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74章 遥遥领先啊(3/4)

她想起了昨天下班,秦京茹跟她说他打回的电话。

即便李学武跟她报备过了,也知道他到了关键的位置,可还是觉得他忙起来有点顾不上家里了。

虽然这才是第一次夜不归宿。

“不,暂时没有出差的计划。”

李学武逗弄着儿子,亲了亲他的小手,把他们都放在了大班台上。

“辽东想吸纳红星厂的资本,整合煤炭资源,”

他解释道:“厂里想在营城扩建货运码头,借这个机会,也想进一步地把在京的三产工业迁过去一部分。”

“两边现在才刚刚开始接触,还没到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阶段,所以我没打算往辽东浪费时间。”

“听你说的倒是简单了。”

顾宁撑着下巴看了看他,说道:“昨天大嫂打来电话,说是赵雅军和他对象要来家里拜访。”

“是嘛,早怎么不说呢?”

李学武倒是没埋怨顾宁,而是说的赵雅军。

他好笑道:“回来的那天我见着他了,还叮嘱他利用休假的时间好好处理一下个人的事务。”

“听大嫂说是回了趟家,又去了趟王露家,最近在走亲戚,应该是有结婚的打算吧。”

“嗯,应该是王露家着急了。”

李学武笑了笑,给顾宁解释了赵雅军此行回来,在工作上的意义,“她舅舅是厂里的总工,心眼多着呢。”

顾宁浅浅地一笑,道:“说是上午来,你还等他们吗?”

“如果不忙的话,应该留他们吃个中午饭吧?”

“就算是再忙,也得见亲戚啊,否则那不成了六亲不认了嘛。”

李学武由着儿子抓了自己的脸,应道:“我下午再出去吧,俱乐部那边的事不着急,晚上再去妈家。”

基本上,每周他都会去家里坐一会,或者吃个晚饭。

虽然工作日的早晨和晚上也会因为接送李姝回家里,可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没有时间陪母亲和老太太。

也不是说他离不开母亲和家人,更不是说他妈宝男,而是怕母亲想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机会看看他。

“你忙你的吧,我换身衣服,带他们出去玩。”

李学武知道顾宁最近正在努力,医生这个职业,永远都在学习的路上,根本没有尽头。

她除了在对面七医院的本职工作,还有去年系统组织的培训项目,类似于研究生课程的学习。

年轻有为,思想坚韧,正治合格,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战场救援),顾宁自然就成为了院里的培养目标。

相比较以前,顾宁在院里的工作环境是好了很多的。

尤其是李学武的步步高升,更是让她的家属关系从父亲的影响,转到了爱人的影响范围。

京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总会有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将两人的工作单位联系到一起, 况且这两年红星厂疯狂地吸纳周边的医疗资源,有不少同学或者亲戚关系的医生或护士就在红星厂。

所以,顾宁的同事谈及李学武,都是以“你们家秘书长”

来做代称,表现的很是殷切。

以前医院里有资源倾斜给顾宁,避免不了有人说她有个好爸爸,有个好妈妈。

现在却是很少有人说了。

一方面顾宁的性子简单,说多了她也不在乎,甚至都懒得听。

而这种简单的性格也造就了她的医术进步飞快,加上刻苦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了院外科重要的主刀医生了。

心态稳,手就稳,手里的刀更稳。

这年月可还没有微创手术那一说呢,全是开膛破肚用刀剌,最是考验人的心态和手法了。

长时间的培训就意味着医术已经触及瓶颈,需要进一步的突破,也就意味着身份上的进步。

医疗体系相比较行政有着专业性的限制和考验。

顾宁拒绝了张副院长的建议,没转去行政,所以只能走医疗职称体系。

不断地主刀,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培训,不断地学习,这就是医生的成长之路。

李学武其实也挺爱学习的,尤其是现在,他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了。

除了思想和正治上的大部头,他有着“先天”

