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44章 灵魂设计师(3/4)

红星厂组建的分厂和分公司是要接纳这些人进来赚前程的,哪可能让红星厂吃一家独食。

老李也是够凶狠,够有担当的。

他顶着上面的压力,硬是在晋级的前夕,把各个分厂和分公司负责人的岗位给安排了下去。

且看这一轮的干部调整名单吧,机关各部室一把手和副手基本上都安排了下去。

既然是大部室和分厂、分公司说话,那小处室负责人这一阵地就可以有选择地放弃了。

在集团化进程还没有开始前,李怀德不介意把位置让出来,就算机关处室各部门的负责人是其他单位调来的,也不耽误工作不是嘛。

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有得。

要是给红星厂十年来发展,都不用从外面兼并企业进来,何必受这一份苦和罪呢。

没办法,体量急剧膨胀,必然要忍受平衡和妥协的安排。

李怀德很器重韦再可,从安排他担任教育和医疗管理局局长这一职务就能看得出来。

这纯粹是白捡功劳一样了,教育体系已经构建完成,医疗体系也打了足够厚的基础。

只等着今年上半年医院建起来,各科室完成组织和业务建设,就可以收割成绩了。

说钢城二院和疗养院,其实完全可以复制京城一院的模式粘贴过去就行了。

就连医疗力量都是现成的,这年月可不缺少医生,只缺少城市内的接受单位。

韦再可是老组织了,李怀德用他跟用李学武一样,都是堵在最麻烦,也是最耗费时间的窟窿上的关键人物。

所以他才说只给韦再可一年半的时间,这也算是一个承诺了。

话及于此,敢不用命?——

“保卫组那边怎么样?”

老李看着韦再可离开后,喝了一口热茶,这才问了李学武。

李学武当然知道他想问什么,保卫组的工作他以前怎么不关心呢。

还不是苏维德来了,他老在心里惦记着嘛。

所以,老李问的不是保卫组,而是主管保卫组工作的苏维德怎么样了。

“苏副主任还是比较关心纪监工作的。”

李学武挠了挠眉毛,回道:“这两天调阅了两年内的纪监工作资料,还在熟悉工作。”

“嗯,我听说了——”

李怀德不知道什么意思,长叹了一口气,看着窗外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说完,他扭回头看向正在捧杯喝茶的李学武问道:“你对纪监工作是怎么看的?”

“做总比不做强,对吧?”

李学武无奈地笑了笑,说道:“保卫组各科室部门都面临着调整和挑战。”

“职工数量暴增,各分厂和分公司的成立与保卫部门的匹配,多个项目立项等等。”

他晃了晃脑袋,满脸疲惫地讲道:“就算保卫组的人数增加了,可新保卫的训练和培养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唉——都是这样啊。”

李怀德缓缓点头,感同身受地说道:“这是企业进步的阵痛,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我们要允许同志们忙中出错,尽量关心和组织力量支援,少一些责备吧。”

他手指敲着桌面,讲到:“维德同志跟我有过一次谈话,就在昨天。”

“他对保卫组现在的组织结构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我还是考虑了一下。”

李学武知道老李要说什么,机关里发生的事是瞒不住他的。

只是这会儿心知肚明之下,也要保持应有的克制和冷静。

他并没有接老李的话茬,而是就这么等着对方开口。

老李也知道他的心思。

把董文学和李学武搬出保卫组,是他用一系列条件争取来的。

同时,双方也保持了友好的合作和互信。

在此基础上,才一力促成了现在的红星厂机关正治生态格局。

只是苏维德的到来打破了本该有的平静,使相对稳定的生态格局出现了一丝丝波动。

最明显的莫过于人事安排,董文学在离开前就已经与李学武布置好了保卫组的人事工作。

现在老李说苏维德有意见,那让董文学和李学武怎么想?

苏维德是不是真的有意见,还是你老李有意见,或者是苏维德挑拨离间。

没法说,这种话说太清楚了就失去本来的信任和意思了。

所以老李为难之下,还是讲了出来。

“关于卫三团王小琴同志担任保卫组副组长的意见,我是同意的。”

听老李如此说,李学武的眉毛微微一动,但借着喝茶的动作掩饰了下来。

老李的这句话很好辨别,无非是苏维德不同意,老李给对方否了。

都是一个班子的成员,苏维德还是刚来的同志,否了对方的一个提议,就不能否第二个了。

所以,听话听音,第二个意见是什么?

“他并不了解咱们厂安全保卫工作的核心和本质,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李怀德先是解释了一句,随后又讲道:“他也跟我提了一下加强纪监工作的意见。”

“这个我倒也是没意见。”

他看向李学武说道:“目前保卫组主要承担着几项职能,保卫、监察、应急以及安全生产。”

“保卫和应急工作当然不用讲,这是在系统内都做出了成绩的。”

他顿了顿,扫了眼李学武的脸色,这才又说道:“监察和安全生产工作可以再加强一下。”

“嗯,我服从组织的决定。”

李学武点点头,很坦然地接受了李怀德的安排,并没有过激的反应。

李怀德缓缓点头道:“我是知道你的,有大局观,有思想,有能力。”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吗?

倒也不至于,从老李的办公室出来,他便收到了消息。

保卫组将要再调入两个副组长,同为副处级干部。

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叫邰俊才,来自兼并的十六家企业,此前为生产管理处副处长。

管生产的来管安全生产,其实不算很对口,但作为负责人,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负责纪监监察工作的副组长却是李学武认识的,还打过不少交道。

想想都觉得可笑,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吗?

“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吗?”

李学武手撑着桌面,仔细看着轿车的图纸,另一只手的手指捋着图纸一点一点地抠。

车辆研究所负责人王志苦笑着说道:“光设计和计算公式我们就做了七版。”

他点了点方桌上的图纸道:“这是按照您的要求,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思路了。”

“在兼顾性能和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成本和各项经济指标。”

“那也不能太压缩,对吧?”

李学武敲了敲图纸上内饰的部分,对王志强调道:“买车和用车的人只看两面。”

他将两张图纸合在一起说道:“里面和外面,这就是车主的脸面。”

“看起来美观,开起来乐观,咱们得抓住客户的心理啊。”

看得出王志脸上的为难表情,李学武仔细观量着手上的图纸,说道:“别忘了,咱们这款轿车,可是完全对外出口型啊。”

双开门,双座位的轿车,就算再便宜,在国内也没有什么市场。

你有见哪个领导的秘书又能办公又能开车的?

一台办公车辆至少要四个座,这年月除了办公需要,谁会乘用轿车?

似是娄钰那些老钱们早就把手里的汽车处理掉了,还能等着抄家的上门钉钉子啊。

经过两年时间大学习活动的努力,马路上跑的汽车不敢说百分之百啊,但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是公务车辆。

所以,双座位,轿跑轻便风格的“双子座”轿车并不是适合国内的市场。

早在设计之初,李学武也没想着供应给国内的市场,这就是史密斯·派克要求的,打开汽车对外贸易市场的钥匙。

品牌泛量化,形成绝对影响力,再研究高档轿车和赚取品牌溢价。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