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千万别犯傻啊(3/4)
不过大年下的,总不能空着手去看,好像不信任值班人员似的。
所以他也没整那些弯弯绕,搞什么文艺汇演啥的,折腾谁都不愿意。
最朴实,也最暖心的便是一口饺子,所以他号召所有在家的冶金厂班子成员能带家属的带家属,带不来家属的就同各处室留下过年的同志一起到食堂包饺子。
没错,李学武特批了一笔经费,从经销单位那里搞来了不少面粉和猪肉。
这面粉和猪肉谁都吃不出洋味儿,但确实不是内地货,怎么来的就不说了。
要说这顿饺子值多少钱,要花费几何,其实也没必要这么算。
搞文艺演出,搞慰问演出,搞乱七八糟的不要钱吗?
把这些都省下来,再从其他经费里挤一挤不就有了嘛。
想想也能知道,年三十在厂里值班生产,看着万家灯火,鱼龙飞舞,车间里职工的心情是该如何。
可等他们接到车间主任的通知,今晚八点钟左右,厂领导要来送饺子,你说他们的心情又该如何。
全机关的留守干部下了班以后都不能走,要到大食堂去帮忙。
这和面、剁馅、包饺子可是技术活。
大葱多放,猪肉少放,皮薄一点,尽量要让今天所有值班生产的工人都吃上饺子。
甭管今天塞进嘴里的饺子多还是少,这心里一定是暖洋洋的,热乎乎的。
后世有人嫌弃说春晚就剩下一个包饺子的主题了,看着挺没意思的。
其实不然,对于后世来说吃顿饺子稀松平常,可在这个时候要吃饺子那是相当不容易。
这还是六九年,全国的经济情况向好,上面已经完成了经济发展的布局,城市工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要搁以前,就算是想吃鸡蛋都没有着落,吃鸡蛋皮你都捡不着啊。
李学武能明显感受到,除钢铁集团以外的城市供应正在向丰富发展。
还是说回鸡蛋,这玩意儿竟然能在市场上看得到了,老百姓也能买得着了。
这个年代的人对丰富的物质生活有一种执念,体现到后世就是那顿饺子。
一家人无论相隔多远,都想凑在一起,吃一顿热热乎乎的团圆饭。
这顿饭到后世之所以不被珍惜,是因为相聚容易,飞机高铁怎么都能到家。
这年月谁有那个条件啊。
李学武的奶奶几年才能见着一回其他儿孙,这在后世是个问题吗?
所以当大食堂的餐桌被排成排地并拢在一起,按照包饺子的步骤分区布置,各司其职时,场面更显热烈,又有激情。
虽然这顿饺子是自己包的,还吃不到嘴里,可他们能对工人说声值得了。
今晚他们能回家团圆,那厂里的职工呢?
食堂大师傅忙的团团转,要指导馅料组放佐料,还得盯着和面组和擀皮组。
这时候大家都长了一张吃嘴,所以很少有不会包饺子的。
真不会包饺子的都被安排了其他的工作,比如说看堆儿。
包出来的饺子不能立即就下锅,那样还不都坨了,还没到八点呢,这些包好的饺子是要先冻起来。
钢城的室外气温也不算很冷,就零下三十二、三度左右,饺子摆在木桌上怎么都能挺过三分钟才会被冻成冰坨坨。
你不信?
这个真不骗人,夜里的气温达到零下三十度以后,你出门尿尿都不一样。
那尿落在地上看着是水,再看就是冰,你要尿的慢了都能撵着水柱冻上去。
这么说有点夸张了,但真有冻坏的。
越是临近八点钟,食堂里的气氛越紧张,大家也都没心思再去看秘书长了。
就在包饺子那边,秘书长正同其他人一样,手里飞快地捏着饺子。
其他在家的厂领导也是一样在忙,看起来都跟平日在办公室里不太一样。
是亲切了许多,亲近了许多,又鲜活了许多。
尤其是工会主蓆窦长芳,他真不会包饺子,可又舍不得跟班子成员分开,这是一边学着包饺子,一边急的脑门冒汗。
有人在心里嘀咕好笑,说他不是急的,是羞的,就连秘书长都能包饺子呢。
食堂大师傅也在唠唠叨叨,说今年值班的职工最有福,这样的场面他都没见过。
王淑琼就坐在李学武的身边,目光时不时地扫过李学武,看他动作麻利,还开起了玩笑:“秘书长在家也做家务?”
