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88章 我是个特别正经的人(3/5)

樊华瞪了他一眼,随后看了看门口,这才小声给他解释道:“李主任本来就想扩大文宣队的影响力,在内部提拔都是应该的。”

“你说的这个,应该跟李雪有点关系,上次我还见两人在一起来这。”

她眉头挑了挑,说道:“总之这里面关系很复杂,谁扯闲话你都别扯,保卫股也别扯。”

“嗨——这不是话赶话嘛,我管他们啊?”

任安靠在办公桌旁,笑着摇头道:“领导说的没错,你确实更适合在机关。”

“周小玲怎么走的关系我都不知道,你却能知道是李雪。”

“没啥玄妙的,你多观察,也听贼话,也能知道!”

樊华笑着说道:“机关里心眼子多,嘴也多,总有漏出来的。”

“说不好混,无非是懒。”

她总结道:“太把自己当回事,太把别人当回事,太把事当事。”

“这不算组织谈话啊,不用这么紧张,呵呵呵——”

李学武坐在沙发上,看着显得有些拘谨的众人,轻笑着招呼了一句。

彭晓力给众人上了热茶便出去了,门并没有关,就像领导说的那样,这不是什么太严肃的谈话。

“周坦我们是第一次见,上官琪这不用说了,”

李学武摆了摆手,目光扫向屋内的众人,笑着点点头说道:“诸位都是红星厂技术领域的未来和骨干啊。”

“李副主任对你们的期望很高。”

夏中全适时地插话道:“李主任也是多次强调对科学发展技术的重视,这才有了今天的见面。”

他示意了李学武这边,很直白地讲道:“在这次基层和中层干部调整工作中,是李副主任力排众议,加大了对技术干部的支持和倾斜。”

“这也体现了厂领导对技术的重视嘛——”

李学武接过话头,看着众人说道:“你们有红星厂自己培养的大学生,像周坦,对吧。”

“也有征调或者随项目调整来的技术骨干,像上官琪是吧。”

他很诚恳地点点头,说道:“李主任跟我讲,没有技术处,红星厂就像断了手。”

“那么我要讲,没有科研所,红星厂就像瞎了眼,看不清前进的方向。”

他认真的语气以及陈恳的话语让沙发上就座的众人表情认真了起来,内心对红星厂的归属感和自信也多了几层。

李学武着重关心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讲了红星厂未来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

也强调了厂管委会,厂领导对科学技术引领生产力的态度,鼓励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再创辉煌。

沙发上就座的几人心情各异,态度是统一的。

红星厂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年多的时间,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安全保障方面,这是有目共睹的。

华清大学都快把实验室搬过来了,这里也快成为华清大学红星分校了。

尤其是红星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建,优秀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是让以华清大学为主的京城重点院校觊觎和珍惜。

能跟红星厂一起合作,培养人才,保存师资力量,在这个时代是很难得的。

尤其是大量的科学人才涌入红星厂,走进科研所实验室。

一份份实验,一项项成果,通过红星厂技术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运作生产,经济效益反哺科研所,让教授和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仅仅是一年半的时间,在红星厂实习的大学生就有超过两千人。

真正留下来,并且正式入职的就有超过五百多人。

这其中也包括谷维洁从全国其他高校直招来的大学生,切实地充实了红星厂的技术人才队伍,也丰富了企业管理队伍。

此次基层和中层人事变革,老李的决心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这些大学生。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可不得了,拿得出手,真能挑起担子来。

尤其是经过实习锻炼的大学生,放在车间里一两年就能培养出个车间主任来。

不仅仅是李学武,全厂上下,从李怀德开始,就已经形成了尊重技术,尊重知识的意识,所以大学生在红星厂实习,很能体会到安全和信任。

这一次干部调整,也包括了一部分中层干部,主要是十六家工厂兼并的结果。

也有项目组兼并的情况,比如701项目组。

一个月的时间,冰城飞机制造厂已经给这些人办理了组织人事移交手续。

随着工程师团队的陆续到来,红星厂飞行器研究所也快速形成了规模。

当然了,现在的701项目组已经没了,早在上个月月中就拆分了。

一部分人员参加了赴日考察团,一部分则被上官琪挑走,剩下的这些人将作为支撑力量,组建飞行器研究所。

飞行器研究所目前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配合赴日考察团,在钢城筹建飞行器制造厂。

