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95章 重复命令,全员归队(2/4)

」齐耀武挑眉问道:「可下雨就下雨,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 他歪了歪脑袋,示意了宿舍的方向介绍道:「战士们都在活动室搞思想教育呢,还有的在整理内务」。

「下雨跟咱们没有关系,但雨水太大就跟咱们有关系了」。

李学武拍了拍他的胳膊道:「军民鱼水情,危难见真情,刚我打电话去市里问了,排涝系统饱和了」。

他提醒道:「我来这一路上光看见大树倒了横在路上的、自行车歪在水沟里,排水渠堵塞的不知凡几」。

「你的意思是…要咱们出去支援地方减灾?

这…这怎么能…」 齐耀武皱眉道:「可没有上级的指令,一兵一卒都不能动的啊!

」 「所以才是我跟你说,让你去打申请啊!

」李学武瞪了瞪眼睛问道:「主动申请和被动安排哪个实在?

」 「嘶——你怎么就知道上面会安排咱们支援地方减灾?

」 齐耀武还是不相信李学武的猜测,很是怀疑地问道:「这样的大雨还没有形成雨灾吧?

」 「真等形成雨灾就晚了,还能轮得着你表现?

是不是傻!

赶紧打!

」 李学武推了他一把示意了往办公室走,嘴里提醒道:「你打不打?

你要是不打申请可别怪我跟你急眼」。

他目光瞅了一眼宿舍方向道:「卫三团可是有一部分治安大队的血脉,跟地方的联系比一般队伍要紧密,更要主动承担起责任来」。

两人沿着回廊往前走,李学武给他讲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听着当然都是一片公心,更看到了东城老百姓应对雨水的实际困难。

但背后也有主动申请,积极表现的意味,这一点齐耀武听出来了。

走进办公室,没有了外人,李学武站在办公桌对面给他说道:「治安大队尚且有维护治安的功可以立」。

他手掌按在了齐耀武的电话上问道:「卫三团成立后可有新功累计?

你要是不主动争取,谁还记得你?

」 「我都可以不在乎这些荣誉,但团里的同志们日夜整训备训,为的是什么你得心里有个谱」。

「我…我得打这个电话?

」 齐耀武还是含糊着,皱眉问道:「如果上面不允怎么办?

你应该知道现在是什么时期」。

「什么时期?

谁不允?

谁敢不允?

谁敢以什么理由不允?

」李学武挑眉道:「你打不打?

你要不打我可就打了,到时候别说我跟你抢功」。

「艹!

说的我好像啥人似的!

」 齐耀武才不信李学武的屁话 ,事情办好了才有抢功的一说,事情办不好,那就是承担责任背大锅。

今天是他值班,这个责任自然是由他来承担,怎么可能让李学武担。

两个人虽然没有在一个战壕里战斗过,但齐耀武知道李学武在南方的过往,所以很是尊重他。

尤其是李学武实实在在给卫三团办的那些事,真是为团里考虑的。

不然今天他又何必来团里惹这个麻烦呢,出发点他都懂。

在卫戍序列,卫三团不算是后娘养的,可也不是太子。

要说装备和人员质量优秀,可那也是治安大队带来的成绩。

早先的野战路子放在卫戍实属算不上什么专业对口,真能拿得出手的成绩,还真就是李学武谋划的这几个项目,容不得他不仔细思考。

齐耀武挠了挠脑袋,问道:「我该怎么说呢?

咱们要出多少人,多少装备?

支援出去干什么呀?

」 「除执勤岗,其他所有人!

全部!

」李学武眯起眼睛说道:「你现在给上级打报告,我给分局和街道打申请,装备只带铁锹和应急物资!

」 「东城需要什么,咱们就帮什么,东城的老百姓需要什么,咱们就干什么,电力修复、疏通排水、救助受灾群众、排查危房险房等等」。

「还有!

医疗车也开出去,包括指挥车和巡逻车,跟着街道的车和分局的车联合行动!

」 他手拍了拍电话道:「把三面旗扛起来,把卫三团的旗帜打出去,咱们不仅要喊口号,还要真正地在困难和组织需要中实践三支精神」。

齐耀武抓起李学武推过来的电话,看着他讲道:「给我要卫戍区值班室,我是卫三团团长齐耀武」。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宿舍楼里从安静到脚步声迭起只用了一个紧急集合号的时间。

各班排按照指令仅携带雨衣和水壶快速跑到了大会议室集结待命。

在家的四位领导已经站在了台上,分别是卫三团团长齐耀武、第一副政委兼副团长李学武、副政委王小琴、參謀長张成功。

在所有人集结完毕后,齐耀武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讲明了东城群众正在遭遇大雨带来的困难。

号召所有人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拿出子弟兵的担当来,去帮助群众们脱离危险… 齐耀武讲话结束后,由參謀長张成功下达了各营连支援工作指令。

分局那边协调过来的车辆和干部已经等在了会议室后面,街道联系区里,具体的支援安排指令则传达到了指挥室。

王小琴坐镇指挥室,齐耀武和李学武分别负责一个方向,而张成功则负责指挥车现场协调工作。

所有营连官兵在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和方向后,便由带队干部与分局和区里来的人对接出发。

车辆已经等在宿舍门口,铁锹和应急工具已经在车里了。

李学武更是从红星厂和联合单位调集来了轻型皮划艇和抽水机。

第一梯队出发的队伍自然是没有机会唱歌的,但等待出发的队伍由着带队的干部起头唱起了团结的歌。

李学武跟齐耀武等人简单商量了一下,便各自出发,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做现场指挥。

临走前李学武提醒王小琴,安排后勤系统一定要跟上,中午可能回不来了,但官兵们的伙食一定要保证。

尤其是热量,大雨天姜汤是要有的,肉和油要多放,吃饱饭才能心里暖,才能保家乡。

刚刚齐耀武打的那个电话算是给卫戍区开了一个先河,那就是防灾减灾提前预判,提前支援。

以往都是 出了灾情,由地方协调卫戍,再由卫戍下达具体的支援指令,现在却反过来了。

接电话的值班领导也懵了一下,是跟齐耀武再次确定后才沉默的。

艹!

齐耀武你怎么回事?

这句话不仅仅是卫戍的值班干部在心里问,就连那些得到消息的其他团也在问,现在连救灾都要卷了吗?

天下承平日久,战功对于卫戍队伍来说实在是机会渺茫。

平日里大家也就靠修修三线,搞训练,或者极端天气救灾来表现了。

可现在队伍里出了个卷王,不按常理出牌,竟然主动打电话申请出任务,你说该不该骂他?

卫戍那边也是在心里好笑,你就说现在怎么办,安排谁上都得可着卫三团先上了,还得表扬这一举动。

为啥?

因为口号喊的好,行动的定义标注的好啊。

齐耀武也说了这个时期,可李学武还说了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怎么了?

没怎么,但只要把群众放在心里,把三支精神的旗帜举在前面,把防灾减灾的工作做在前面,就没有人敢有意见,敢阻止他们表现。

李学武让队伍扛出去三面旗,这三面旗都有哪三面?

谠、八一、卫三团三面旗。

一颗红心,保卫人民,勇担重担,李学武布的这一招没人破得了。

齐耀武也从领导的态度中感受到了一些意味深长,果断地讲了战士们对于东城父老的担忧和挂念。

别忘了,卫三团的队伍里可是有一半的京城子弟,妥妥的子弟兵。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