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我一定会再来(3/4)
比如警卫巡逻车,车上的保卫便拿着步话机在联系,有全副武装持枪站立的保卫展示着武器装备。
还有维修和保养汽车的司机在查看车辆情况。
再看消防工具车,操作员和消防人员配合工作和演示,将车辆的用途展现的淋漓尽致。
先生对设计精美,外观时尚的羚羊汽车很感兴趣,在李怀德的邀请下上了汽车亲自试了试。
有厂记者挤在随行记者人堆里咔咔咔地拍照着,这是李副主任特别要求的任务。
“嗯,功能很齐全,很先进,座椅也很舒适”
先生在车里仔细看了看,对着车门口站着的一众人点头说道:“我看用到了很多新型材料吗?”
“是这样的,新式合金和玻璃钢替换掉了原本沉重的非承载零部件,减轻了车重,还增加了载重”
站在车边的介绍人员很是热情地给先生讲解了车的功能和设计思路。
先生对基层工作者是特别尊重的,认真地听了她的介绍后点头夸她讲的好。
刚刚过来的时候他便听见这位讲解员正耐心地给群众做着讲解和介绍。
“谢谢您先生,能为您服务是我的荣幸”
讲解员很是激动地道了谢,又抬手介绍了车的售价和保养维护方案。
当听到这台车的售价仅仅是京城汽车厂当红产品212吉普车售价的五分之一时,先生还是惊讶了。
他有些怀疑地看了看眼前的汽车,不觉得哪里便宜了。
这个时候杜宪走上前问了李怀德,说这是不是就是你们厂所打造的那个供应链系统的功劳?
李怀德借着他的话,讲了轧钢厂全系统供应链,尤其是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链。
“把造车的任务细分化,包出去,只负责核心科技的研发和整装研发、生产,是实现汽车价格优势的秘密武器”
。
“怪不得,这个思路很好啊”
先生看到的不仅仅是红星厂的成功,而是这种商业合作,利润共享,成绩共享的新模式。
李怀德又就着供应链,将联合三产和联合工业串联在了一起,彻底把之前几位厂班子成员介绍的内容关联成了一个整体。
Z先生终于了然了,爱不释手地抚摸着红星羚羊吉普车,满意地笑道:“这就是车标上所标绘的为人民服务吧!”
这一幕正被厂报的记者抓拍到了,他有些激动地继续抓拍着,但他知道刚刚那一幕才是李副主任想要的。
这也不枉李副主任特意帮他们从国外采购的最先进的照相机。
如果Z先生抚摸汽车的那一幕他没有拍到,哪怕是没有拍好,他都有心跑路了。
他怕李副主任弄死他!
“这样的汽车多长时间能够生产出来?”
“计划是今年九月份,日产量能达到一百台以上”
李怀德汇报道:“工厂的建设已经进入到了后期,进口的设备和技术正在安装和调试”
。
“日产一百台,月产三千台,年产量能达到三万六千台!”
听到这个产量,听到这个价格,Z先生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用力地拍了拍车身,道:“这是人民的汽车啊!”
“红星厂力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切产品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设定的”
李怀德引导着Z先生走到了摩托车的展位,分别介绍了三轮车和摩托车几样产品。
重型载货三轮车,轻型载货三轮车、摩托车、轻型摩托车等等。
在听到彗星摩托车的售价将定在500元以内时,Z先生已经不惊讶了,却是没用李怀德的邀请,便在讲解员的帮助下上了摩托车。
“它的动力虽然只有50CC,但整体车身架构使用的是新型合金钢材,坚固轻便,承载能力稳固”
讲解员很是热情地介绍道:“使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家用、交通、邮递、通讯、巡防等等”
。
“这也是供应链系统的功劳?”
Z先生满意地点点头,即便老有个记者抓拍他看车的照片都没在意。
这车设计的很精巧,更是美观大方,车身零部件能看得出精工的细节,远不是现在那些傻大笨粗的工业产品能比拟的。
虽然车身的一些材料看起来是塑料的,不比钢铁的结实,但保险杠和车身架构确实如讲解员所说。
即便是车身倾斜或者摔倒了,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磕碰,是不会用到这些零部件的。
而遭遇严重的磕碰事故,腿都是在零部件以外的,就算是实心钢材也没用。
人都死了,车身再坚固有个屁用。
人死车还在,一代传一代?
讲解员很会抓住销售的精髓,解释了这种合金材料延展性好,塑料的柔韧性好,即便有撞击也能保护驾驶员的身体。
从摩托车上下来,Z先生怎么看这台摩托车怎么满意。
更印证了轧钢厂的销售口号,那就是为人民服务。
造人民的汽车,造人民的摩托车、运输车。
随后Z先生又参观了工程车辆,尤其是消防车辆。
对轧钢厂的发展思路和精益求精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站台前面,Z先生提及上次广交会红星厂的指甲钳奇迹,更提到了小五金,说红星厂的发展真是每一次都跨一大步,给人惊喜。
谈及造车的事,他笑言道,应该把这些汽车送去羊城展销一下,哪怕不销,展出也是好的。
展销会不是特别的大,轧钢厂这边只选择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展位带着Z先生参观了。
其他展位则是走走看看,只听着群众们的讨论便能印证产品的优秀了。
从展销会走出来,回到入口处,Z先生的车队已经准备好了。
他很是欣慰地看着红星厂的队伍,点点头,在杜宪的请示下给轧钢厂的同志们讲了几句。
“看到你们发展的好,战斗力强悍,我是发自内心高兴的”
Z先生身子有些消瘦,但话语很是铿锵有力。
“我说几点要求,也是希望”
“第一,加快推进发展速度,夯实生产建设基础”
“第二,抓好贸易交流工作,服务与质量要优先”
“第三,做好生态示范建设,把工业园区搞起来,我要看!”
“第四,牢固思想意识,要做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不要做仰脸朝天的癞蛤蟆!”
哗啦—— 现场来欢送的轧钢厂干部和群众队伍里齐齐响起了掌声。
就在Z先生挥挥手准备离开的时候,谷维洁接了李学武递过来的礼盒主动走上前说道:“Z先生,欢迎您来轧钢厂,这是我们厂全体职工送给您的礼物”
。
“哦?
还要给我送礼物?”
Z先生也是觉得新鲜,去下面视察的时候他可从来没有遇到过有干部或者单位这么明目张胆地给他送礼。
有是有,不过都是些水果或者食物,那是在视察的路上吃的饭。
现在不一样,轧钢厂递送上来的礼品盒包装精美,从外观看里面一定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
更不可能是馒头或者鸡蛋了。
跟在后面的陆云很是冷静,并没有特别的惊讶,即便他不知道轧钢厂会来这么一出。
陆云很清楚,轧钢厂不会抱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今天的参观行程已经很完美了,这一下势必是有所准备的。
他且不言声,拭目以待,可却把其他随行干部吓了一跳。
外经贸的赵之南诧异地看着轧钢厂的干部,一机部的杜宪满脸惊讶,但努力克制着这一表情。
随行而来的市里主任邱礼明、副主任刘向前、副主任郑树森均是被轧钢厂惊了一下。
尤其是Z先生面对轧钢厂干部送礼的这句话,意味不明。
看着Z先生语气和缓但稍稍带着调侃意味的话,谷维洁主动打开了包装礼盒。
“Z先生,这是一套轧钢厂的‘土特产’”
既然大家都误会了,那她偏偏要向误会的方向说。
可她都把礼盒打开了,这种误会自然是解除了的。
大家好奇地看着礼盒里面的物件,均是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