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开门,做生意了(2/4)
“所以呢?”
李学武看着他问道:“你想要我支持你什么?
机械、技术或者管理经验?”
“如果有这些当然更好了,”
黄干笑了起来,看着李学武说道:“我知道你们厂有制衣厂、皮革厂,商量商量,能不能教教我们。”
“教你们干什么呀,这两个厂子卖你们得了呗——”
李学武眉毛一挑,说道:“只要你们的产品走贸易管理中心的渠道进行销售,这件事包在我身上,等你一上任就能签合同。”
“真的假的?”
黄干被李学武的话弄懵了,他只是想学习一下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想过一锅端啊。
“我确定劳改局可出不起买厂子的钱。”
“没关系,可以用补偿贸易的形式进行结算,”
李学武笑着说道:“机械设备和技术都可以先提供给你们,包教包会,不收学费。”
“不仅制衣厂和皮革厂,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感不感兴趣?”
“我真是信了你个鬼!”
黄干听到这就觉得有点不对了,看着李学武问道:“你该不会是疯了吧,卖厂子玩?”
“你要不是疯了,就是拿我当傻子逗。”
“谁有闲工夫逗你玩——”
李学武嘴角一撇,道:“制衣厂和皮革厂本身就不是我们厂的主要业务范围。”
“制衣厂原是我们厂的劳保用品厂,直到现在还负责全厂职工工装和劳保用品的生产工作呢,不过现在多了些别的业务。”
他介绍道:“保卫部门的训练装备、消防部门的工作装备,以及汽车内饰等等。”
“皮革厂也一样,原本的生产规模就不大,主要是给劳保厂服务的,后来有了边疆的皮革渠道,这才发展起来。”
“现在也是给制衣厂和汽车内饰等项目供货,你们一监所采购的皮革就是我们江南皮革厂生产的。”
“如果你们想要,那就都拿去,毕竟你们的生产成本才是最低的。”
李学武缓缓地点了点头,看着表情仍然带着怀疑的黄干,笑着说道:“怕我坑你啊?”
“怕,我很怕,你很危险——”
黄干撇了撇嘴角,问道:“别跟我说你们厂资金短缺,无以为继,出售资产回本。”
“资金短缺是真的,无以为继那是扯淡,”
李学武坦然地讲道:“甩掉与主营业务不相关的三产工业,本来就是集团化的必然过程,要想出力更狠,就得攥紧了拳头才行。”
他攥了攥拳头,比划着说道:“从今年开始,我们厂不仅仅是要甩掉这些边缘业务,还有更大的动作,不过你没有资本参与罢了。”
“艹,说的我好害怕啊。”
黄干挑了挑眉毛,问道:“你刚刚说要甩掉三产工业,纺织厂也甩吗?”
“还有其他三产工业,都甩了你们怎么安置那些职工啊,总不能送我们这来吧?”
“又没说都甩了——”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纺织厂可不能给你,边疆的皮革可没有羊毛值钱。”
“就这样吧,你回去考虑考虑,接收一批红星厂的三产,给我们做代工多合适。”
“呵呵——你没安好心。”
黄干扯了一下嘴角,看着李学武的眼睛说道:“可你提出的条件我又舍不得拒绝。”
“嗯,你这样的心态啊,怎么说呢?”
