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0章 人情世故(3/4)

3月1日,李学武到任辽东以后首次正式召开工业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营城船舶徐斯年,钢城轧钢邝玉生,钢城汽车吕源深,红星电子毕毓鼎,奉城机械萧子洪,钢城飞机孔晓博,联合能源纪久征,办公室主任张兢、副主任张恩远参加会议。

在会议上他就前期对辽东各工业企业的调研情况做了通报,就集团领导对调研报告的意见和指示做了宣贯。

他在讲话中指出,工业领导小组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是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代表了集团在辽东的最高管理机构。各工业企业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齐头并进,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各工业企业为红星厂实现集团化、系统化、专业化做出了贡献。

李学武在会议上充分肯定了过去两年时间里各工业企业在董文学主任的带领下所做出的工作,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其次,他在讲话中明确地指出红星厂在步入《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后的攻坚阶段所要面临的调整和责任。是红星厂进行集团化最为关键的一年,各工业企业,尤其是集团布局在辽东的各工业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真就没有藏着掖着,李学武开诚布公地在会议上就前期所调研和了解的情况进行了强调,就一些问题进行了点名批评。

会议室内众人表情严肃,神情认真,即便他们早就知道秘书长的这把火要烧起来了,心里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还是觉得脸红发热,尤其是在这间办公室。

大家都是各企业的负责人,自己的一摊子出了问题,不是脸都丢尽了。

他们也都看出来了,李学武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也不是一个好说话的。

李学武实在是太年轻了,手段高明,不受外物所限,在集团影响力深厚。

在场众人虽然资历深,年龄大,但在他的面前没有一点还嘴的余地。

先礼后兵,李学武到任那天就请他们喝酒吃饭,算是全了同志之谊。在调研过程中虽然点出了问题,可也没有发火批评,更没有吹毛求疵,豆腐里挑骨头。

他做事非常有原则,就一些问题是要听他们的解释和意见,但也会强调原则和纪律,更是从多方面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李学武不把问题往下压,不武断、不自傲,已经把姿态做在了前面。

现在他们坐在这里听李学武讲问题,完全没有抱怨的心态,只能理解成就事论事,李学武真就没有针对他们任何一个。

所以问题讲出来了,也点名了,把工业领导小组的管理名义定下来了,也把往后开会和执行管理的组织纪律定下来了。

那就是开诚布公,有问题说问题,他第一次召开会议都没有藏着掖着,往后也不会,谁做的不好了,等着现场丢人吧。

与董文学在辽东做管理的时候不同,李学武一上来就摆足了姿态,是要紧抓对辽东各工业企业的管理权,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谁不服管理,他就要摘谁的帽子。

他们也都是集团的骨干力量,在集团内部有着多方渠道,早就探听到了集团领导的态度和相关的消息。

李学武不是在吓唬他们,从李主任往下,所有人都主动或者被动地达成了一项共识,那就是现阶段李学武对辽东工业的绝对管理权,没有人能动摇。

部陆主任已经同李怀德主任谈过话,就辽东工业的未来提出了意见和希望。

具体是怎么谈的李主任没有说,但既然消息已经传出来了,那就证明陆主任对秘书长去辽东是关注的,是看好的。

这个时候谁露头谁挨打,从集团到辽东都一样,集团领导都沉默了,他们又怎么敢违背李学武的意愿。

所以集团在辽东的工业领导小组是从李学武开始真正地执行了相关的权利。

也正是从今天开始众人必须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的每一道命令,注意,是命令,不是通报。

李学武对冶金厂那几个副主任都从来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他们也是一样。

会听取他们的意见,也能听得进去困难,但命令只要下达,玩了命也要完成。

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工业领导小组以及小组办公室的地位。

其次,李学武也在这个时候宣贯了他对集团辽东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路和规划。

他是站在集团领导的角度,是根据集团未来对辽东发展规划的角度制定的相关思路和规划,所有人要认真对待和期待。

李学武在讲话中提出了“一年一条线,三年东三省”的发展思路。

一年一条线是指辽东工业领导小组要用一年的时间来打通辽东到出海口营城的工业和贸易发展路线,并持续开发完善。

第二年则要打通辽东到吉省的工业和贸易发展路线,第三年目标则是龙江省。

在建设和发展每一条工业和贸易路线的同时也要深挖各线路的发展潜力,在三年时间里将这三条线勾勒汇聚成面。

李学武在阐述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发展规划时指出,集团未来侧重布局工业和贸易发展,辽东有着两项绝对的优势,向内和向外发展已经成为了工业领导小组的使命和任务。

向内积极开发市场,拓展合作空间,对外积极联系,开展贸易,努力要在三年时间里将集团在辽东的影响力提上一个台阶,努力将集团的影响力扩展到东三省。

他在会议上又分别对各工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意见性的要求和指示。

李学武要求营城船舶深化船舶制造工艺变革,积极推进新工艺、新项目的落地,要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开启新篇章。

