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70章 嘴是真严啊(2/4)

“为什么要在今天的干部大会上强调团结,强调集体,强调经济工作,这就是一机部管委会为红星厂补充管委会班子成员的目的和意义了。”

他表情严肃地指出:“这一决定,是部管委全面考虑红星厂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着眼于保持红星厂工作的连续性,促进红星厂又好又快发展,在民主推荐和听取群众意见后作出的,是符合实际、富有远见的。”

“苏维德同志,张劲松同志,高雅琴同志,李学武同志,是组织上为红星厂选任的发展基石。”

“苏维德同志是一机部多年培养起来的干部,张劲松同志是京城工业系统的管理标兵。”

因为苏维德和张劲松来的早,所以杨瑜生的评价一带而过,重点讲起了今天带来的干部和新任命干部。

“高雅琴同志是外经贸的重点培养、具有扎实经济管理经验,获得过领导多次表扬的优秀干部。”

“李学武同志大家不陌生,是一位从红星厂基层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干部,作风硬朗,正治立场坚定,经济敏锐性和鉴别力强,大局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强。”

他在介绍和评价李学武的时候用了颇多的笔墨:“红星厂管委会在推荐该人选的时候有这样的表述:该干部在股、科、处机关等多个领导岗位上工作过,有比较丰富的领导和管理经验。”

“提到了他较长时间在基层工作,对工业经济有一定研究和理解,他思路清晰,作风过硬,工作扎实,注重实效,担任经济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期间,在推进红星厂工业化、生态化,加快组织结构管理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非常突出。”

杨瑜生认真地讲道:“部管委是认真考察了上述四位各渠道推荐上来的干部,这才做了相应的决定。”

“我们希望有更多更优秀的干部从部里走出来,到企业中来,参与变革和生产管理工作。”

“我们希望有更多更优秀的干部从其他系统走过来,到企业来,参与经济和组织管理工作。”

“我们更希望有更多更优秀的干部从基层走上来,到管理岗位上来,参与建设和领导管理工作。”

“对于红星厂的高速发展,部里是乐见其成的,就我个人而言,我恨不得明天你们厂就能实现集团化!”

他手轻轻地按在了桌子上,言语恳切地讲道:“我希望红星厂好,部管委更希望红星厂好,越好越好!”

哗——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他继续讲道:“部管委希望调整后的红星厂管委会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厂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把红星厂的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哗—— 会议在掌声结束后继续。

一机部办公厅主任韩松做了组织发言,特别强调了部管委领导对红星厂的组织结构建设和正在开展的分支机构组织建设工作的关心和要求。

其在发言中指出,红星厂正走在一条平衡于变革和生产、经济和计划的道路上,要坚持…高举… 特别的,韩松在发言中提到了红星厂的组织管理和办公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制度。

他在讲话中指出,只有正确理解时代变革的意义,紧扣变革和生产的发展脉络,才能立足根本,发展经济… 随后,红星厂管委会副主任高雅琴、秘书长李学武分别做了表态发言。

两人均在发言中表示,紧紧地围绕在…积极…坚决… 最后,红星厂管委会主任李怀德同志在大会上表态,做好四个坚持: 坚持团结统一,在全厂形成团结协调,共谋抓变革、促生产的发展共识,形成想干事、敢干事的良好环境和生动活泼、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

坚持科学发展,立足京城研发、津门经济、辽东工业等地缘、区域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保持生产和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争当工业系统的排头兵。

李怀德是知道高雅琴的,早就有人同他通了电话,讲到了上面最后确定的班子成员就是她。

关于高雅琴的信息,也早就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

原外经贸对欧司技术处处长,刚刚32岁的高雅琴正值年富力强,妥妥的人生巅峰。

听内部消息讲,这位女同志工作能力很强,思维也很超前,拥有绝对的经济工作视野,但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不适合继续留在外经贸工作了,上面的领导也是有意保护她。

不然就像杨瑜生所讲的,这也是外经贸重点培养的干部,又怎么会轻易放走呢。

上午杨瑜生带队前来,在干部大会开始前,双方是有过短暂谈话交流的。

送干部来红星厂,必然要跟他沟通。

杨瑜生和付裕在谈话中也暗示了他一定要搞好班子的团结,几位同志的任命是部管委慎重考虑的,希望他能理解和支持。

能认真和充分地考虑红星厂推荐的组织人选,同意任命李学武担任管委会秘书长职务,就已经是部管委的进一步态度了。

尤其是前段时间发生的种种,关于程开元也好,关于工作组也好,都得谨慎注意。

老李当然懂得见好就收,在干部大会上的发言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态度。

李怀德表态,对于苏维德、高雅琴等几位同志的任命,自己是完全支持,坚决拥护的,红星厂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会滋生这样那样地问题,几位同志的工作经验极为丰富,作风民主务实、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在干部群众中威信都很高。