经验可以吃,其他诸如机械制造、汽车工业、航天工业、化学、物理等等,都需要他去了解。

你不会真以为他不懂设计吧。

这么说吧,但凡不是草包的业务领导,知识面那是相当宽广的。

他可能讲不出非常具体的专业知识,但你说的话他至少能明白你想要干什么。

报纸上看领导下来检查,不都是走样子摆形式,也有厉害的角色,比如大同的那位,他是真的懂。

你看他骂这个也好,骂那个也好,一定是能骂到点子上,骂的那人哑口无言,说不出个解释来。

老李就不是很愿意下一线检查工作,除非是带着李学武,因为李学武总能带着他说到点子上。

这也是老李一意孤行,非要拉着他到秘书长位置上的原因。

“别往远走啊——”

李学武抱着儿子,领着闺女出门的时候,种菜的秦京茹提醒道:“他们来了我就让建昆去找你们。”

“就在湖边上,放心吧。”

李学武有的时候都觉得她有点像妈妈,不是说她像母亲刘茵,而是日常的照顾和说话的语气像妈妈。

真把他当小孩子看待了。

“爸爸我们去钓鱼——”

李姝走在爸爸身边,蹦蹦跳跳的可开心了。

今天阳光正好,春意正浓,路边的树早就有了新叶,墙角甚至会有几点黄色和粉色,是早春的花朵。

排水沟也是明渠,有去年那场大水的冲刷,陈年老泥早就一干二净。

不过有着一冬天积雪的覆盖,以及风尘的积累,又有了灰黑色的泥浆,也给野草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李姝是小好奇一般,一会儿上这边看看,一会跑那边转转,就连马路上的小树棍儿她都不放过。

花色的小棉袄,头顶带着彩色的小帽子,跳起来都没有马路牙子高呢,但嗓音却是尖锐嘹亮的很。

从家里到大湖边的一路上,竟是听她叽叽喳喳地说了,把心里的话都说完,便开始背古诗,唱儿歌。

反正出来了,嘴不能闲着。

“是鱼爷爷——”

沿着台阶下来,她的眼睛尖,一眼便见着经常给她送鱼吃的老爷爷。

这会儿她奶声奶气地叫了一声,惊醒的不仅仅是老张头,还有对面同他下棋的大和尚。

“哟!

钓鱼还带个消灾解难的?”

李学武抱着儿子很不客气地蹲在了两人的棋盘边上,打趣道:“您这是自知罪孽深重啊。”

他没看错,光头的确实是老和尚,不是“才释放”

,人家头顶还带着戒疤呢。

只是这老和尚的身体看着不大好,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就剩下一副癞皮狗的皮囊了。

你看这老和尚面相不好?

嘴可厉害。

“你朋友?”

他一指李学武,看向对面说道:“越活越年轻了您,都开始交小朋友了。”

“惜福,我可没这样的朋友,”

他瞅了李学武一眼便继续盯着棋盘,撇嘴道:“嘴下留德嘞——您呐!”

老和尚挑了挑眉毛,转过头瞅了李学武,那意思是:您哪位啊?

“还是空的——”

李姝比她爸爸还没眼力见呢,习惯性地扒着鱼篓看了,确实是空空如也。

老张头都没在乎李学武的混蛋话,却是被李姝一句怼的面色涨红了不少,嘴里默念童言无忌,不气不气。

“有慈悲为怀,最讲口德的佛门中人在此,能钓上来鱼才怪了呢。”

李学武一句反讽,丝毫不比老和尚的嘴留情多少。

明着是夸,暗着是塞了对方一嘴狗屎,不讲武德。

李姝不懂这个,更没关心鱼篓里为啥没有鱼,蹲在湖边看了看大湖,喃喃道:“连只蛤蟆都没有啊——”

“怎么没有?”

老和尚慈眉善目地打量着小女娃,笑着说道:“这不有一只带着小青蛙在这呱呱呢嘛。”

“嗯,没错——”

李学武没甚在意地点点头,说道:“我们也是听着老乌龟的动静过来瞧瞧的,没想到是两只。”

“牙尖嘴利——”

老和尚第一次仔细地打量了李学武的面相,略一挑眉,意味深长地讲道:“施主可不是良善之辈啊。”

“你要没看着我腰上的枪说话,我都信你是得道高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