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751章 钓鱼?(2/4)

李学武那一阵早晨起来,或者下班回来后,看见二丫浇园子,也会带着儿女出来看一阵。

比李宁还要高的大白菜看见过没有?

菜叶黑绿黑绿的,做菜剩下的菜叶子小鸡吃着都很欢腾,可见这营养和水分多足。

白菜、胡萝卜、土豆、大萝卜…凡是二丫能找到的菜种子,她都找地方种了一片。

等到霜下来的时候,菜窖里已经储存了不少过冬的蔬菜和菜干。

二丫看见沈国栋来送蔬菜,还很惊讶,因为她从来不知道城里是如何过冬的。

买菜要用副食本、粮票和钱,她还以为菜市场永远都有蔬菜可以售卖。

这倒是没有猜错,菜市场确实不会断供蔬菜,只是很多人家都买不到,也舍不得买。

比较沈国栋送来的蔬菜,她自己种植的种类更多,摆在餐桌上的菜品更丰富。

早晨,李学武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堆了雪人,打了雪仗,还在雪地上写下了祝福语。

顾宁收拾着昨晚学习的资料,从二楼书房的窗子里看见爷仨的欢闹,也是不由得一笑。

厨房里,二丫做了南瓜粥和馒头,给两个小的煮了鸡蛋,又盛了咸菜,炒了一个大白菜。

她不太懂城里的早中晚都吃什么,是秦京茹写了每周的菜谱,又帮她做了可选的菜单。

包括她能做的,或者可以学着做的,李学武和顾宁想吃什么,都可以从菜单上点。

只是那份菜单钉在墙上,无论是李学武或者顾宁都没有用过一次,她做什么家里便吃什么。

“吃饭了——”

顾宁从楼上下来,二丫叫了吃饭,她从门厅里出来,看见两个小的一身雪,不满地瞪了李学武。

刚出门,她便瞧见李学武用一大块雪砸在了李宁的头上,差点连他整个人都埋起来。

真是满满的父爱啊。

“看看,袖子都湿了吧。”

顾宁抱了闺女和儿子,帮他们整理了身上的雪花,嘴里还在埋怨着李学武的荒唐。

都多大的人了,哄孩子,自己玩的比孩子更欢腾,也更投入。

爷仨儿悄悄地对视了一眼,不敢顶嘴妈妈,只能偷笑着进了屋。

吃早饭的时候,李学武看了眼二丫,问道:“来家里几个月了,都没有给家里写信吧?”

“嗯——”

二丫低着头应了一声便没有下文。

李学武是知道她不仅没有给家里写信,就连他给的工资都没有邮寄回家里。

倒不是二丫鬼道,不给家里支援,其实是她太过于小心,也得了大强子的叮嘱。

大强子在这的时候,李学武便同二丫说过,每个月工资20块钱,一个月一结算。

从京城往家里汇钱,不仅汇的时候麻烦,家里取钱也很麻烦。

邮递员上一次山需要很久的时间,送到家里的也不是钱,而是提款单。

家里还要有人拿着单子下山去信用社或者银行提钱,费了不知道多少劲。

大强子给她说了,在这赚的钱由着她自己留着,每个月他会往她家里送15块钱。

兄妹两个就这么约定,等大强子什么时候来京,或者她什么时候回吉城,再一起算账。

二丫没见过什么世面,可也知道是她哥哥照顾她,所以在家里几乎不怎么花钱。

李学武每个月给她工资,还会给她一些零花钱,由着她去买个人用品。

不等换季节,顾宁便找了自己的衣服,或者李学武从一监所那边要了些衣服给她。

连这些花费都没有,钱也不用邮寄,这几个月她只一门心思地熟悉家里的工作。

忘不了家里,一样会有担心,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对于她来说,从吉城到京城,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教你写信吧。”

李学武好似不经意地说道:“从京城到吉城你家里,信件也许半个月就到了。

也可以邮寄给强子,请他帮你转交。”

“真的可以吗?”

或许早有这份心思,二丫第一次抬起头看向他,主动问道:“会不会很麻烦?”

“不麻烦,我教给你一遍,你自己就可以完成。”

李学武微微一笑,道:“邮箱街道口就有。”

“我看见过,买菜的时候。”

好像想起了什么,二丫又低下了头,不再接话,脸色有些红了起来。

小姑娘也是有很多心思的,只是不善于表达。

李学武看了顾宁一眼,继续说道:“你读完了小学,应该会写信,不用我帮忙。”

见二丫点了点头,他又讲道:“信封我下班后给你带回来,不用去供销社买。”

“我可以自己买的。”

二丫知道供销社里信封和邮票都需要钱的,她不想麻烦李哥。

李学武却微微摇头,道:“信封没必要,我们单位自己生产的,有的是,用不完。”

“邮票你可以自己购买,去供销社也可以,去邮局也行,你应该会买吧?”

“嗯,我知道怎么买。”

二丫点点头,说道:“等我买菜的时候一起问,我不知道家里的邮编…”

好像丢了回家钥匙的孩子,二丫的语气有些低沉,又有些无助。

李学武很是理解地点点头,讲道:“去邮局就可以查的,顺便多买一些邮票。”

“每个月都可以给家里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在京城的情况,也省的他们担心。”

二丫很希望能这样,所以今天的早饭吃的很好,只是情绪波动的厉害。

家里有电话,她也曾听过李哥打长途电话,可这不是她能用的。

电话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依旧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即便她每天收拾屋子的时候都会接触到。

写信,成了这个年代最适合她纸短情长,思乡思亲的媒介,还是顾宁昨晚提醒了李学武。

“我也可以给小姑姑写信。”

听见爸爸和小姨说话,李姝不知道怎么想起来要给小姑姑写信了。

两人是冤家,见了面不出三分钟便要吵起来,可许久不见面,她又想念小姑姑了。

第一次想要写信的对象竟然是小姑。

“小姑姑的地址爸爸不知道啊。”

李学武看向闺女,笑着说道:“不过再有两个月不到,你小姑姑就要回来了,到时候你可以一起把写好的信交给她。”

“那还是算了吧——”

李姝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道:“我还以为她要去很久很久呢。”

这么说着,她有些苦恼地捏了捏手指头,茫然地看着爸爸问道:“不到两个月是多久?”

“很快的,也许再下两场大雪,你小姑姑就要回来了。”

李学武给闺女解释道:“你是不是很想念她啊?”

“啊?

就下两场大雪她就要回来了?”

李姝好像很不情愿似的,看着爸爸问道:“那她什么时候再走啊?”

“你什么意思?”

李学武搞不懂闺女的心思,好笑地问道:“你到底是想小姑姑啊,还是觉得她回来的太早了啊?”

李姝用手指按在了下嘴唇,想了想,说道:“我想小姑姑不要这么早回来。”

时间进入到十一月份,京城和钢城的小型火力发电站相继投入运营。

钢城工业园区有了独立的供电系统,工业用电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从董文学反馈上来的情况看,这两年大学习活动的开展,电力系统受到的影响颇为严重。

很多发电站出现了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发电机组和设备出现了不同情况的损毁。

按照供电政策,优先保证工业用电和城市用电,一些乡镇或者乡村,虽然通了电,可经常会出现停电的状况。

这是供电所调控的行为,以致于到了九十年代,有些乡村还会出现间歇性停电。

小型火力发电站投入运营以后,有力的支持和保证了工业园区的用电需求。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