由苏维德、高雅琴等几位同志为红星厂管委会班子保驾护航,充分体现了部管委对红星厂工作、对红星厂领导班子建设的高度关心和重视… “继续努力——”

“谢谢领导——”

从大会议室出来,李学武随同李怀德等管委会的班子成员,送了杨瑜生一行人。

车辆就停在了大会议室的门前,因为工作的关系,杨瑜生等一行人甚至都没有多坐一会的时间,便要匆匆地赶回去。

这个级别的领导是不可能留饭的,老李也不敢贸贸然,在这种场合下造次。

他现在已经算位列仙班了,就算是放屁,也应该不同凡响,可不能说胡话。

管委会班子成员无论新老,站在那排成队,依次同杨瑜生、韩松等人握手道别。

而李怀德则是代表红星厂管委会班子成员,送了杨瑜生等人上车离开。

只等着车队缓缓地开走了,众人这才收回目光,左右相看之下,心情各异。

没进步的坳头,进步小了的看进步大的也坳头,但脸上都在努力做出平静的表情。

“秘书长,碰头会准备好了吧?”

李怀德直呼了李学武的职务,在这个时候显得又亲近又欣慰。

李学武微笑着点点头,汇报道:“领导,主办公楼三楼,早就准备好了。”

“那好,今天咱们班子人都到齐了。”

李怀德站在了众人的前面,微笑着说道:“借这个机会,咱们就召开第一次完整的班子碰头会,把各自的分工明确一下,大家也再互相认识一下。”

“刚刚领导们在,我看大家都绷着神经,没放开,”

他看向了高雅琴,微笑着招呼道:“高副主任,到家了,不要客气。”

“是,李主任,我到家了,”

高雅琴微笑着点点头,看向他说道:“我就不客气了,您也别客气了。”

“大家可以叫我雅琴同志,也可以叫我的名字。”

“哈哈哈——”

李怀德被反将了一军,一点不恼,今天的心情实在是很好,不由得大声笑了起来。

众人也都借着这个机会,笑着表达了进步的喜悦。

(程副主任:我…) 从楼下到三楼会议室的这一路上,这十一个人吸引了全机关的目光。

楼梯相连接的走廊上,机关里的干事和干部们纷纷驻足招呼问好,目光里的热切能灼伤人。

李学武同程开元走在了最后,两人闲聊间说起了营城船舶的工业建设,以及营城港码头的营建问题。

这倒是吸引了走在前面的薛直夫的注意,他特别缓了几步,同两人凑在了一起,讨论起了工程的计划。

程开元表面上依旧平和,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正常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但从他看向李学武和薛直夫的眼神里就能感受得到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慰藉。

十一个人,从楼下走到楼上的这十一个人,除了他都是今天的焦点,都是进步的希望。

唯独原地踏步的他被孤立,如果走在最后的他一脸丧气,被机关里的同志围观讨论,他的心情该有多沮丧可想而知。

所以,李学武主动留在了最后陪着他谈工作,薛直夫也主动加入进来,让本应该孤立的他感受到被保护,拉一把的热情。

“咱们班子的工作氛围就是这样,随时随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见身边的高雅琴看了一眼后面的几人,李怀德微笑着讲道:“这也是领导说咱们有战斗力的原因。”

“我已经感受到了——”

高雅琴微笑着点点头,附和道:“以前来红星厂交流,我就对咱们厂的工作氛围心向往之。”

“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了,以后我要多跟李主任和其他诸位副主任多多学习了。”

“你看,又客气了不是。”

李怀德呵呵地笑着,带头上了三楼,对身后聚在一起讨论营城港码头的几人并未在意。

十一个人的班子,这可比放羊难多。

你能给羊拴一块,能给人拴一块吗?

“领导好——”

等在会议室门口的管委办秘书们见到领导上来了,纷纷点头问好。

李怀德也是微笑着点头应了,他今天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看谁都像他二姨。

秘书们感受到的李主任的微笑真诚含量都多了几分,这样的微笑他们可不常见,足见领导心情有多好。

就连倒热水的秘书碰了他一下都没有放在心上,很是意气风发地招呼着众人落座。

这安排座位就很有讲究了,以前李学武是作为列席人员,就算坐在了前面,也没人说些什么。

他以前开会主要是做主持和穿针引线的衔接,现在成为秘书长了,可不能坐老李身边去了。

最末一席,最末一位,就是他的。

就算前面空着一位,他也不能窜换着坐上去,这就是规矩。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以前他坐的那个位置是工会主蓆熊本成的,这位经常泡病号,倒是成全他了。

众人心里对自己的位置是有数的,就算没有桌上名牌的指引也坐不乱。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位子也不能乱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