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36章 不值一提李飞机(2/5)

几人聊了聊数控车床和普通车床加工的对比。

当时李学武就给他说过,未来机加工行业一定是数控车床的天下。

所以,要求红星厂技术研究部门,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准备。

在展销会上,夏中全就特别关心了这种技术,跟外商的技术工程师也在了解。

回来后,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可惜内地的资料不是很全。

直到对外贸易项目正式开展,在钢城和营城指导设备安装期间,他跟意大利和日本的工程师接触了,才详细的了解了这门技术。

高精度,广泛的适应性,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模具等领域的精密零件。

这么说吧,如果有了数控加工中心,红星厂的汽车工业能直接抬升一个台阶。

普通车床加工的零件如何都比不上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精度高。

你可以说有巨匠能够完成数控车床都完成不了的精度。

但是,巨匠能有几个?

红星厂要搞工业生产,可不是造火箭,一根就够了,这是要成批次生产的。

他是越了解这玩意儿,越觉得心喜,越觉得无力。

李学武让他准备,是想要给红星厂也安排这种先进的技术。

可是,怎么可能呢?

这种技术在国外也是国器一样的存在,轻易不可能出口的。

内地的加工技术还主要是靠普通车床,根本不敢想数控车床。

可现在梦想突然照进现实了,李学武竟然让他的秘书送回来一份数控加工中心的材料,让他确定可行性。

这是什么意思?

李学武说话你只需要把耳朵捂上就行了,一个标点符号都别信。

但是,李学武办事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跟着干。

没有准儿的事他绝对不会这么兴师动众的。

不求太多,哪怕是搞回来一套这样的装备呢,夏中全都有信心把技术吃下来。

华清等几所高校来“劳动”

的教授们都快闲出屁了。

研究所里的项目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科研要求,因为这是红星厂的研究所。

就像物理工程研究所,有人申报核技术研究,李学武上哪给他们搞研究材料去。

最近研究所的教授级研究人员越来越多了,大学习活动进行到现在,很多人都离开了教学和研究的岗位。

李怀德和谷维洁一直都没有放松对科研技术力量的收集和帮助。

这些人安排到红星厂来劳动,一时可能用不上,但早晚能用得上。

就算他们拖家带口地来,一年能吃多少米,多少油。

但只要一个技术,一个项目用到了,那所有人的价值投入都回本了。

李怀德这种人,没有太绝对的思想观念,可以说就是个投机主义者。

李学武搞的汽车整备项目让他看到了十足的利益,也让他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所以在红星厂变革之时,工程技术人员丝毫没有收到影响。

甚至李学武提出要广纳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创建研究所的时候,资金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老李都咬牙拿钱来支持。

所以,也到了研究所开花结果,喜获丰收的时候了。

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红星厂完全不缺技术和科研目光,对外商提出的合作能够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在商业谈判中给足了支持和信心,让李学武敢跟对方拍桌子叫板。

人家教你做,和你拿来我就能做,完全是两码事。

技术不自信,谈判如何自信。

“谈妥了?”

李学武一回到红星厂,都没往保卫楼走,直接来到了主办公楼三楼。

李怀德正在看文件,见他进了屋,眉毛一挑,大笑出声:“哈哈哈——”

栗海洋站在茶柜前给李学武泡茶,心里感慨,这份默契,全厂仅有一人。

李学武进屋一句话没说,李怀德已经知道了结果。

“一套轻型直升机生产线,一份数控加工中心的采购合同。”

李学武坐在了李怀德的对面,并没有张狂,也没有得意,很淡然地点点头,说道:“幸不辱命,两个都拿下来了。”

“呼——”

李怀德长出一口气,攥了攥手指,这个时候真想抽一根烟啊。

“真是不容易,真是不容易啊,无论哪一个拿下来,都是咱们厂的重器啊。”

他看向李学武,问道:“你准备把直升机的生产线换成什么?

跟谁换?”

“领导,恐怕换不了了。”

李学武看着李怀德错愕的表情,认真地解释道:“日商也很谨慎,坚持直升机的生产线不要钱,但要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完成交易。”

“数控加工中心也是如此,要控制在对外贸易生产上。”

“这是什么意思?”

李怀德皱眉问道:“怎么用还得听他们的?

谈下来的方案还带了尾巴?”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兼得的后果就是鱼和熊掌都带刺。”

李学武解释道:“这次的谈判本身就是压着日商在谈,赌的就是他们着急召回这次的当事人桃谷绘里香。”

“在尺度把握上,我有明显的感觉,对方的底线应该差不多了。”

“可是——”

李怀德皱着眉头站起身,踱步两圈,这才问道:“生产线拉回来怎么办?”

他走到办公桌的侧面,手扶着文件堆,看着李学武问道:“咱们自己生产?”

“恐怕只能如此了——”

李学武无奈地点点头,说道:“日商要代理这款直升机的海外经销权。”

“目的就是要把这次的谈判死死地扣在商业合作的范围内。”

他看着李怀德,微微摇头道:“我是没有办法再往下压了,怕压狠了崩盘。”

“这条直升机生产线还是十多年前的设备,是后来改造的,属于替换代的产物。”

“还是旧的?”

李怀德更觉得头疼了,手插在裤兜里转了转,问道:“可以保证生产吗?”

“对方说能,而且帮助咱们把产品升级成最新的型号生产能力。”

李学武挪了挪椅子,看向李怀德解释道:“生产线而已,没办法说新旧。”

“生产线也是技术的体现,以咱们厂的技术储备,完全拿不出来的。”

他摊了摊手,道:“就算是701工程,也没听说实现生产呢。”

“可是——咱们要造飞机?”

李怀德真的有些迷糊了,轧钢企业,搞特么汽车生产都让系统内的兄弟单位掉眼珠子了,现在要是搞特么飞机生产… 那人家还不得说他李怀德就会吹牛哔啊!

造汽车和造飞机完全是两码事啊,在李怀德的计划中,这飞机生产线完全是李学武的备选方案,就算拿回来也要跟工业部换其他工厂的。

要什么飞机生产线啊,要个厂子不好嘛。

现在老李真是头大了,造汽车他敢吹,毕竟这玩意儿很多工厂都试过。

红星厂真把汽车生产线搞起来了,他在江湖上的地位确实嘎嘎牛了。

可他这会儿要跟上面汇报,红星厂要造飞机了,你说上面的领导得怎么看他。

你别叫李怀德了,你李飞机吧。

这地上都搁不下你了,还要上天啊!

“真能造的出来吗?”

李怀德没有什么信心,所以看着李学武,问出来的语气也是虚的。

李学武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来,放在了文件堆上指给他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