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章 慈眉善目(3/4)

要整合资源,建设钢城工业区,建设营城港船舶制造和贸易区,还要以奉城机加工和机械技术方案为跳板,将红星钢铁集团的影响力辐射整个东北的。

一个冶金厂哪里够他折腾的,这些人要不闹还则罢了,真闹起来,他是见一个收拾一个。

别看董文学现在给他打预防针,是想让他先礼后兵,给这些人一次机会。

但在李学武看来,惯着谁也不能惯着他们,董文学在辽东还是太心慈手软了。

李怀德只给了董文学三年时间,绝不会给他四年。

在即将开始的三年任期里,到底能不能将钢城工业区建设起来,能不能将营城港船舶制造和贸易区支撑起来,能不能打开整个东北的工业系统和市场。

这些工作是否能顺利完成,创造成绩,完全决定了他这三年能得到的待遇,以及回京以后的安排。

董文学说三年,李学武也要三年,三年后李怀德还在不在,他要是在,该如何安排。

集团这棵大树只有往上爬的,没有往下掉的。

集团在辽东的工业系统有一个算一个,谁敢拖他的后腿,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跟秘书长岗位不同,在集团辽东工业系统中,他是一把手,要是没有这个权威那就擎等着扯皮吧。

他也想好了,恶人就恶人吧,到了他这个级别,也甭想着面面俱到,一个人都不得罪。

务虚还有可能,真要做业务,往后得罪人的事多了去了,倒不如甩开包袱,拎起屠刀向前冲。

冶金厂管委会班子里那些人他基本上都认识,杨宗芳不用提了,以前纪监一科的科长。

主管后勤的杨叔兴、主管组织人事的尹忠耀,当初红星厂钢城炼钢厂管理层地震,两人是从轧钢厂调过来的,算起来也在钢城工作三年了。

董文学进步,也没忘了他们。

这一次董文学回京,他们虽然留在钢城,可集团即将完成组织架构变革,冶金厂早晚要提级的。

所以就算留在了钢城,且等着同步提级就是了,一点都不吃亏。

他们跟董文学的待遇没法比,因为董文学是一把,承受的压力更多。

原来主管工业生产的副主任岑辅尧先是调到管理处,后来调到食品总公司一把。

现在冶金厂主管工业生产的负责人是十六家企业并购后调进来的,叫刘永年。

原主管经管组的姚慧颖调回到集团,现在是生产管理处处长。

现在冶金厂主管经管工作的是奉天一机厂并购后调进来的女干部,叫王淑琼。

工会主蓆窦长芳李学武就更不陌生了,当初炼钢厂的书记。

因为被当时的罗厂长架空,成了摆设。

杨元松恼了他,连用都懒得用,直接放他在工会的位置上养老。

今天在酒桌上他也见了对方,头发都花了,可见在工会的位置上也没省心。

是不是为冶金厂的未来操心了?

当然了,李学武在冶金厂也不是一点安排都没有。

保卫处处长韩战,原红星厂保卫处消防科科长,有这么一个人就够用了。

一句话拉出去毙了,还能用几个人。

至于刚刚那个叫张恩远的所提到的廖主任廖金会,这也是冶金厂的老人了。

当初炼钢厂办公室主任于德才进京,廖金会就是接了他的班。

谁的人李学武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董文学也没什么交代。

能用就用,不能用就去工会为窦长芳分忧解难去。

没看窦主蓆夙兴夜寐,日夜操劳的辛苦嘛。

董文学只交代了两个人,一个叫张兢,一个叫张伟。

当然了,不是亲哥俩啊。

张兢是他原来的秘书,现在是冶金厂管委办办公室副主任。

董文学的意思是能用就用,不能用他就调回集团,正好那边也缺人手。

李学武的回复也很爽快,他这边没有什么安排。

董文学要是用人,那就调走,要是不用,他也不会另做安排,该咋地就咋地。

张伟是他现在的秘书,董文学的意思是明天李怀德和谷维洁都要回京,他也交接完了,是要一起回去的。

可又怕李学武一时半会理不清工作头绪,便将张伟留在这边。

他的意思是等李学武什么时候熟悉工作了,再放他走人,自己还要继续用他。

对老师的关爱和帮助,李学武自然是感激的,也认同了张伟的帮助。

同时他也保证会尽快掌握这边的工作流程,尽量不影响老师回京后的工作掌握。

李学武在集团的布置都在表面上,董文学要是想用也不用同他打招呼,都是交代好的。

这一点师徒两个倒是心有灵犀。

还有一个人,叫孙佳。

就连董文学都忘了同他介绍这个人,实在是这几年集团发展的太快,又进行了人事变革。

所以无论是机关里还是生产一线,人员变动很大,到现在还在持续地变动。

以李学武当初制定的人事管理目标,机关和生产一线的人事工作就应该是动态的。

孙佳是谁?

