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81章 您可真是……高(2/4)

供应链大会进行到第二天,京城汽车制造厂的王副总继续跟会,看得愈加的仔细了。

沙器之汇报说,王副总今天带了三个老头子来,是厂里的技术大拿。

很想显然是对昨天的二把刀信不过了,也是对供应链大会更重视了。

他们看什么?

看发动机,看羚羊的底盘,看双子座和红牛的零部件供应展。

其实京城汽车厂也试制过小型轿车和三轮摩托车,就是后世小学课本上学过的井冈山牌。

但在当时因为轻型客车需求受到限制,并没有大规模生产。

后来再想生产的时候技术跟不上了,也失去了量产的机遇。

四小中轻型卡车的最大制造商不是京城二汽,而是金陵汽车制造厂,也属于49年之后统筹成立。

京城二汽的轻卡BJ130是去年才研发出来的,生产线还是红星厂与京城第二机械厂参与设计和建设的,二汽副总古力同说正式量产得明年了。

不要觉得二汽很磨叽,去年研发,去年建厂到现在还没有实现生产,要明年才能正式生产,其实已经很快了。

有几个红星厂这样狠砸钱还有支援的幸运儿啊,京城二汽才是常规模版。

按照历史进度,京城二汽要到69年才能正式生产呢。

有李学武这只扑棱蛾子使劲地呼扇着翅膀,他们提前一年实现量产,还是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叠加先进流水线的设计,已经是大大滴进步了。

金陵汽车制造厂就没有京城二汽这么幸运了,五八年开始造车,主要产品是仿自Gaz51的跃进轻型卡车,发动机来自GazM21轿车。

瞧瞧,李学武说的没错吧!

就算Gaz的设计师来了,都得特么相中半天,才能看出这是仿谁的车。

四小最后一名是前身为济楠汽车配件厂的济楠汽车制造总厂,主要产品是8吨级的重型卡车黄河系列,仿自斯柯达702系列。

别觉得济汽厂排在四小的最后就真的小了,这只是依照生产的车型和影响力做比较得出的结果。

你当一大四小是什么?

这是国内最顶级的五大车企,就相当于联合国五大流/氓啊!

如果不是红星厂弯道超车,不走寻常路,咋可能以东道主的身份邀请他们来参会,又怎么可能以搅屎棍的身份让他们胆战心惊呢。

可以这么说,一大四小代表了国内汽车的半壁江山,话语权嘎嘎高。

昨晚这五家的代表在招待所楼上谈了什么李学武不知道,谈话的结果他也不知道。

但从今天展会开始以后,这五家负责人的态度上来看,好像谈的不是很顺利。

不过也不能单从这些老登的脸上看文章,你信这些人的表情会泄露机密?

别闹了,李学武又不是第一天闯荡江湖。

不过这并不妨碍红星厂对五大厂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要合作,不要对抗,要扶持其他中小车企,建立完整的汽车工业制造标准,是杜主任连夜下发的指导性文件。

红星厂这一次算是拍对了马屁,供应链和仓库式供应标准很得上面领导的重视。

不要觉得领导不懂供应链,不懂不是已经学习了嘛。

李学武在第一天上午的演讲录像已经做成了汇报影片,送去海里作为参考和学习了。

学习影片,就像后世学习光盘一样,标签多是{参考消息},是很重要的信息保存手段。

对外公开的就叫{新闻简报},对内学习的就叫{参考消息},也就是所谓的内参。

不要觉得内参有多神秘,或者级别有多么的高,你种地种好了,种出价值了,也可以写成文章,作为参考消息。

红星厂是京城工业的重点企业,也是部管的重点企业。

在汽车制造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了重大影响,并且可以规模和广泛地实施,你说这个消息重要不重要?

如果不是怕自己讲不出来,也讲不好,李怀德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你看后世海里大佬们组织学习会,给大佬们上课的那位是什么待遇?

