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42章 不得无故殴打顾客(3/4)

其实跟阿特的武器谈判,他还颇具诚意,真的没有往死了坑。

你想想,李学武是什么人啊,他要卖给你东西,要是真想坑你,不得分段销售啊。

要么是包装,要么是品质,要么是服务,反正明着让你选,实际你选哪个他都坑你。

这也是为了后面方便其他业务谈判,不可能一锤子买卖,把人家钉死。

在饭后七点钟召开的碰头会上,几位厂领导互相通报了下午的谈判结果。

可以说进度不一,有好有坏。

谈判的蓝本都已经制定好的,就连低价都标注的清楚,主持谈判其实不是很困难。

但领导在主持谈判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被其他意见和合作方式所打扰的情况。

甚至是谈判节奏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后续的进行。

主持食品工业和副食品工业谈判的景玉农就在抱怨,即便是日商已经完成了谈判,但其他采购商依旧是对价格不满意。

在没有进一步设备和技术提供的前提下,做的太少,要的太多。

李学武给出的意见是,慢慢谈,有些谈判就像处对象,刚开始看着不满意,处着处着就结婚了。

景玉农说他不正经,谈判哪能是处对象,应该是哄孩子。

有的时候想劝,有的时候想揍。

李怀德笑话她有点过分了,哪能揍客户呢,外面的饭店都在宣传,不得无故殴打顾客,轧钢厂就更不能了。

谈判第一天进行的很慢,互相都在试探,但后来的速度就快了起来。

李学武也因为对外贸易谈判的速度加快,工作量增多,都没顾得上好好招待来家里看望的大舅哥和小舅子。

周一他回家的时候,大舅哥已经坐在家里了,两个人见面很少,都没机会一起喝顿酒。

而周三的时候,老丈人从金陵来京城开会,大舅哥却是在周二上午就离开了。

虽然小舅子到了,可碍于丈人在,他也不敢跟那小子胡喝胡闹。

况且他这些天都在厂里吃晚饭,吃完饭就开通气会,讨论明天的谈判和进度等等。

搞得丈人还真以为他都是这么忙,又对他时常关心他和爱人的举动暖心了不少。

虽然他也这么忙,但看见姑爷努力上进,还是觉得欣赏和赞扬。

就在他会议解释的前一天晚上,爷俩第一次有了亲切谈话的机会。

就在楼下客厅的壁炉前,只有他们翁婿两个,开诚布公地谈了许久。

李学武第二天特意要请假送丈人和丈母娘,但被二老拒绝了。

丈人只是叮嘱他好好工作,踏实学习,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也自以为傲的人生道路。

难得有这么开明的丈人,李学武特别尊重他,也将对方的叮嘱记在了心理。

关于前段时间的矛盾问题,丈人没有劝他什么,只是说了他不该如此莽撞,有事需要帮助,应该给金陵打电话。

李学武解释,并不是疏于亲情,而是不想把丈人牵扯回京城这个大漩涡。

顾海涛当然理解姑爷的想法,更对他成熟的处理方式所骄傲和认同。

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也勇于为儿女遮风挡雨的决心。

李学武在心里感动,但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有些时候,不方便丈人出面,还是不要影响到他。

这个时候,似是他这个位置,做一些事反而是方便,但丈人的位置就不行。

丈母娘对他的叮嘱主要是生活上的,也有关于孩子的,看得出来,她有些舍不得小外孙。

但京城的气候依旧带着肃杀的寒冷,不适合久待。

所以李学武劝着,顾宁保证着,让她同丈人一起回金陵。

小舅子李学武倒是劝他对待几天,不过他也是请假回来了的,丈人离开过后,第二天也踏上了回营的旅程。

也恰恰是顾延离开的当天,李学武收到了消息,霍丁栽了。

很突然,但也在李学武的预料当中。

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从丈母娘跟他提起这件事以后,他便没有再关注这件事。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事情是对方挑起来的,想要结束好像已经不是对方能说了算的。

