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81章 这玩意儿打身上可疼了(3/4)

原因就在于红星厂舍得用料,更专注于用心。

枪身结构和材料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升级,跟其他首款产品一样,走量不走价,好用又实惠。

SVD在国际市场上还没有完全布局的情况下,666式已经开始了竞相抢购的局面。

阿特上一次买的太多了,所以有一部分库存,这一次不愿意再多压资金。

可他的那些朋友们舍不得这金疙瘩,还没有坐上谈判桌呢,就已经谈论起了订单的数量。

信得过666式,他们就对其他兵器有信心,更没想过坦途距离量产还不知道要多久呢。

回去后必然要给红星厂吹牛哔,说他们在内地,在钢城上手了一台如何牛哔的柴油版汽车。

框架机越野车架设107发射架你想不想要?

听说这玩意儿打身上可疼了。

“现在就开始接触?”

李学武吃完了晚饭,正慢悠悠地往会议室走,却是被樊华轻声提醒了几句,不得不加快了脚步。

行进的方向也改了,下楼,往辅楼方向走。

每天晚上照例是要有总结会议和座谈会的,可今天的座谈会他参加不了了。

晚上七点整,李学武来到了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总调度室,董文学和高雅琴已经等在了这里。

到了这儿以后,由董文学转述了一项任务,那就是立即准备与圣塔雅集团进行接触性谈判。

指令是通过密电从红星厂传过来的,管委会集体的决议,委任高雅琴、董文学和李学武为谈判代表。

“具体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但圣塔雅集团表现的很急切,也很直接,想要尽快完成考察任务进行谈判。”

高雅琴介绍道:“为了不影响其他考察团队员的考察任务,咱们要在明天一天时间内,完成这项任务。”

“是圣塔雅集团这么要求的吧?”

李学武晃了晃下巴,说道:“他们表现的太急了,很怕咱们会借这个机会敲诈他们。”

“所以他们急,把时间压缩到最低,这样大家都没有准备和后手,也减轻了他们的损失。”

“话是这样说,但具体怎么操作…”

董文学推了推眼镜,说道:“今天下午,圣塔雅集团的总裁香塔尔提出了数控加工技术换建筑工程合作的意见。”

“圣塔雅集团哪来的数控加工技术啊?”

李学武微微皱眉问道:“法国的?

她能弄的出来?

假的吧?”

“德国的,数据都已经给咱们了。”

李学武有些诧异地看了两人一眼,目光扫过这间办公室,墙上挂着红星厂在辽东工业的布局图,靠墙一排桌子和柜子,堆满了技术材料。

还有跟他们一起来的技术处处长和一些工程师。

董文学点了点正在桌上忙着的作业的那些人说道:“如果对比结果有出入,谈判桌上就有的谈了。”

很显然,技术处处长亲自下场,带着工程师们在摊开的数控机床图纸上,用红蓝铅笔标注出日德之间技术参数对比。

既然圣塔雅集团要用数控技术来做交易,那至少要在谈判桌上说出对方给出的技术必要性。

在已经秘密获得了数控加工中心的基础上,大半年的时间,红星厂已经设计并生产了一批数控机床。

当然,批量生产和组建机加工集群还要等一段时间,目前也是实验生产阶段,正在查缺补漏。

只要有了工业母机,数控车床的研发大门已经向着红星厂敞开了。

现在圣塔雅集团抛出来的香饽饽,在对方看来算是肉包子,但在红星厂看来已经没有馅了。

光是皮好看不中用啊,如果对比证明,日德两边的技术差距不大,完全可以自行解决,那就有的玩了。

这算是出其不意,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红星厂不着急公布对比结果,要在谈判桌上将对方一巴掌打懵哔,到时候圣塔雅集团就得拿出更好的东西。

而谈判的主动权就完全落在了红星厂的手里。

要说阴,李学武觉得高雅琴比他阴,这娘们真是不好惹啊。

他向来光明正大、芒寒色正、千仞无枝,对这种挖坑埋人的伎俩十分的不屑。

当然了,高雅琴的地位比他高,既然领导决定要挖坑埋人,他也只能顺势而为了。

唉,这一次恐怕要污了自己的好名声了—— “我们做了一些预案。”

董文学将一份材料递给了李学武,介绍道:“我怀疑圣塔雅集团并不单纯地想要建筑工程的合作权。”

“矿产资源?”

李学武微微挑眉,他从资料上看到了一些可能的矿产交易目标,这是辽东地区矿产资料。

当然了,钢城没啥,最多的就是铁矿,可这里铁矿再多也没有澳大利亚多,不值得圣塔雅集团惦记。

“有色金属、稀有非金属矿产…”

别高估了李学武学识储备,他懂一些汽车工程的皮毛,是因为他早有算计,提前做了了解。

他懂一些船舶的皮毛,是因为他有工程师给他做讲解。

他懂一些飞行器的皮毛,是因为上官琪经常去他办公室做汇报,侧面地了解了一些。

你要让他懂地质矿产的知识,那是难为他了。

资料上所列出的可能被盯上的矿产资源他认识汉字,也明白意思,但把矿石摆他眼前,一个都认不出来。

在他的眼里,所有的矿石只有一个名称:石头。

“不仅仅如此,还有技术。”

董文学坐在那皱着眉头道:“圣塔雅集团给咱们提供了不少零散的技术和设备,同时也基本上摸清楚了咱们的技术储备和所掌握的技术特征。”

“也就是说,圣塔雅集团想要进行技术的反向输出,”

他解释道:“圣塔雅集团可以从外面引进技术给咱们,也可以从咱们这输出技术给其他地区。”

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这个年代咱们所有的技术都是落后的,所有的生产力都是不如国外的。

世上无绝对,其实国内有很多技术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甚至是因为封锁的特殊情况,这些技术很好地保护了下来,产品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不然每年那么多的工业产品输出都去哪了?

“没有几轮的试探,直接上谈判桌,怎么谈啊?”

李学武摸了摸下巴上冒出来的胡子茬也是发愁。

一边翻阅资料,一边摇了摇头。

手指尖划过“建筑工程技术合作可以开放,部分矿产可以合作开发,标准和制度须留后手”

的字样。

铺着数控机床图纸的另一边桌子上则是摆了几个齿轮,工程师正在用自研的齿轮精度检测仪做测试。

不用想了,这就是埋下的第二个坑了。

以李学武的经验和心思,这种连环坑在他的眼里完全不值一提,这些都是他玩剩下的…咳咳,不说了。

高雅琴却是看了他一眼,好似无意似的问道:“你不知道圣塔雅集团为啥这么着急地想要上谈判桌吗?”

“嗯?

我不知道啊——”

李学武愣了一下,看向高雅琴反问道:“你知道吗?”

“我要知道了,还能问你?”

高雅琴怀疑地瞅了李学武一眼,问道:“我还以为你知道呢。”

“我凭什么知道啊?”

李学武眼珠子转了转,说道:“我都没明白您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来的时候都还不知道呢。”

“那天,咱们从京城出来,”

高雅琴图穷匕见,目光意味深长地看着李学武问道:“你们在甲板上不是聊了很长时间嘛,说的不是这件事吗?”

“没有吧?

多长时间啊?”

李学武在董文学等人茫然又好奇的目光中挑了挑眉毛,说道:“就是说了会闲话,聊聊考察团的情况。”

“哦,原来是这样啊。”

高雅琴满眼不信地应了一声,好像真信了似的。

李学武也懒得搭理她,实话当然不能实说了,你当李学武傻啊。

说啥?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