李学武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自己还是保卫科副科长,对方则是厂办秘书,是徐斯年安排他来找自己。

当时三十岁不到,媳妇是个没眼力见的,李学武式微的时候拦着孙佳不要往前凑,更不让他同李学武握手,两口子差点打起来。

说来也算他倒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阎王打架,小鬼遭殃。

李学武当初摆了徐斯年一道,老徐吓坏了,怕李学武由孙佳这找他的茬儿,便安排孙佳来了钢城。

老徐也不是个东西,明明知道钢城冶金厂被老罗治理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还敢往下面安排人。

当初徐斯年是安排孙佳来炼钢厂担任办公室主任的,可结果呢?

都知道,炼钢厂办公室主任原来是于德才,后来是廖金会,就没有姓孙的。

咋回事呢?

老罗也是心黑,孙佳拿着调令来的,他是根本不认,还不打算放人。

他当时多猖狂,以为能糊弄住总厂里的领导,连委办主任开的调令都敢不承认。

孙佳被他摆了一道,刚到炼钢厂就因为接风酒与一个办公室的娘们睡了一宿。

他自己当然觉得冤枉,因为他知道自己喝多了,可没醉到不省人事,他是被人算计了。

那娘们说不定都被人过了几手了,完全不在乎这点影响,很听老罗的布置。

结果就是私德有亏,调令作废,他成了孤魂野鬼一般,既不敢回京喊冤,又不敢跟媳妇诉苦。

所以直到董文学来钢城工作,孙佳依旧是办公室的副主任科员,被人笑话,又嫌弃的那种人。

李学武为啥还记得他?

因为上楼的时候遇见了,他记忆多好,就算孙佳这几年工作再不如意,再老相,他也认的出来。

至于说为啥非要注意这么一个孤魂野鬼,李学武还是有自己的算计。

韩战这把刀太锋利,也太大了,摆在明面上谁都看得见,只能光明正大地用。

如果说韩战是快刀,那孙佳就是匕首,淬了三四年冤毒的匕首,可以从背后下手,见血封喉。

李学武虽然没在钢城工作过,可也不等于他对这里一点都不了解。

当初景玉农去奉城一机厂谈判,他都能让老彪子递给景玉农详细的调查情况,现在自己来钢城任职,能不把冶金厂的情况摸清楚?

甭说是冶金厂了,工业管理小组所牵扯到的所有单位,他不敢说一清二楚,可也不是瞎子。

接下来就看谁乖,谁不乖了。

李学武不想一上任就摆出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工作态度,第一天根本不打算处理文件。

同董文学谈完,见他精神头不足,便让张伟送他回去休息了,自己则看了看办公室的布置摆设。

这是董文学原来用的办公室,很大,可以说非常大,比他在保卫处时所用的办公室都大。

你想吧,董文学是冶金厂的一把,可不比轧钢厂那时候的工作环境要好很多。

都说办公空间紧缺,不够用,可你去看看李怀德的办公室,七八个老太太跳广场舞都够用了。

他现在的办公室并不输给李怀德多少,连办公家具摆设都是新的,上好的实木做工。

你说新家具,却是一点味道都闻不出来,到底是有心,还是无心的?

说曹操,曹操就到。

李学武正翻看柜子里的文件,房门便被敲响了。

“秘书长,您没休息啊。”

廖金会的声音传来,似乎很担心他的身体健康似的,迈步进了办公室问他休息没休息。

是看李学武在中午的宴会上喝了很多酒,这会儿才有的这么一句。

集团上下都知道秘书长是酒中仙,可不亲眼见着,谁敢相信他是千杯不醉啊。

李学武回头见是他走进来,微微点头道:“还行,不困,新环境有点陌生。”

“是有这样的心理。”

廖金会手里握着笔记本,顺了他的话笑着说道:“要不您去招待所休息一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