同时也要整理和归纳目前国内的直升机研发情况,搭建和考察供应链市场。

701项目组原主任孔晓博任技术处副处长、原副主任白光明任飞行器研究所所长。

原总工程师施致远任飞行器研究所总工程师(赴日),原副总工程师邱冠霖任飞行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邱冠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他被留在了京城,要配合红星厂这边组织力量去钢城筹建制造厂。

这方面他们是最有经验的,完全可以从冰飞取经,也是为什么红星厂给了他们这么好的待遇。

孔晓博一跃成为了行政处室的副职,白光明还担任了研究所的正职,总算是让他们安了心。

只是有一样,他是副总工程师,团队里原来的研究员上官琪这一次也成为了副总工程师。

莫名其妙的,他甚至都不知道对方在研究什么项目,挂副总工程师必然是项目带头人。

问过孔晓博和白光明,两人也不大清楚,只知道这个项目在京城,未来的科技园里。

而且,虽然上官琪的组织关系是在飞行器研究所,但飞行器研究所内,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

很奇怪,也不奇怪,他们心里都有谱,这一定是保密任务了。

只是邱冠霖有些不服气罢了,可没奈何,人家就是跟他平起平坐了。

当然了,他后来也想清楚了,上官琪一家人都来了京城,但又都没见着。

这里说的没见着,不是人没见着,他们都在一个生活区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他的意思是组织架构名单上,只在研究员的名单上能找到上官一家人的名字。

也就是说,学识和能力更强的上官宏正,也就是上官琪的父亲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这是有点反常的,可也能说得通。

当初上官一家回来后,冰飞是安排上官宏正担任技术管理的。

只不过后来撤掉了,可能对此有所顾虑,安排上官琪站在了前面。

如果这样想,就全都能想得通了。

上官琪一家人参与的一个项目,其实技术的主要力量是她的父亲和兄长们。

她更多的负责了行政和对外的工作,与红星厂的这位李副主任沟通。

保密任务,还是脱胎于冰飞厂,调了好多优秀的研究员,他们在研究什么?

坐在李学武的办公室里,技术处的一众干部们仔细听着李学武的讲话。

在随后各自也做了表态发言,得到了李学武的认同和点评。

谈话结束后,李学武主动送了众人出门,与孔晓博握手道别时,对方感慨颇多。

李学武也是笑着鼓励对方,既来之则安之,仔细感受一下红星厂的工作氛围,绝对不会让他们失望。

人都在这了,孔晓博也成为了副处级干部,他自然知道屁股往哪边歪。

所以话里话外除了感激全是忠心,谁说文化人就不会拍马屁了,你看拍的李学武多舒服!

“李副主任,谢谢您。”

好像是故意的,上官琪并没有随夏中全等人一起离开。

她留在了最后,语气感激又温柔,听得李学武耳朵痒痒。

见她欲言又止的表情,李学武招了招手,示意她跟着自己又进了办公室。

正在收拾茶杯和卫生的彭晓力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不是都走了嘛,咋又跟回来一个。

他的反应多快了,微笑着同上官琪点了点头,示意了手里的茶杯说道:“不好意思啊,我再帮您准备一杯。”

“谢谢您,不用了——”

上官琪微笑着道了谢,示意了走向办公桌的李学武那边说道:“我就说几句话。”

“等会再收拾吧,”

李学武坐在了办公桌后面,端起茶杯对看过来的彭晓力点点头,示意他不用留在这。

这就是领导和秘书之间的默契,彭晓力早就锻炼出来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