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文武有别(2/2)
王守仁好奇地问道:“中丞大人说这个作甚?”
“伯安,我今天才知道,其实大明还有威力更为强大携带也更方便的火器,目前已批量生产并装备到边军中。”王越道。
王守仁感兴趣地问道:“在何处?”
“大同。”
王越笃定地道,“大同新军,也就是国舅张延龄所部,就拥有这种新式火器。他久滞大同不来延绥,更不参与我军出兵之事,其实就是为生产这种新火器做准备。
“据说…这些火器,可以随装随发,一次可以发射六七颗火弹,且轻便耐用。骑兵用之,最为合适。”
“王中丞,您的意思是,大同将会另有一路人马出征草原?且他们装备更好,甚至还是…张家小国舅领兵?”
王守仁虽然之前已从不同渠道打听到张延龄不少消息。
但此话从王越口中说出来,份量自然大不一样。
就像自己最为敬重和崇拜之人,突然跟你说,其实我在这场战事中并不是主角,那你王守仁该如何立处?
王越颇为无奈地点头:“很可能事实就是如此。”
王守仁道:“那为何…”
“伯安,你不该多问的…”
王越主动打断王守仁的话,语重心长道,“很多事,本就是出自陛下的安排,我本不该牵扯其中,甚至于我为了得到功劳,抢在张家二公子之前,贸然出兵,没有依照陛下的计划行事。”
王越显得很遗憾的话语,在王守仁听来,不啻于内心的一次地震。
“王中丞,在大明,没有人比您更会用兵。”
王守仁道,“这一点,在下深信不疑。我们只带着不到两万的兵马,跟鞑靼数万精锐周旋,且我们处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后续粮草和补给跟不上,要不是您的旗帜在那儿立着,这路人马指不定会溃败成何等模样。”
王越笑了笑道:“或许没有我,根本就不会有这么一场出征草原的战事…这仗我们打得太过随性,也正因为如此,鞑靼人才不给我们机会…”
王守仁道:“只要能逼迫鞑靼人与我们决战,何愁此战不胜?”
“你的愿望是好的,可惜我军士气不再!”
王越摇头道,“且鞑靼人现在已有了防备,接下来,他们一定会尝试反击,想方设法阻断我们的归路,如果我们遇到麻烦,致损兵折将,很可能会导致延绥等三边之地,被发疯的鞑靼人入侵并劫掠…你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吗?”
王守仁黑着脸道:“学生明白,战场上的事,不进则退,一旦我们在草原上兵败,势必会影响到大明边疆的安稳。”
“你明白这一点就好。”
王越道,“最初,我也想凭借先进的火铳和火炮,建功立业,把失去的东西拿回来。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
“我以为战场上正面作战,我军将无往不利,所向披靡,从此之后,大明兵锋无人能敌…谁曾想,鞑子太过狡猾,就是不给我们正面决战的机会…唉…”
“中丞不必懊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