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湖里有十朵莲花(4/5)
夏中全点点头,接过话茬解释道:“不过厂里放弃了这台车的设计,京城汽车厂有意向要谈合作。”
“他们也想搞客车?”
李学武了然地点点头,心里猜测可能是上面给的指标。
他倒是没在意红星厂的设计卖给京城汽车厂,只要不赔钱就行。
“厂医院这边需求量不算大,三台是吧?”
他看向犹豫表情的魏从光笑了笑,说道:“三台不够你倒是说话啊,跟这儿你还装假啊?”
“我也是不太好意思了——”
魏从光见领导笑了,便也跟着笑了,解释道:“财政毕竟紧张嘛。”
“再紧张也不能差了救护车啊!”
李学武好笑又好气地瞅了他一眼,抬手指了夏中全安排道:“看看改装厂那边,要是方便的话把九座车原型车改一改,改成救护车。”
“改装倒是不难,那是三台?
还是…”
夏中全看向了李学武,又瞧了魏从光一眼,希望能有个准确数。
“那就先来十台车吧,”
李学武拍板道:“十台车应该是够用了。”
“够用了,够用了——”
魏从光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笑着点头道:“十台车可真借劲了,正好替换掉原来的那些老爷车。”
“救护车的事解决了,说说校车吧,”
李学武翻开了申请报告,挑眉道:“你想申请什么车没写啊?”
“我这边也拿不准,咱们厂以前也没有过校车啊。”
魏从光苦着脸解释道:“现在倒是有两种选择,一个是12人座鸿途,一个是45人座鸿海。”
“鸿途不合适,就算改成儿童座椅也做不了多少人。”
李学武微微摇头,先否决了选用鸿途的意见。
给红星联合学校配备校车,不是面向所有年级学生的,仅仅是给育红班的孩子们,以及托儿所的娃娃们。
小学及以上学生需要家长送到学校,或者由学校组织上学、放学小组,学生们自己组队搭乘公车前来。
红星厂现有职工九万多人,在京职工五万多人,双职工家庭和新生儿出生数量在今年即将达到新高度。
也正是从今年开始,红星厂的基础教育开始完善,教学资源达到最优,相关的标准也需要配齐。
育红班四十多个班,真要用鸿途来送,那得采购多少汽车啊。
就算汽车厂是红星厂自己的,那成本也受不了啊。
关键是后期的人力管理和油料消耗,这个也是大头。
李学武不能拍拍脑袋就做了决定,得充分考虑后续的工作。
“一千名左右的孩童用车…”
他想了想,对夏中全说道:“鸿海的客运标准好像不够啊。”
“如果是改成儿童座椅的话,”
夏中全回答道:“十五台车应该就够用了,鸿海标乘45人。”
“嗯,我说的不是乘坐标准。”
李学武微微摇头强调道:“我说的是车辆运行安全标准不够。”
“成年人和孩童的用车标准毕竟不同,他们所拥有的行为能力也不同,这个必须充分考虑进去。”
他着重讲了几个细节,问了王志在技术上的改造难度。
王志看着领导在草稿纸上标出来的设计要求也是挠了挠脑袋,仔细思考过后说道:“改装没问题。”
“那就这么改,”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铅笔,拍板道:“安全防护标准就按轻型装甲车来对标。”
他指了指茫然的魏从光说道:“你在验收的时候就按这一标准,差一点都不行,听见了吗?”
“是,我听见了!”
“有这个必要吗?”
听见他们谈完了,杨骏端着茶杯诧异地看着李学武问道:“我是说校车的设计改造标准定的这么高。”
他很怀疑李学武是在他面前故意作秀,或者习惯于强调未知的危险。
夏中全看了他一眼,并没有说话,而是低下头抽起了香烟。
李学武安排做事,还真是少有人提出质疑的。
以前还有,现在绝对少有了。
王志和魏从光也不甚明白,但他们已经习惯了李学武的做事风格。
这会儿听见杨骏问了,便也都看向了李学武,想听听领导的解释。
“校车安全对标轻型装甲车,标准高了吗?
我觉得很正常吧。”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很坦然地讲道:“我不知道哪台校车上有未来的红星厂厂长,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每一名孩子的未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值得呵护的。”
“这特么还用问?”
李学武带队到船舶设计研究所调研,主动考察了轻型巡逻艇的研究。
研究所汇报,轻型警用巡逻艇定型,如果验收合格便能投入生产。
“上去看看!
两台发动机?”
他上了原型船,仔细观察了船尾的两台发动机,问道:“国产的?”
“国产的,供应链系统从魔都采购的,应该是国内最先进的了。”
研究所负责人蹲下身子,亲自给李学武介绍了发动机的相关参数。
李学武趴在船尾听的很是认真,甚至在负责人讲到船舶下流体环境的时候,他还躺在了地上,挪着身子钻到了船下仔细观察了一下。
看他如此认真的模样,负责人一点都不敢含糊,解释的特别认真。
尤其是李学武问的问题还特别的刁钻,全是能想到的极端情况。
很明显的就能听得出来,李学武来调研绝对不是抱懵来听热闹的。
什么样的领导最可怕?
就是这种喜欢做功课,对所有业务都要了解和研究的领导。
因为你根本糊弄不了他,数据能骗人,但实际应用糊弄不了人。
有一个漏洞让他抓到,你就等着死吧,他能让专家查死你。
什么样的领导最可爱?
管委会李主任那样的最可爱,对业务工作狗屁不懂,你说啥就是啥。
“你还懂船舶设计?”
杨骏见李学武看完了船下,主动伸手拉了他起来。
李学武道了一声谢,拍了拍身后的尘土说道:“懂一点皮毛而已。”
看着船舶工程研究所负责人哭笑不得的表情,杨骏才不相信呢。
刚刚的问答他也听见了,一个是设计,一个是应用,负责人汗都下来了,一看李学武就是很懂行的家伙。
“这批船是我们厂接到的相关领域第一批订单,必须谨慎对待。”
李学武蹲在了快艇边上再次看了起来,嘴里则是解释道:“津门海事需要更新换代轻型巡逻艇。”
他回过头看了杨骏一眼,继续说道:“我花了人情关系才拉来的订单,必须要让海事满意才能下大单。”
“你可真够拼的——”
杨骏点点头,对于他话里的私人关系并未在意。
李学武今天出来调研,不出意外地又被他给缠上了。
跟屁虫一样,撵又撵不走。
“没办法,厂里这么多人等着开工,这么多家属等着吃饭呢。”
李学武拍了拍手上的灰土,站起身对负责人说道:“这机器不一定行,我帮你联系日商,看看能不能搞到更好的技术,发动机厂来生产。”
执法船要快,还要稳,不能出事故,所以发动机必须要抗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