“看样子是做的。”
坐在对面的刘永年顺着她的话抬起头看了李学武一眼,笑了笑说道:“瞅瞅这饺子包的多漂亮。”
其他机关干部也都看了过来,甭管看得出看不出来这饺子漂亮,嘴里是要夸的。
李学武也是笑了笑没在意,坦白地讲道:“我性子里有懒惰的一面,在家里从来都不做家务的,是小时候学到的手艺。”
他将手里刚刚包好的饺子摆在木板上,又顺手拿起饺子皮,一边用筷子抿馅一边笑着介绍道:“我们家哥仨,有一个妹妹,我行二。
平时懒惰还行,过年要不表现一下,这心里总担心饺子少吃了。”
“呵呵呵——”
众人跟着笑了起来,虽然很多人都没听懂秘书长讲了什么,可不耽误他们捧场。
王淑琼看了对面一眼,目光又扫了班子其他成员。
以前她没怎么了解过李学武,但今天近距离接触倒是让她知道,这位秘书长可真不一般,至少语言就够犀利。
秘书长前一句那是在介绍家里情况吗?
机关别的干部听着乐呵,把他的话就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成,他们能成吗?
李学武这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是点出了目前冶金厂的组织生态状况。
哥仨妹一个,说谁呢?
再听听那下一句:这过年了要是再不表现,可不就得担心吃得着吃不着饺子嘛。
大家谁表现了,谁表现好了,谁表现不好了,可都在秘书长心里记得呢。
别到时候你吃的饺子少了要叫屈,谁让你没做到这了。
窦长芳眼皮跳了跳,也没抬眼皮,继续跟手里的饺子皮较劲。
刘永年却是不谋而合地与王淑琼对视了一眼,随后别过头去要了饺子馅。
只有尹忠耀脸色变化最快,快到要是一个没注意就过去了。
现在看尹副主任的脸色同刚刚一般无二,可细心的人早就发现了不对。
尹副主任的手劲忽大忽小,那饺子也忽大忽小,明显是听懂了李学武的话,心乱了。
让我吃不着饺子吗?
—— 八点钟,食堂这边进入到了收尾工作,三轮摩托车拉着油桶改装的锅炉灶以及一袋袋冻饺子随领导往车间方向去了。
同白天不一样,晚上厂里的几位领导各自带领一组,分别前往几个车间。
李学武带队来到七车间,他先与迎在门口的车间主任握手说了两句,这才进了车间。
车间里机械的轰鸣声仍然在继续,与平时没什么两样。
他走在车间里,同看过来的工人点头问好,又在车间主任的介绍下参观了几处生产情况,最后又看了看运营日志。
就在他们检查的时候,三轮车上锅炉灶已经被搬了下来,快速地引起了柴火。
加水,鼓风,添柴。
很快大锅里就有滚开的热气蒸腾而上,是时候下饺子了。
下饺子这些人也不是食堂的大师傅,是机关里的女同志,她们心更细。
大笊篱轻轻搅动着白饺子,饺子馅的香味已经顺着车间大门飘向了里面。
工人们再无心工作,这个时候车间主任也在李学武的要求下下达了暂停工作的命令。
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停止,门口传来饺子好了的喊声,车间里的气氛瞬间爆棚。
李学武笑着站在大锅旁,看工人们端着饭盒排队上前领饺子,端饺子汤。
车间主任以及管委办的同志陪在一旁说着话,言语间都是激动。
“秘书长过年好啊——”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喊出来的,还没等吓的变了脸色的车间主任去找,有更多的问好声响起,听着都是年轻人的声音。
他再看向李学武的时候,却见秘书长并没有生气,也没有在意。
说实话,跟领导问过年好没毛病,车主任吓了一跳也不是为了这个,而是第一个问好的那年轻人明显是锦城口音。
说到这个或许很多人不明白,锦城口音咋了?
没咋地,就是怀疑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