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百四十五章 务实之人(2/2)

王越道:“想要让鞑靼人一蹶不振,就得逼他们倾巢而出,寻求与我们决战!

“咱在草原腹地,人生地不熟,加上辎重太多行进速度不快,难道要被他们当牲口一样戏耍?

“这个时候咱得保持镇定,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到最后,看谁沉不住气,只要他们敢杀出来,准保一举戳中他们的肺管子,早死早投胎!”

朱永心想,您这比喻,也是没谁了。

“本官虽还不能确定鞑靼牧民在何处,但眼下看来,越是引导我们去的地方,越不容易找到他们的软肋。”

王越眼睛越来越明亮,声若洪钟,“往北进兵。等鞑靼人知道王伯安北去的消息,如果还一个劲儿东退,大不了这一部鞑靼人,咱置之不理便是。”

朱永道:“监察御史那边如何交待?”

“有本官在,你还在意这些?保国公,你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早该看出来,鞑靼人是在跟咱玩虚虚实实那一套。”

王越道,“只要找到鞑靼人的牧民和牲畜,才能让他们进退失据,我们才有建功立业、凯旋而归的可能。否则…就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朱永见王越有独自拦下责任的意思,便不再怀疑。

虽然说王越谄媚权贵的坏名声在外,但他绝对不是那种喜欢推脱责任的人,要不然的话,王越也不可能在军中获得那么大的推崇。

且朱永也很清楚,要是换作别人领兵征伐草原,光是服众这一条,就难以实现。

而这路人马能孤军深入,军心还不乱,全靠王越的声威在撑着。

这也是他为什么之前人在大同,却非要调来延绥任职的原因…因为朱永非常希望能建功立业,毕竟先前李孜省在偏关那一战,他没赶上,就算李孜省分润了部分军功,他也拿得不那么心安理得。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