李学武抿着嘴角点点头,说道:“贱人就是矫情啊。”
4月30日,星期三。
在月度总结出来前,红星厂宣布了一条消息,工业报刊登并进行了采访宣传。
红星厂将于今年的六月份正式动工,在亮马河工业区建设第一座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仓库式供应中心。
这是早在去年就已经公布了的有关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系统的布局产业规划。
红星厂当时的说法是,计划在未来的五年内,于全国各大汽车工业重点城市建立汽车零部件供应中心,用于支持汽车零部件的采购、销售、运营和发展。
位于亮马河工业区的第一座供应中心将在供应链系统的管理下,吸收和经营京城以及北部地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产品,并将产品供给汽车生产厂家。
红星厂同时宣布,红星厂(京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供应中心正式运营以后,将上线红星厂在售车型的所有零部件,包括动力总成。
也就是说,如果不嫌麻烦,你完全可以在供应中心自选零部件买回家攒一台羚羊出来。
当然了,这是理论状态。
实际上红星厂并不反对将汽车零部件出售给个人,包括全套的零部件。
但是,购买数量太少,也不符合供应中心的运营标准,意思就是买少了不卖。
供应给维修中心的零部件不算,任何车企都能从这里买一批零部件回去组装成汽车销售。
在这个没有知识产权的年代,红星厂此举无疑是将自己的金饭碗丢在了大街上。
很多人都预测,红星厂此举是昏了头,一旦供应中心正式运营,这里的汽车零部件会被那些车企搬空,然后自己加工汽车、摩托车。
到时候大街上跑着各个厂家生产的羚羊、彗星、双子星等等…等等!
这是个圈套!
没错,红星厂现在不怕其他车企将零部件买回去组装生产红星厂的产品进行销售。
这里面肯定有利润,但也绝对不多。
为什么?
因为红星厂的汽车产品本身销售价格也不高,在没有流水线的情况下跟红星厂比生产成本,这不是开玩笑呢嘛。
再一个,绝对会有车企这么干,尤其是那些前几年建立起来,濒临倒闭的乡镇车企。
没错,你没有听错,往前十年,乡镇的胆子特别大,都敢上马汽车制造厂项目。
打着学习和生存的旗号,绝对会光明正大地生产各种品牌的羚羊汽车、彗星摩托车。
但这正中红星厂的下怀,因为零部件的销售已经赚钱了,全国铺满“红星”
汽车不正是供应链和品牌营销的一种策略嘛。
当全国各大城市和乡村的马路上都有羚羊和彗星的身影时,就是红星厂功成名就之日。
供应中心的零部件是现售汽车,这些企业的更新迭代速度绝对跟不上红星厂的汽车换代速度,就连发动机这种核心都没法比。
技术和生产成本双碾压,只会不断地将品牌提升,将供应链推广出去。
这是一招阳谋,干干净净。
不仅“勾引”
了那些小车企玩命地给红星厂打工,还拐着弯地挤压了其他品牌的市场。
这是打响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和流水线生产模式变革的第一枪,震耳欲聋。
红星厂积极推广汽车生产标准化的态度是认真的,其他车企的压力可想而知。
有个玩不起的耍流氓,他们要是再不上马流水线和参与到供应链生产联盟,他们就等着被那些小车企挤兑黄摊子了吧。
从汽车零部件供应大会开始,红星厂就已经开始了工业生产标准的变革布局。
直到今天,也才是给了那些心存侥幸企业一鞭子,让他们看看红星厂是不是来真的。
京城的供应中心是第一座,未来还有很多座,羊城、山城、吉城、衢州、津门等等。
就红星厂已经公布出来的,计划建设供应仓和供应中心的城市所在汽车企业慌的一批。
这是什么意思?
把仓库建到我们家门口了,这是硬逼着我们实施生产变革和零部件供应链变革吗?
开门,做生意了—— 其实第一个感受到这种“诚意”
的是京城所在的汽车工业厂商和零部件生产企业。
风吹过来,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凉意。
已经决心实施工业化变革的企业自然愿意看到供应链仓库摆在自己厂家的门口来。
而已经加入到供应链合作范围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也愿意减少运输成本。
但是,其他汽车相关的企业就压力山大了。
红星厂摆这么一道不是掀桌子,是特么把包厢的墙都拆了,光明正大的耍流氓啊。
真有了供应仓如此方便且优惠的汽车零部件采购渠道,车企又怎么会直接跟他们合作。
集采供销走的就是薄利多销,就是节省生产和供销环节产生的管理和运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