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714章 可不要贪杯呦(4/4)

梅赛德斯很坦然地敬了她,笑着对李学武说道:“其实是我的家族安排我来圣塔雅集团工作和学习的,这个必须讲。”

“不过请二位放心,我会尽我所能,不会让两位失望的。”

“梅赛德斯——”

李学武意味深长地念叨了这个名字,再一次同他互敬酒杯。

香塔尔虽然没有解释,但从梅赛德斯的话里已经听了个明白。

看来圣塔雅集团在欧洲也找到了技术合作企业,就亚洲市场达成了一定的合作协议。

天上不会掉馅饼,圣塔雅集团也不是来做慈善和奉献的,在内地,在红星厂投入了这么多,总是要获得丰厚回报的。

现在她无力支撑起更大的摊子,便果断地引入了欧洲其他企业来分食这份已经开发出来的成果。

圣塔雅集团在国际贸易上已经赚钱了,随着这两年红星厂完成订单交付后,贸易量和盈利是摆在那些欧洲老钱的面前了的。

香塔尔并不缺少商业上的机遇,她需要的是生存能力上的支持,她的新丈夫并不可靠。

三十岁的她和六十岁的丈夫,能有什么感情可言。

一个贪财,一个好色。

梅赛德斯就是香塔尔找到的一个合作伙伴,也是供给给红星厂汽车工业技术的源头。

作为代价,她必须接受梅赛德斯家族成员来企业内部供职,以确保企业的公平运营。

这是国际大企业合作的常规模式了,互相派驻管理代表,监督彼此的合作很正常。

只是虽然说正常,可看得出来,香塔尔很肉疼,自己一拼起来的企业正在脱离她的掌控。

“提醒你们一句,公务机我们只能送到机场,怎么用还得是你们自己来负责。”

香塔尔在离开前打量了李学武一眼,说道:“我可以安排飞行员留一段时间,指导你们的飞行员掌握公务机的驾驶和学习。”

“谢谢,您想得很周到。”

李学武微微一笑道:“我们这边也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等着贵方的诚意。”

“我就知道你们可以的——”

香塔尔并没有意外,点点头说道:“这么大的托拉斯企业,又怎么可能找不出飞行员呢。”

这话说的,真是带尖带刺啊。

红星厂从建厂到现在,还真就没有飞行员这个岗位和职业,到现在其实也没有。

不过很快就会有了。

就像香塔尔说的那样,这么大的托拉斯企业,还能差了那几个飞行员了?

飞机都有了,开不走可成笑话了。

“我们不仅仅有充足的飞行员,我们还准备了空乘人员,如果贵方方便的话,也一并培训了吧。”

真不要脸—— 香塔尔说安排人指导和培训红星厂的飞行员,就是在揶揄和试探红星厂的实力。

刚刚说了培训飞行员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连空乘都要帮忙培训,是不是脸皮太厚了?

空乘的选招倒是不难,红星厂有自己的高中生人才培养库,选几个合适的训练半年就成了。

飞行员倒是很麻烦,不过那是对别人,在李学武这里再简单不过了。

跟厂里协调好,给大舅子打了个电话,有转业或者“特殊情况”

的飞行员,完全可以来红星厂。

多了也不要,十个就够了。

这年月部队养飞行员可能很费钱,毕竟是开战斗机的,但在红星厂可不用这么麻烦。

福利待遇给上,工资没那么高,飞公务机和直升飞机又能有多高的技术要求和难度。

李学武就是不想学,真要是想学,直升飞机真的很好开,至少比汽车好学、好驾驶。

送走了圣塔雅集团一行人,又安排送了中潤和五丰行的人。

大佬们并没有来,中潤和五丰行的情况特殊,姬卫东的母亲早就回港城去了。

合同基本上早就谈完了,都在等圣塔雅集团。

今天的主角也是圣塔雅集团,这边一落锤,其他的合同直接摆在了台面上,一并签署了。

等签约的事忙完,李学武同老李坐了坐,两人畅想起了集团化发展后的第一个大项目。

没错,这就是第一个大项目。

这还是以管理、资产和人力为主要投资手段呢,可红星厂还投资了一千五百多万。

光是以管理等资源作为投资对象,是无法完成占股优势的,更无从保证运营的主动。

所以还得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做配比,使得红星厂在各个项目上都拿到了超过20的股份。

不要小看了这20,投资方这么多,投资的资源这么复杂,超过20就是大股东了。

不然其他企业如何能服从红星厂的管理和领导呢,光有管理和人力优势是不足够的。

这一步走出去,李怀德甚至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惊喜。

不是不高兴,而是太高兴,反而要冷静。

红星钢铁集团真要走上了正轨,最高兴的当然是他李怀德,这是他证明自己,实现自己的关键。

他给李学武说了一句肺腑之言:我们正在创造历史。

李学武理解他这句话的含义,也很认同这个观点,但他更想说:他正在重塑历史。

6月7号,厂区广播、报纸、公告栏接连通报了职工们期待已久的房屋分配和置换通知。

通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分配,一个是置换。

而在置换部分里还包括了购置。

也就是说,没有城里的房屋用作楼房置换,凭借厂职工的身份也能申购房屋。

当然了,置换优先,全款和贷款购房的也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充分保证第一批住房的按需供应。

全厂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尤其是看着工人新村第一期的房屋建筑格局,以及可供参观的样板房以后,置换的热情瞬间被点燃了。

他们不羡慕分配的住房吗?

也羡慕,但住房分配的条件太特殊了,一般人可拿不到。

就算是干部,也分不到这样的住房。

工程师、优秀技师、科研工作者、优秀医疗工作者、联合大学教授等等高技术人才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同样的,分配的住房产权是在红星厂的手里,他们只有房屋的使用权,且按职务定级分配。

想要更大的房屋,只能跳过分配,去选择置换。

早有预料,就怕厂里的干部干预住房申领,影响公平,这一次监察大队早早地就盯了上去。

在副处级以上干部不参与分配,甚至不在工人新村分配住房的情况下,公平还是得到了保证。

李学武按照正常的程序,给周亚梅、娄钰和冉秋叶申购了最大面积的楼房。

钱是他出的,身份还是用了他们自己的,冉秋叶是联合学校的校长,本身就有这个资格。

周亚梅用的是冶金工业那边的身份,娄钰这边有点麻烦,公私合营买断后他早就不是红星厂的人了。

李学武问了后勤处,以股东安置的名义做了通融,毕竟是大面积房屋,真正买的人不多。

最小面积的房屋最好卖,登记的人数特别多。

送房子这件事,在李学武看来并不是心安理得,更应该是尽一份力。

对娄钰老两口如此,对冉秋叶如此,对周亚梅也是如此。

周亚梅不想来京城吗?

她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顾宁罢了,那只翡翠玉镯子,就是她的紧箍咒。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