专家级学者,行业领军人物,重点保护和对象,反正是“简在帝心”

了。

李学武虽然没有亲自去海里上课,可这种间接的讲座,更能体现出他作为一线管理对业务的熟知,以及对高端科技的掌握。

国内缺管理人才,更缺技术人才,要是懂技术还懂管理,并且有较为广阔的视野和前瞻性思维,你说这个人在领导眼中如何?

再考察其工作经历和组织阅历,好么,流过血,受过奖,在多个专业领域创造了优秀的成绩,你说这样的人又如何?

李学武说他去不成日本并不是安抚家人随便说说的,他现在就是出不去。

重点关注人才除非是随特别高级的团出去,否则只能是在国内。

看第一天的架势,杜主任亲临站台,包括五大厂在内的所有厂商代表,都很清楚红星厂这一次的影响力了。

所以,就算五大厂关起门来讨论,也打不破红星厂根正苗红的金身。

除非他们挖走李学武,另起炉灶,再搞出一个贸易管理中心。

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不提有着完整职业规划的李学武,就是李怀德也不会放人的。

你别看老李正在调整李学武的职务和职权,但你要说挖走他,那是绝对不行的。

你就是挖他媳妇,他都不会放手李学武。

选李学武做接班人培养,不仅仅是照顾李学武,给他画大饼,也是要保证他在离开红星厂以后维持政策和根基的延续性。

五大厂的领导对李学武很重视,就像李学武对五大厂那样重视。

去年李学武在决定搞汽车工业的时候,就对全国的汽车工业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

六五年,也就是前年,全国的汽车产量只有4.

05万辆。

看着是不少,但对于一个工业和农业以及人口大国来说,太少了。

这也奠定了他造车的决心,因为市场很大,缺口也很大,猪这个时候造车都能飞起来!

他是“后来人”

,很清楚未来国内的汽车需求潜力和制造能力的。

八零年就能实现年产22.

2万辆的产能,这十几年的得多快啊!

就是六五年的数据,魔都所有汽车厂的产量已经突破了1万辆。

其中魔都牌SH760型轿车5300辆。

知道为什么部以上的才能坐红旗,市以上的坐魔都SH760嘛?

因为红旗目前的年产能是2000台,有趣吧。

金陵汽车制造厂的汽车产量达到16302辆。

济楠汽车制造厂当年产量为5039辆,一直到后世停产,累计生产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33215辆,占国产重型汽车的72%。

现在知道五大厂的实力了吧,这还没计算一七厂和京城汽车厂的产能呢。

京城汽车厂的212是六六年才开始生产的,影响力大,但产能还没跟上,年产能一万二左右。

一大四完了,今天到场的还有“一大堆”

呢。

说一大堆只是相对的,因为除了五大厂以外,还有很多实力雄厚的车企。

比如魔都自行车二厂、二汽、川汽等等。

你说这不是扯淡嘛,这不是讲汽车呢嘛,自行车二厂是什么鬼!

是的,魔都自行车二厂本来是造自行车的,可他们有一颗加速的心啊。

五九年,他们根据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的JAWA250型摩托,研制了幸福250型摩托车,两冲程引擎可以输出12马力。

说魔都自行车二厂你们不知道,幸福250这会熟悉了吧。

你在村里住,晚上睡觉的时候,有一台幸福250从好远的路上经过,你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远听是老虎,近看二百五”

这个就是当年形容这台摩托车的顺口溜。

李学武曾经就听有人说过,这台摩托车要是没有油了,你先别慌,要是肚子里有尿还能坚持二里地。

自行车厂都能实现摩托车梦,这技术和都是哪来的呢?

蛮荒时代结束,资源整合完成,春秋时代最辉煌的时候。

六六年为了支援三线,一大四小分别在内地进行了建设援建。

一七和南汽援建了位于十堰的二汽(东风),主要生产基于解放CA140的重型卡车东风EQ140和兵用越野中型卡车EQ240。

京汽援建了位于麦李西沟的陕汽,主要生产重型兵用越野卡车延安SX250。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