与工作相关的资料和材料也很多。

他的办公桌要兼顾工作、学习、沟通等作用,是不能摆放太多文件和资料的。

而李学武主管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材料就更多了。

他要看图纸、听汇报、查资料,一张办公桌不够用,那就摆一张会议桌。

没错,李学武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大会议桌,上面摆满了各种他随时需要看的文件。

有的时候李学武也会坐在会议桌旁审阅和批阅文件,张恩远就在一旁做辅助工作。

而集团在辽东的几个工程建设项目图纸就摆在一处,工程建筑总公司和集团工程处以及分厂领导来这边开会,就在他办公室。

屋里四面墙有三面是文件柜,一面是画,画的不是山水,而是各企业数据图。

这也是张恩远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他以前忙的四脚朝天,就是因为数据难整理。

但在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新调整以后,这项工作就轻松了很多。

徒弟马宝森已经学会了数据日报上墙的本领,每天早晨一到单位就做这件事。

所以李学武早晨来单位首先要做的便是对接昨天的工作,看昨天的日报表。

说起来,在张恩远认为,秘书长是有些较真的,董主任都只看周报,他却要求日报。

不仅仅他自己要看日报,还要求班子其他成员以及各单位负责人也要养成这个习惯。

日报要看,周报要看,月报还要看。

从周报细化到日报只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工作进度和责任分工更明确了。

这一周的工作不用含糊,更不用堆积,当日的计划没有完成就要示警。

要是连续三天没有完成进度,就要提交情况说明,真一周没赶上进度,那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就要被约谈,跟主管领导汇报了。

李学武来钢城一个多月了,机关里都在品新领导的工作习惯和风格,这一个多月他们品出来了吗?

又品出什么来了?

你还别说,张恩远耳听八方,还真听到一些有趣的说法。

有人说秘书长重剑无锋,大巧若工。

这话怎么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