即便李学武没有再动作,可有的是人落井下石。

要怪就只能怪对方嚣张跋扈,看不清形势,也看不清自己的位置。

当然,你要问李学武是不是心里很畅快,他自己也不好说是什么感受,毕竟从始至终双方都仅仅是隔山打牛,并没有真刀真枪的面对面。

要真是真刀真枪的对决,李学武倒觉得舒服了,毕竟亲手将敌人斩于马下,踩在脚下的感受又是另外一种心情。

可能这样的机会很少见了,他在未来会越来越少见到,或者经历到敢与他玩命的人了。

不,敌人不是减少了,也不是软弱了,他们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李学武的面前,出现在他前进的路上。

也许是阴谋诡计,也许是笑里藏刀,也许是隔岸观火,更也许有落井下石。

也不能说职务高了,地位高了,玩的都是心眼子,斗的都是小手段。

李学武很认可那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主持工作,领导企业蓬勃,创造财富,不也是一种奋斗嘛。

沟通内外,互通有无,联合创新,共同,引导和关联更多的企业走在一起,不也是一种奋斗嘛。

励精图治,努力学习,思想进步,超越自我,在工作上勇于争先,不也是一种奋斗嘛。

同丈人沟通的那一晚,丈人跟他谈起了自己波折的一生。

有过激昂奋进,有过路途迷茫,有过生死离别,有过信念动摇。

但一路走过来,经历了这么多的事,遇到了这么多的人,到了他这个位置,到了他这个岁数,很多事情都已经释然了。

从副总參的位置上挪到了学校任副校长,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退步,一种退居二线的表现。

尤其是以顾海涛这么年轻的岁数,一是可惜,二是无奈。

形势不由人,很多同志都在退,不退就要面临另一种抉择,这是一种可悲的现状。

顾海涛选择急流勇退,是为了个人的事业着想,也是为了队伍的进步着想,也是为了家庭着想。

在学校即便是再忙,也有时间顾念家庭,享受与妻子相处的时光。

对比以前一走就是大半年,他觉得人生在不同的时间和阶段,注定要有不同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这个民族,为了这个国家,他已经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哪怕是枪林弹雨走出来,身上布满伤痕。

但现在时代赋予了他新的选择,新的使命,退一步,并不是一种为难,更不是一种抛弃。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顾海涛带给李学武的,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思考,更是对未来道路如何走的思考。

顾海涛来京参加会议,算是一种信号,也是一项标志。

李学武从报纸上了解到,形势变局到如今,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了收尾阶段。

也就是说最猛烈的纷争会有所降低,转而是一场长期的,多方互相拉锯的一种平衡状态。

收尾阶段意味着什么?

是总结,是清算,是…

霍丁绝对不是唯一的那个被抛弃之人,更绝对不是最后一个被总结的那个人。

李学武对他没什么好印象,更没什么恨意,因为对方始终都没有被他作为目标而针对。

他现在就想静静地看着这些人被主子抛弃并处理的时候,是如何的一副面孔。

当然了,这些人黯然出局的时候不会大张旗鼓,更不会愤慨激昂。

这个生态圈有着它独特的游戏规则,你要是失败了,那就消停的走,说不定以后还有死灰复燃的那一天,全凭借你的运气和努力。

但只要你张牙舞爪,抱着拼死的决心,那你一定会死的很惨,比赵四他爹死的都惨。

很简单的道理,你现在被动的面对的是三方人。

一方是你曾经的队友,他们需要你的牺牲,现在你敢拒绝,你就是他们的敌人。

一方是你曾经的敌人,他们乐于看到你丧家之犬的一面,你敢乱吠,他们会打你打的更欢快。

最后一方则是看热闹的人,你走了,位置腾出来了,队友不敢碰,也不方便碰的时候,那就是他们眼里的即所得。

你敢守着那个坑不走,你就是他们的敌人。

所以,曾经有多嚣张,走的时候就会有多狼狈,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是这个命,谁都逃不过时代和命运的愚弄。

除非你有一颗聪明又敏锐的头脑,懂迎难而上,也懂急流勇退,否则,你抓在手里的也不是你的,早晚让人家掰开你的手拿走你曾经以为是你的,且最为珍爱的东西。

很残酷,但也很现实,一周紧张而激烈的谈判期间,李怀德多次欲言又止,程开元若有所思。

其他厂领导在看向他的目光里也是充满了思考和审视。

这样一位年轻人到底想要用什么结果来奖励自己的睿智和谋算?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