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有缘再见(2/4)
这会儿回了李学武道:「出关和进关都很顺利,毕竟是内地的船」。
「不过在过海峡的时候出了点问题」他眯了一下左眼,道:「不是一次两次了,看咱们手里家伙硬,就没来招惹,不过怕就怕…」 「怕什么?
」 李学武听着闺女的摆布摸了摸她怀里的娃娃,嘴上却是用狠厉的语气问道:「怕姬卫东处理不了?
」 他看向沈国栋叮嘱道:「给东风船务的说,胆敢有挑衅的,不要顾忌,狠狠地揍,能用炮别用枪!
」 「他姬卫东要是承担不住这种压力,那就别挣这份保护费」。
「这个倒是没什么说的,姬经理那边还是很负责的」。
杨二孩儿介绍道:「知道出现这种情况以后,船上就安装了高射机枪,应对一般的状况是没问题的」。
「艹!
也不用反应这么大吧!
」 李学武还以为自己是激进派,姬卫东怕担责任才是保守派。
结果现在都特么上高射机枪了,保守派觉得激进派太保守了?
「主要是怕出事,跟着波兰商船走还没有什么,要是落了单,很容易被围攻,在海上又没有支援…」 杨二孩微微摇头道:「千吨货船基本上没有什么自保力量,只能下狠手,赌对方撞枪口」。
「姬卫东可能是想着张网捞大鱼呢!
」沈国栋挑眉道:「二十几条船,对方碰上哪一个出了事,以后就都认识了,消停了」。
他从果盘里拿了切好的香瓜递给二孩,自己也拿了一块儿,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嘛!
」 李学武低头看着闺女没有再对这件事说什么,既然姬卫东有布置,他也不用往上加码了。
高射机枪就够狠的了,那玩意儿打在船身上没什么最多就是把里面的机械打坏掉。
要是打在人身上,甭管你是多么柔弱的娇滴滴,或者钢铁汉子,保准你一声不吭的就去见上帝。
再加码,加什么?
机炮吗?
别闹了,那是商船,不是常规舰,按照国际惯例带一点武装保卫力量都是允许的,可要真搞大了,甭说港口不让你停靠,就是路过都不行。
姬卫东敢这么安排是因为东风船务的商船只走沿海这条线,从津门港码头最远到港城,全在势力范围内。
27条千吨货船,就算再不凑巧,也能凑出三四条船一起行动啊。
在海上拥有三四挺高射机枪就够用了,如果连这种程度的武裝力量都保护不了货船船队,那就说明对方不是冲着货来的,再多力量也没用。
「姬经理在港城很是吃得开,港口业务经营的也很不错」。
吃了手里的瓜,接了李学武扔过去的湿毛巾擦了擦手,杨二孩儿介绍道:「比较传统势力的码头不同,太子港务公司合规经营,安全保障,不少大公司都愿意在这边停靠卸货」。
「五丰行的码头?
还是…?
」 李学武抬起头看了他说道:「上次姬卫东回来跟我胡扯八扯的,玄天二地我听着都不敢信」。
「呵呵,他那个人挺逗的——」 杨二孩儿笑着说道:「在港城见着人就要拜把子,言必称跟运输大队长有关系,宋女士是他三姨,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嘿嘿,钓鱼呢吧——!
」 沈国栋挑了挑眉毛,斜着身子说道:「看见他一笑我都觉得这世上除了他就都是好人了!
」 「应该是,我们不太了解」。
杨二孩儿介绍道:「三舅去了以后跟着娄小姐经营地产生意,我跟着张万河处理码头的业务」。
「姬卫东不经常来,来了也是叫着我们一起去潇洒,说也是说码头上的业务,基本不谈他的工作」。
「潇洒?
」沈国栋听见了盲点,笑着问道:「资本社会的花花世界、纸醉金迷很刺激吧?
」 二孩儿转头看向他认真道:「你知道我的,我是老实人」。
「嗯,老实人可从来不会说自己是老实人!
」 沈国栋坏笑道:「回头跟我讲讲,港城都有啥好玩的」。
「你自己去看看不就行了嘛!
」 李学武抱着闺女坐到了腿上,哄着她玩玩具,嘴里说道:「回头三舅回来你就去,玩够了再回来」。
「我不去——谁爱去谁去!
