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67章 造化弄人(4/5)

但爷俩都在外面吃,中午这段时间又算是找补回来了。

也正是这份吃辛苦的劲儿,对收破烂这份行当也算是快速地入了门儿。

起初一天也就能赚三两毛钱,没啥工资一说,回收站也不认他们是站里的人,只是借车外派任务罢了。

收的多,收的废品价值高,赚的就多,懒了、耽误时间了,没收着好东西,那就赚得少。

晚上按时间收车,回收站的规矩,不许晚点,否则要说,没收着,有卖的,也得赶紧回来。

一周左右,闫解放爷俩一天能赚五六毛钱了,这就比糊火柴盒不少了。

当然了,糊火柴盒是在家里,遮风挡雨的,比这舒服。

关键是孩子受罪啊,但闫解放要坚持,葛淑琴就舍得。

她就知道闫解放不会害了孩子,亲叔叔是一说,害了孩子她要不认他,两人一辈子都别想好过。

所以这个破碎重组的复杂家庭,竟倒是团结了起来。

有的时候一家三口一起早出门,葛淑琴蹬着三轮车到厂子,闫解放在再蹬着往回走着收。

赶上了就去轧钢厂里找葛淑琴喂中午一遍奶,还能在食堂跟着葛淑琴吃口热乎饭。

赶不上了,跟谁家借点热水冲点奶粉就喂了孩子。

你说这个时候有流脑?

嘿!

这早产的小女婴就这么跟她叔叔混着,没病没灾的,真是苦孩子禁活着。

小一个月下来,爷俩儿没啥事,钱是越挣越多。

从两、三毛到五、六毛,现在基本上稳定在八、九毛左右。

一天八、九毛啊,一个月下来就是二十六七块钱,糊火柴盒可赚不到这么多。

再说了,别看这收破烂的活干着,那糊火柴盒的活计也没丢。

两口子到家紧着去正房吃一口饭,谁都没闲话说,吃完抱着孩子就回家,一个哄孩子睡了,随后跟着一起下地打下手。

就那一个人糊口的火柴盒份额,哪里够两口子使劲干的。

月底了,院里人有聚在一起扯闲话的,也有东家长李家短聊闲篇的,还有聚在一起打小牌的。

只有这两口子还在忙活着。

葛淑琴先是给孩子用温水洗了澡,哄着睡着了以后,下地拿了小本子拢了这个月的帐。

“工资二十三块钱,收废品十七块八毛六,火柴盒十三块四毛七”

她念叨着边写边算,道:“交家里伙食费早晚各一顿十二块钱,孩子奶粉钱…”

