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54章 几个菜啊(3/5)

称兄道弟现在不讲究了,不过江湖气一摆出来,酒桌上是很热闹的。

经常喝酒的读者都知道,这酒一进了肚子,那人就不是人了。

你说他是神仙他都敢答应,反正都差不多,互相吹呗。

有人主动问起,老李便讲了讲红星厂最近的发展,以及以后的打算。

其实大家都知道,红星厂越来越好了,越来越牛哔了。

不然老李如何在江湖上这么行的通啊,还不是有底气。

商业互吹,互相捧场,是酒桌上不变的主题。

你越好,身边的笑脸越多,朋友也越多。

老李明明只说了实话,还是被大家所羡慕和嫉妒。

这种感觉,哎呀,别提有多爽了。

就是现在跟李学武闲聊中提起来都觉得爽。

他跟裴大宇讲,让对方今年准备几名飞行器和机械制造方面的教授。

裴大宇自然知道红星厂有了飞机生产线,还以为他要帮忙呢。

没想到老李讲的是,红星职业技术学院要开飞行器研究与制造的课。

好家伙,这可给在座的单位负责人气坏了,老李不讲武德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低调才是最牛哔的炫耀,老李故作低调,可不就是明着装哔嘛。

你一个职业技术学院都敢开飞行器研究与制造的课程,那我钢铁学院是不是得开航空航天的课了?

那得了,你搞飞行器,我搞航天,咱们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没北航、南航、西工大什么事了。

哎呀,这也就是在酒桌上,红星厂的招待很丰盛啊。

不然人家听见了,还得问你呢,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701工程团队那边怎么回事?”

玩笑和扯淡只是工作生活中的调剂,矛盾才是主题。

李怀德敲了敲桌子,有些在意地提醒道:“目前这个状况,咱们可别阴沟里翻船啊。”

他的意思很明确,我牛哔都吹出去了,你可别让我坐蜡。

飞机制造生产线项目对于红星厂来说是很重要的。

别看李怀德和李学武在与日商的接触中表现的不是那么积极。

可谁都知道,红星厂组建飞行器生产部门,是基础工业向高技术工业迈出的第一步。

红星厂老是讲工业转型发展,讲的是什么?

是以炼钢和轧钢为代表的传统重工业向轻重混合型工业发展。

致力于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组建成熟稳固的钢铁生产集团。

所有的生产项目,都是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来发展和建设的。

而发展五金、汽车和船舶等工业为主的基础工业是红星厂稳固重工业的手段,开拓电子、食品以及飞行器工业,则是向高技术领域的探索。

在打造教育、医疗和文化基础业务的同时,红星厂更为重视科研工作,甚至拨付重金创建研究院。

目的就是要拓宽产业链,增加红星厂在集团化过程中的体量。

在这一过程中孵化出来的产业并不一定都是赚钱的,但只要它的影响能够给红星厂带来正面反馈就可以。

也就是说,集团化的过程中是极度膨胀的阶段,完成集团化目标后是快速推进的阶段。

而在推进的过程中,势必会甩下一些已经跟不上脚步,已经成为红星厂发展累赘的工业。

这个时候,推陈出新,没有高技术工业作为支撑,红星厂很有可能会倒在快速迭代的路上。

行业领先看什么?

不仅仅是要看市场占有,还要看技术积累和产业厚度。

红星厂的基础工业很多,高技术工业很少。

如果有飞行器制造厂作为新突破,未来红星厂会走的更轻松,更容易,也更远一些。

所以,701团队出了事故,从上到下的反应都很强烈。

李怀德还是第一次跟李学武这么明确地表态呢。

他强调道:“冰飞厂不是咱们合作的唯一目标,701团队所谓的技术资料咱们也并不一定非得通过他们拿到,有没有都无所谓。”

“大不了从头开始,也比毁了这一锅热汤的好。”

“我已经在处理了,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能掌握的。”

李学武也知道自己这件事没办好,很是认真地检讨道:“我跟夏总和邝处长也就这件事沟通了一下。”

“下来准备在考察团队上做好准备工作,同时也将重新审视这一次的合作项目以及方案。”

他面色严肃地说道:“关于责任追究,我并没有指望什么,三机部也不会有明确的态度。”

“反倒是对这个项目,我是更加地充满了期望和信心”



李学武靠坐在椅子上,讲道:“求人不如求己,这在红星厂的发展中是已经充分验证过的答案。”

“研究院飞行器研究所的组建必须加快速度,咱们要有自己的飞行器专家,动力学专家。”

他看向李怀德,语气恳切地说道:“至少要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次的亏以后不能再吃了。”

“嗯,你办事我放心的。”

李怀德看着李学武并没有因为这件事遭受打击而气馁,反而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坚决的信心。

他是很佩服李学武这种心态的,够稳,也够狠。

“你提到的,关于尽快组建飞行器研究所的建议,我没有意见。”

李怀德敲了敲桌子,很是直接且坚决地讲道:“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冰飞能搞直升飞机,咱们也能搞,主末次序不要颠倒。”

他眼角一眯,强调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红星厂不仅要有制造飞行器的能力,还要有持续研究的能力。”

李怀德却不是胡乱吹牛皮说大话的人,他很清楚目前国内在飞行器领域的实际情况和困难。

说搞直升飞机,以及其他飞机的研究,不能光用嘴来说。

他点了点桌面,讲道:“你跟法商那边再继续接触,我看上一次的谈判中,对方是有所保留的。”

“嗯,他们的直升飞机在换代”

李学武点点头,附和道:“有区别于Kh4这种轻型直升飞机,就算他们换下来的,也是好东西啊。”

“咱们起步太晚了——”

李怀德喝了一口茶,点评道:“能有现在的工业基础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咱们还有追赶的机会。”

“你在提交上来飞行器发展报告中的意见很好,这方面的工作咱们厂还缺少相对应的人才,你得把工作抓起来,还得抓好。”

他挪开茶杯,认真地叮嘱道:“我不在乎出口的飞行器能给咱们带来多少盈利,我要这份影响力。”

“没有重要的筹码,我跟上面要政策,谈条件都没有底气。”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李学武点点头,想了一下汇报道:“我准备趁这个机会,从冰飞挖一些人过来,组建科研团队。”

他轻声解释了这件事的起因。

上官琪讲了半个多小时,在李学武的嘴里只是几句话。

没什么感情赘述,更没有什么客观的评价,有的只是直白的矛盾。

跟领导汇报,他不想听你罗里吧嗦的讲一堆有的没的。

别说你想怎么样,大家的感受怎么样,没有用。

你就提因为什么,怎么干,能得到什么就行。

领导经历过的事情比你想象中的要多的多,复杂的多。

他站在的位置注定要比你看得更远,理解的更透彻。

只需要简明扼要地说出目的,他能判断行不行,干不干。

“你这样做有点趁人之危吧?”

李怀德听了李学武的话,有些好笑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不过倒也直接,毕竟他们先找事的。”

当裱子还特么立牌坊是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