讲到工艺变革和发展,他又提到了其他工业企业,顺势讲到了轧钢厂、汽车制造厂等等,分别就相关项目进行了强调。

会议持续了四个多小时,会议室的大门始终关闭着,给外面的人留下了太多猜想。

秘书长到辽东以后的第一次会议,被他们视作为杯酒释兵权的杰作。

冶金厂那些别有心思的人也都垂头丧气,再没有了幻想和希望。

各工业企业一把手都乖乖听话了,他们又有什么资格豪横呢。

“周姨,这个我看不懂啊。”

棒梗拿着一本书找到了正在厨房忙碌的周亚梅,皱着大胖脸说道:“我都读了快一周了,还是看不懂,想睡觉。”

“你说《西游记》看不懂?”周亚梅回头看了他,眉毛一挑道:“你上学的时候都看什么了?连环画都不看的吗?”

“看啊,这上面哪有画啊?”

棒梗翻了翻手里的书说道:“我不喜欢看字,我喜欢看画。”

“字读进去了,脑子里就有画了。”

周亚梅继续忙着手里的活计,嘴里则是耐心地讲道:“你只看简单的画,脑子里是存不进什么知识的。”

“这不就是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嘛,能有什么知识?”

棒梗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又不需要当和尚,也不需要去取经…”

“但你需要培养阅读兴趣。”

周亚梅认真地解释道:“你现在正是读书的年纪,我给你更专业的书你也看不懂,应该从兴趣出发,了解人情世故。”

“这里面哪有人情世故啊——”棒梗不信邪地翻了翻手里的书,说道:“我怎么没看见。”

“嘻嘻——”付之栋正在书房写作业,这会儿听见厨房门口的对话实在忍不住笑出了声。

棒梗回头看了一眼,嘴角一撇就要骂街,可随即想到这里不是京城了,又努力忍了下来。

来钢城一周了,他已经体会到了母亲训斥他时讲到的社会上的苦。

背井离乡,孤苦无依,还得学习,你就说他该有多苦吧。

“人情世故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理解出来的。”周亚梅准备好了晚上的饭菜,转头看着棒梗说道:“你看书中有写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下凡为祸,孙悟空为啥没有打死那青牛,反而放他跟着太上老君回了天上?”

“这我哪知道啊,我也纳闷呢——”

棒梗胡乱地翻着手里的书,想要找到那一章,他没看过书,但他看过连环画,上面有关于太上老君坐骑青牛精的描写。

“孙悟空为啥不打死他,他都祸害了多少人…”

“这就叫打狗还得看主人。”

周亚梅讲道:“太上老君是天上的神仙,也是孙悟空上天做官的引路人,他的坐骑惹了祸自然有他来处置,孙悟空是要给他这个面子,让他把青牛精带回去的。”

“啊?还能这么理解?”

棒梗茫然地抬起头,看着周姨说道:“那太上老君也不是个好东西啊。”

“这就要看你怎么理解了。”

周亚梅抬了抬眉毛,道:“站在孙悟空的角度,太上老君是他在天上的关系,站在凡人的角度太上老君是高高在上的神仙,就算青牛精伤害了凡人,又能去哪里说理去。”

棒梗好像听懂了这些,微微皱眉站在那里,满眼的茫然。

周亚梅又继续讲道:“咱们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果是你在我这里惹了祸,我应该怎么处理你?”

棒梗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去,开始认真思考起了周姨的问题。

付之栋扒着书房的门笑着说道:“当然是要像孙悟空那样打死对方了事。”

“去,写你作业去——”

周亚梅瞪了一眼儿子,付之栋从小就把西游记看完了,还是好几版的。

儿子虽然才8岁,但他的阅读量完全碾压了棒梗,说出来的话都能看得出来。

而棒梗倏地一惊,想到了自己,如果他在钢城惹祸了,那周姨怎么对他?

难道真要像孙悟空对待青牛精那样,是他希望的那样一棍子打死?

不…好像是不行啊…

“你是有妈妈的孩子,你犯了小错误我会提醒你,纠正你,警告你。”

周亚梅抱着胳膊看了棒梗说道:“但你要犯了大错误,那我就不能处置你了,我会告诉你母亲让她来接你回家处置。”

“啊?我妈是太上老君吗?”

棒梗好像是懂了这里面的道理,脸色都变得认真了起来。

周亚梅点了点头,说道:“你可以这么理解,我跟你母亲是认识的,在处理你这件事上得看她的面子。”

“当然了,你在钢城生活和学习,也是我看在你母亲的面子上,再有你武叔的嘱托我才这么做的,你懂了吗?”

她看着棒梗点了点头,道:“我能要求你,帮助你,都是看在这些面子上,如果你没有这些关系,我是不会帮你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