零零散散加算减算,扣掉一家三口所有开销,最后还剩十一块三毛六分钱。

闫解放坐在地上,手里拿着火柴盒愣了愣,随即有种想哭的冲动。

终于啊,家里能攒下钱了。

现在花费高主要是孩子得吃奶粉,他们两口子在父母家里吃交12块钱也多,也不多。

葛淑琴中午要在厂里吃,他自己也要准备干粮,孩子一个月三盒奶粉,再加上其他生活琐碎。

别再说什么他爹一个月三十二养一家人了,刻板印象害死人的。

两口子挣的全加在一起都有五十多了,比他爹挣的都多了,为啥算到最后只剩下十一块多钱。

很简单,这个年代工资是一方面,供给又是一方面,福利还是一方面,只有正经工作的人才赚钱。

洗澡不花钱、看病不花钱、理发不花钱、取暖费不花钱…不花钱的福利太多了,钱也就攒下了。

可葛淑琴刚上班,只能算机关工作人员,不是干部,也不是干事,就是干活的,所以最低工资23元。

闫富贵三十多块钱,养大小伙子的时候费劲了,可供给粮没问题,再他从学校往回领的,加上家里早年的积蓄省吃俭用的也才这样支持下来。

闫解放两口子搭伙过日子,第一个月,置办了这么多东西,能攒下钱,已经是能干又节俭了。

他也是感慨着,以后就都是好日子了。

葛淑琴也是听着想掉眼泪,收拾了账本坐在凳子上忙活着糊火柴盒,整理好了情绪,这才念叨着哪样该省,哪样不该省。

闫解放就坐在那听着,心里想的是,但凡他妈能帮忙带孩子,两口子还能多赚点。

不过就算是现在,第一个月没攒下多少,下个月就多了。

兴许得有二十块钱呢,一年就是两百四十块钱,十年呢。

他以前可是没想过收破烂这么赚钱,光看着西院破落了,没想着人家早早赚下大汽车了。

其实那车也不是赚来的,可他不知道,只是这么想着。

回收站把三轮车借给他们也是要收一部分钱的,只是在回收废品的价格里要体现。

其实大部分利润都让给了这些收废品的人,他们自己也很清楚。

有小聪明的,自己去废品公司问了,也去其他回收站问了,知道这边压了多少价。

要真是收到了废品往其他回收点卖,是能多卖几分钱,可回去怎么交代啊?

一次两次的行了,多了人家也不干啊,车子白给你用啊。

往废品公司,人家根本不搭理你,只收回收点送来的货,成车过磅。

所以估算下来就没有啥意思了,小聪明也就都收起来了。

回收站仁义,他们要是混蛋,这条胡同就别待了。

这也是沈国栋为啥贴着胡同里招人的原因。

那就说回收站让利这么多,是要做慈善吗?

咋可能呢,再薄的利润也是对个人来说的,量上去了,钱也就赚到了。

不然那三轮车空在那不也是空着嘛,白白丢失了市场,哪个多,哪个少。

关键是用这些人参与到回收废品的行列,有效地降低了回收站众人的风险。

就算是解决街道的就业困难形势,做了一点点慈善,也会有人记得他们的。

回收站早就不指望着这个赚钱了,可得用回收站走账。

所以,闫解放这些人可能赚得多了,但回收站永远不会赔。

上班一个月,葛淑琴的状态也有所改善,没像过年时后的死气沉沉。

闫解放问过她,在保卫处工作,是不是经常能见着李学武。

葛淑琴回他,当李学武是干啥的,跟她一样跑腿儿打杂的?

或者真当李学武跟这院里是邻居,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

那是领导,保卫处实际的一把手,在厂里也是排得上号的厂领导。

经常见?

开玩笑呢,副科长都进不去他办公室,先过副组长那一关吧。

葛淑琴明白闫解放是啥意思,现在的关系尴尬着,尤其是李学武跟闫解成以前的关系。

她没避讳自己以前的往事,可闫解放没问,她也就没说。

这家里已经默契地形成了她当家做主的形势,一切都听她指挥。

葛淑琴只告诉他,安安心心奔生活,啥都不用想,啥都不用问,他关心的那些人早都高高在上,他关心的那些事在人家那已经如过眼浮云。

两人能走到今天,躺在一铺炕上,只能说造化弄人。

而两人都是体会过生活的苦,更向往生活的甜。

对于有些人来说,能好好地活着,就是一种甜了。

“哎呦,好大孙儿哦”

一进家门,刘茵便迫不及待地从秦京茹手里接过了孩子,哄着道:“可想死奶奶了”



秦京茹笑着跟她打了招呼,问了李学武两人,便去餐厅准备饭了。

她不知道刘婶要来的事,不过也没啥意外的,奶奶来看孙子不是很正常嘛。

直到韩建昆拎着行李送到了楼上,才算是让她明白了,刘婶是不放心她一个人照看孩子呢。

听见婆婆的声音,顾宁也从楼上下来了,笑着叫了妈。

看着她穿的单薄,又叫刘茵好一阵关心,只说现在天气还凉,可得注意保暖。

这话不深不浅,句句透露着关心,尺度刚刚好,让顾宁觉得婆婆真在意她。

李学武叫了韩建昆去餐厅吃饭,同时也逗着李姝往餐桌这边一起玩。

刘茵则是逗了逗孩子,就这么抱着进了餐厅,一大家人说笑了起来。

对于韩建昆两口子在儿子家吃饭这件事,刘茵是问也没问,管也不会管的。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