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金陵(3/4)
上飞机的时候还多看了周小玲一眼,点点头并未纠正或者强调其他称呼。
李学武也没有在意,这个时候二丫从车上下来,抱着李宁随同顾宁一同上了飞机。
李姝则站在周瑶身边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庞然大物,以及优雅得体的服务人员。
顾延和周瑶是早晨来家里汇合的,准备同姐夫一家一起搭乘飞机去金陵。
至于说顾延什么时候回来的,李学武没有问,顾宁也没心思搭理他。
小两口正在蜜月期,尤其是顾延回来不方便,两人凑在一起总是会腻乎一阵。
周瑶带李姝看了会儿飞机,也随着顾宁上了悬梯。
上午这会儿出太阳了,可风大,还是有点冷。
于喆同沈国栋一起,帮着顾延将伏尔加M24上的行李,以及从嘎斯69上搬下来的礼品箱子一起送进了机舱。
周小玲很懂事地陪同顾宁她们先上了飞机,又组织人员帮助于喆两人存放好了这些包裹和箱子。
既然是公务机,就不存在私用的道理,李学武这一次去金陵也不全是私事。
集团销售总公司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和建设,决定重点开拓南方几个重点城市,并将这些点连线成片,组建江南片区分公司。
而管委会初步敲定的意见,江南片区办公地便是放在了金陵。
这里不仅仅是江浙首府(虽然其他12个市不想承认),还是民国旧都。
无论是经济还是商业,把片区分公司放在这里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南金陵,北津门,要形成南北商业一体化,销售工作两手抓的局面。
过去两年在北方各大城市已经形成成熟销售体系的商业都将在未来两年之内向南拓展。
而从南方几个城市总结出来的经销经验和物资,也将向北方渗透和调运。
就连出海口和贸易港都选了两处。
一处自然是营城正在建设的营城港港区,另一处则是越州。
越州本身就有港口,只是内陆河港,不到出海口的距离很近,同钱塘共用一个。
为什么选择越州作为红星钢铁集团南经济出海贸易港,原因就是它很小。
越小的体量,在红星钢铁面前越容易被掌握。
而集团掌握港口的强烈愿望是物产丰富的原材料从南方海港出口的方向是北方。
也就是说,生产基地在辽东,在京城,生产所需原材料则多从南方起运。
走铁路运输其实最合适,只是这个年代铁路线和运力都很紧张,选择水路更实惠。
原材料通过东风船务的千吨级货船沿着海岸线运输至北方的生产基地。
经过生产得出的产品则通过万吨级大船从营城港港区出发,运往金陵、越州港、港城以及东南亚。
把江南片区分公司放在金陵,本就拥有长江水路的金陵黄金贸易线连同钱塘、越州出海口,便将魔都这一贸易区夹在了中间。
红星钢铁集团不敢贸然将爪子伸向魔都,很怕引火烧身,可也不想放过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经济城市。
所以,重点布局,长远规划。
对外自然要说市场调研和组织建设工作是主要的,带家人一同去金陵探亲是次要的。
对内则不用含糊,他早就定好的行程,就连丈人顾海涛都没有说什么。
其实红星钢铁集团这边有些人巴不得他在这个紧要的时候离开,省得再生事端。
集团组织生态和架构重组,权利和正治资源重新洗牌,重新分配,有一个人最应该主动站远一点,那个人就是李学武。
李学武为了董文学顺利回京,不仅打散了组织生态的稳定性,还给自己创造了几个合作的对象,更有了去辽东实践的机遇。
其他人都是损兵折将,凭什么他是平步青云,得意洋洋。
李学武见好就收,接下来该是景玉农和董文学唱主角。
要遂了众人的心愿,把时间让出来,正好出去避避风头。
就算他心计非常,把那么多人都算计进去了,可也落了一个奸诈的名声。
集团还是需要团结的,这个时候他也应该急流勇退,暂避锋芒。
所以他安排公务机负责来回的行程,不仅主管服务和后勤工作的张劲松没有说什么,就是老李也主动找了他,问了顾海涛现在的情况,还让他捎带些许薄礼。
老李出手怎么可能是薄礼。
一副字画,看不出真假,更看不出好坏,这才是礼尚往来的老道呢。
在这个年代,稍古一点的名人字画并没有那么值钱,甚至不敢大张旗鼓地宣扬。
多少人收缴上来这些都是搁在家里,甚至躲在被窝里好好欣赏。
表面上还要一本正经地批评这些东西都是糟粕,是垃圾。
嗯,他们都是收垃圾的。
12月31日这天,李学武同顾宁带着孩子,带着小舅子和小舅子的未婚妻,以及家里的保姆,一起乘坐公务飞机前往金陵。
顾安和穆鸿雁两口子则带着孩子从西京飞金陵。
一家人要在金陵过个团圆阳历年。
“哎呦,快让姥姥亲亲。”
刚从汽车上下来,李姝迷迷糊糊的还没看清楚外面的状况,便被姥姥一把抱在了怀里,亲了又亲。
“想死姥姥了,好外孙儿,想没想姥姥?”
