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棒梗的锅(3/4)
“包装厂、成衣厂、玻璃厂、水泥厂、砖瓦厂我们都要,多少都不嫌多。”
“悠着点,真容易撑死你。”
李学武盯了他一眼,转头对窦耀祖说道:“你们不是需要绿化物料嘛,可以跟黄处长谈谈。”
“谈什么,我不跟他谈。”
黄干也是有脾气的,早前要求窦耀祖还成,现在得了李学武的承诺,能从红星厂接手企业,他也狂了起来。
窦耀祖倒是没在意他的态度,嘿嘿笑着说道:“我们这都是小买卖,绿植和花卉啥的能有多大利润。”
一听他这么说,黄干更有脾气了,连看都不看他了。
“不见得吧。”
沈国栋瞅了窦耀祖一眼,问道:“这花卉和绿植的盈利可不低,街道都想弄暖棚呢。”
“嗨——”
窦耀祖笑了笑,说道:“我们这小门小户的当营生做,黄处长哪里看得上这一年几万块的微薄利润。”
“哎!
老窦,你说这话就不对了!”
黄干一听几万块,扭脸冲着窦耀祖瞪眼道:“我在乎的是这几万块吗?”
“咱们是什么关系?
咱们是朋友啊!
我必须支持你啊!”
八月下旬,文工团上报了国庆期间的汇演计划,同时也提交了一份文化宣传展会的计划。
除了在十月一日下午举办国庆汇演以外,文工团还想借着工业展览馆的便利,契合目前的思想教育形势,筹备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文化展。
计划时间定在了十月一日至三日,红星钢铁集团职工及家属免费,市民参展定票价2毛。
李学武不觉得这个时候会有多少市民主动来参加展会,但文工团的热情不能打击。
这也是文工团组建以来,跳出以往五一十一才筹备文艺汇演的框框,主动承担宣传任务。
文工团主管文艺工作的副团长王亚娟亲自同他介绍了一些计划设定,得到李学武的支持。
“我这边没有什么意见。”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她,“或者是你,或者是蒋佩群,要同谷副主任汇报一下,征得她的同意和支持才好些。”
“那我回去讨论一下。”
王亚娟点点头,理解了李学武话里的意思,“有结果再跟您汇报。”
“嗯,最近怎么样?”
李学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似是随意地问了一句。
王亚娟看了他一眼,淡淡地回道:“你是说哪方面?”
李学武没有说话,只是抬起头看了她,目光里多了几分关心。
王亚娟收拾好了文件,受不住他的目光,也只好看向了他,“你想听我说什么?
很好?”
“实话实说就行了。”
李学武放下茶杯,抿着嘴角说道:“我没有要探究你隐私的意思。”
“然后呢?
只是单纯地关心我?”
王亚娟看着他,问:“在这里说这个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关心你还得选个时间,选个地点?”
李学武眉毛挑了挑,“如果我表达有误,我向你道歉。”
“没必要道歉,是我想多了。”
王亚娟垂下眼眸,淡淡地说道:“招待所的费用我已经补上了,你的钱我挂在你的账户上了,就这样吧。”
她拿了材料站起身便要走,可没听到李学武再说什么,又觉得不甘心。
走了两步,她回头看了办公桌后面正看着她的男人问道:“你觉得你是个好男人吗?”
“这话问的。”
李学武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我能说自己是个坏蛋嘛。”
“你就是个坏蛋。”
王亚娟认真且坚定地说了这么一句,转回头出门去了。
李学武看着她的背影微微摇头,心里对自己的好男人形象坚定不移。
25日,中字四部联合发出《关于派工宣队进驻学校的通知》,给工宣队以强大的正治支持。
26日《人民大报》发表署名文章《工人级阶必须领导一切》,公布了上面的最新指示:“实现产无级阶教育变革,必须由工人级阶领导…”
在文章中,其要求工宣队要做好长期留在学校参加批改工作的准备,永远领导学校。
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宣传和指示,何雨水负责的工宣队以小分队的形式被打散,分别派遣到了文联、作协、新闻出版、剧院、体委、科研院所、医院等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的上层建筑单位,城市街道和上述单位的七五干校。
其他工厂的工宣队如何工作的何雨水不管,她只按照李学武的要求和指示来办。
从7月份开始,红星钢铁集团的工宣队就陆陆续续地安排了一些师生来红星厂劳动学习。
说是劳动学习,实际上仅参加了一天的以参观为主的企业文化教育程序,而后便按照人事处和组织处的安排,前往科研所和其他有需要的部门,以实习的身份进行工作和科研。
福利待遇就不要想了,但保证吃得饱,穿得暖,没有任何伤害性的活动。
也正因为有了李学武的提前布局,钢铁学院、京城中医院等关系单位提前迎接红星钢铁集团工宣队入驻,掌握住了变革的大局。
在具体工作中,集团工宣队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在完成相应的变革宣传和工作后,并没有对这些单位指手画脚,极大程度上保证了这些单位的平稳运营。
要知道如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红星钢铁集团工宣队是承担了风险的,何雨水要负主要责任,李学武则是负间接管理责任的。
但这种风险是值得的。
从八月下旬开始,钢铁学院和京城中医院分别与红星钢铁集团签署了进一步的合作协议。
双方完全打破了信任障碍,打通了合作的渠道,在大环境和形势之下,他们也没得选择了。
正如李学武同何雨水等人说的那样,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独立的认知。
活动是上面组织的,实惠是要捞给自己的。
京城中医院原副院长赵玉峰出任红星钢铁集团百草堂药业总公司总经理一职。
双方的合作就已经进一步发展了,有赖于业务上的精诚合作,这一次达成了正治上的互信。
李学武早在红星联合医院筹备创建之初就想过要搞医疗联合体。
红星联合医院是很先进,医疗资源是很顶级,然后呢?
医疗服务体系可不是单打独斗就能开展正常经营工作的。
以红星厂医院为基础组建联合医院,更缺乏一些必要的经验和手段。
这一次签署合作协议,其中就有一条,双方会以交流合作的形式互派医务工作者。
再有,两家医院组建救助联合体,以联合医院为主,创办城市急救电话系统。
为此,红星联合医院采购了40台救护车应用于该系统的指派救援任务。
电话指挥中心会根据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电话沟通的情况指派两家医疗机构中最合适的一家。
也就是说,能把电话打到联合医院的,救护车出动,会按照实际情况快速展开救援。
目前急救电话系统只有联合医院和京城中医院两家,两家医院的情况都比较特殊。
联合医院正处于试运营状态,而京城中医院经过了几轮的考验,医疗资源紧张。
双方这一次合作也算是优势互补,互相疗伤。
关于急救系统,李学武很清楚,以目前京城市电话保有量来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但只要走出了这一步,就等于把红星联合医院的品牌先进性打出去了。
在这之前,还没有一家医院组建过急救互助系统,多是自己的病人自己管。
在此框架之下,京城中医院的医生可以来联合医院开诊,联合医院的医生也可以去京城中医院交流。
双方的医生都能互动,疑难杂症,复杂手术也可以合作开展。
联合医院还是以西医为主要救助手段,这一次合作正合适学习中医的优秀经验。
搞中西医结合不是从后世开始讲的,李学武对这方面还是有一点点心得和认知的。
父亲李顺也曾经给他们讲过西医和中医的优缺点,谈过哪种病症更适合哪种医疗手段。
他当然是不记得的,可对中西医结合理论还是有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