」 沈国栋晃着脑袋跟拨浪鼓似的道:「甭说坐船辛苦还危险,就是离家那么远我都受不了,不去不去」。
「你这辈子也就这么点出息了!
」李学武瞥了他一眼道:「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别出胡同才好呢!
」 「嘿嘿嘿——」 沈国栋憨笑着也不反驳,再迷人眼的花花世界还能有热炕头舒服?
杨二孩儿笑了笑,继续说道:「太子港务公司最开始做的是五丰行的码头,后来收购了三处,还惹出一些风波来」。
「不过事情都已经摆平了,码头也扩了六处,仓库更是连成了片,姬经理打算今年重新扩建的」。
金融危机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危机,对资本来说是机遇。
市场重新洗牌,固定资产投资环境不景气,码头、物流、仓储这样的业务萎缩,自然要打大甩卖。
遇着姬卫东这样的大水喉,挥舞着东方时代银行的钞票买买买,谁见着他不迷糊啊。
有了银行就有了靠山,有了靠山就能跟五丰行挂上钩,就能打开码头的生意,船队就能进得来。
货物上了岸,商贸公司就能开张,有了钱银行活了,地产也活了。
「派克联系到了三舅,三舅带着他见了娄小姐,屈臣氏那边股权战打得不可开交,一时花落谁家还不好说,不过娄小姐是有信心的」。
杨二孩儿点头道:「对面也有大银行撑腰,但在贸易领域没有五丰行这么大的体量和影响力」。
这话是绝对的,在港城要说跟五丰行比贸易体量,那纯属脑袋有屁。
港人的大部分生活物资都是通过五丰行运输过去销售的,怎么比!
娄姐倒是会算计,一家吃不下,那就两家一起吃,屈臣氏在港城有品牌影响力,更有诸多门店。
药妆零售哪里够经营的,现在东方系联合五丰行要给它来一把大的。
「领导,饭菜准备好了——」 就在三人谈话的时候,秦京茹从厨房里走出来招呼了一声。
得了李学武的回应,她又上了楼去招呼顾宁,同时帮她抱孩子。
「走,先吃饭,吃完饭再聊」。
李学武站起身,拍了拍二孩儿的胳膊道:「姬卫东把你的身份处理好了吧?
这次回来你可是要独当一面了」。
「是,还给我起了个新名字」。
二孩儿笑着说道:「户口本上叫杨召, 「嗯,是为了方便你做事」。
李学武招呼他们上桌,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一大桌子,很是丰盛。
刘茵热情地招呼着他们,两个人跟刘茵的称呼都是干妈,现在叫着亲,也不觉得小时候那般尴尬了。
晚饭过后,李学武同两人坐在院子里边抽烟边聊天,一直到十点多。
给二孩儿交代了津门的情况,以及吴老师和周小白的情况。
沈国栋会帮他打好基础,同时调两个小子过去跑腿儿帮忙。
津门的店不用太过于低调和隐蔽,毕竟是贸易港口城市,就算是在这个年代那也是经济发达之地。
外地人来往频繁,贸易单位分支机构遍布码头,谁会在意多出一个京城废品公司的小站点啊。
更何况依托于贸易管理中心做经销工作,有着海产品贸易链的优势,有事跟津门水产的张副总吱一声都解决了,方便的很。
如果不是这里的工作太重要,他是不会舍得调二孩回来的,只在港城待了大半年就有这份见识和出息,要是待上三年还不得考个研回来啊!
当然了,吴老师主要负责协调和财务工作,二孩儿负责具体的执行和管理,周小白完全指不上。
她最大的作用就是拿钱,别干事,最好有她在津门一点事都别有。
周小白说了,她要去津门工作,但每周六周日得回京城跟家里人团聚。
其实这就是周震南夫妻的态度了,锻炼可以,学习也罢,但不能不回家,得拿这个当正经工作干。
至于说周小白能不能在这个工作中学到什么他们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正经两个字。
关于这一点李学武还是可以保证的 ,毕竟他是正经人嘛,在座的各位彦祖有谁不知道哦,对吧?
「你去把书房的窗子关上」。
李学武刚一上楼,便听见主卧里顾宁的招呼:「今晚上有雨」。
「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了?
」 李学武刚刚送了二孩儿他们离开,院里有灯,还真没注意天气。
顾宁从主卧里走出来说道:「京茹说的,你早晨看报纸没留意?
」 「呵呵,还真没在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