丁凤霞就喜欢外孙女的活泼,哄了她问道:“还认不认识姥姥了?”
“认识,姥姥——”
李姝哄人可有一套了,在飞机上睡的迷迷糊糊,这会小手紧紧地搂住姥姥的脖子主动MUA了一个,惹得丁凤霞差点掉下眼泪。
还是早就到了,同她一起来接机的顾安瞧见母亲激动主动接过李姝,抱在怀里逗了起来,这才化解了母亲的激动情绪。
只是刚刚放下李姝,丁凤霞这边又抱起了刚刚下车的娇憨可爱的李宁。
由着父亲在飞机上教的,李宁这小嘴里也是学着姐姐姥姥、姥姥地叫个不停,叫的丁凤霞心都要化了,抱着大外孙就不撒手。
“飞了几个小时?”
顾安笑着看了妹妹和妹夫,关心地问道:“累了吧。”
“还好,都在飞机上睡了一觉。”
李学武笑着同大舅哥握了握手,自从他结婚以后,两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顾宁对弟弟顾延懒得搭理,对大哥倒是很尊重,不过也是相对来说。
只是这一次听见妹妹主动叫了一声大哥,脸上也带着笑意,可把顾安惊喜了一下。
早前在家里,妹妹对他也是冷清的,只有母亲能多跟她沟通。
就这么一个妹子,又是小时候经历过那样的凶险,当哥哥的只会心疼,哪里会责怪她。
随着他长大入伍,妹妹也上了大学,两人见面的次数更少,感情难免的要疏离。
顾延这两年回家次数多,且每次都是住在二姐家里,自然能感觉到二姐的变化。
只是见面次数多了,顾延也不觉得二姐的变化有多大,就知道变的开朗了。
不过对他的态度少了冷清,看不上还是看不上。
顾安可是两年没见妹子了,这感觉上的变化就大多了,心里真是欣慰又欣喜。
有司机和秘书过来帮忙搬行李,机组人员也在帮忙,并不需要他们费力费神。
瞧着李学武身后的小型进口公务机,再看看妹妹的变化,顾安心里更是高兴。
他跟母亲一样,都盼着弟弟妹妹们过的好,生活美满,很有长兄如父的责任感。
李学武也觉得这位大舅哥对他宽和,可亲可近,说起话来成熟稳重,值得尊重。
当然了,你要说他同小舅子之间的感情不好,这自然是不能的。
对顾延他有照顾和宠溺的感情,却在正事上少有沟通和共鸣。
顾延这两年虽然也成熟了许多,可在他眼里还是不算成熟,至少比顾安差的多了。
瞧着姐夫和大哥站在一起有说有笑的,甚至有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顾延则是对周瑶挑了挑眉毛,嘴角带着好笑。
周瑶白了他一眼,走到李学武跟前,等李学武给她做了介绍以后这才问了好。
“好,好,妈都跟我说了你的好。”
顾安是长子,看妹夫和弟妹自然都是好的,再看后面站着的弟弟就有了几分挑剔。
只是这个时候开玩笑可以,叮嘱和教训还不是时候,可也说了两句工作上的闲话。
只等丁凤霞把外孙女和外孙子稀罕够了,行李也都装上车了,众人这才各自上车,一同往金陵鍕事学院去。
二丫有些局促地坐在车上,上车前她想要去抱李姝,可李姝被她大舅抱着。
又想去抱李宁,可李宁被他姥姥稀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