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百二十九章 外来的和尚(2/2)

柴蒙道:“您是为朝廷做买卖,赚取的银子多半送入内库了,不管干啥陛下都同意。再说,别人想仿照您的模式,也学不来!”

张延龄道:“那柴先生认为,如果我在山西,以京师周边的模式做营生,是否具备可行性?”

“这个…”

柴蒙大致思忖后,摇头道,“难!就像晋地的商贾没法去徽州做买卖一样…如今北方的商贾基本做的是北方的买卖,南方的商贾做的是南方的买卖,如果非要远走他乡,基本上只能在两京之地,或者在九州通衢之类的大城市。越小的地方,越偏远的地方…地方保护主义就越严重,生意也越难做。”

“嗯。”

张延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柴蒙的说法。

柴蒙道:“在下不想攻击自己的家乡人,这种保守的情况其实放到任何地方都一样。哪怕是在两京之地做买卖,格局也基本被权力垄断,就好像…您这样的权贵,只要一发话,就可以把人赶出某个行当。其实…唉,当在下什么都没说。”

“无妨。”

张延龄竖起右手,道,“我也知道,随着张家生意网络的扩张,基本垄断了一方经济,我没资格去抨击别人。但问题是,这不是个好现象,地方保护主义会导致商品经济发展不下去,老百姓富裕不起来。”

“呵呵。”

柴蒙只能摇头苦笑。

柴蒙也在想,你们张家现在不但把京师买卖给垄断,就连南京的买卖也开始插手,更别说是能行天下的官盐、官茶等买卖,现在没有你家的庇护,别人想在各地做那些营生都很困难,毕竟地方官都怕触怒皇帝丢官去职不是?

张延龄道:“看似蛮横无礼,但我就是要把生意做到大明各地,让商贾只要在规矩之下,都有资格经商,而无须考虑地方势力同意与否。”

“这…”

柴蒙道,“能行得通吗?那不是…张家生意做得越大,在官府保护下,能够触及到的地方和领域就越多,甚至…各行各业都会被跟张家有关系的人承揽,小的商贾无处求存?”

“柴先生,你的见识很不错嘛。”

张延龄笑道,“原来你也看到了,地方保护主义,有时候还有一些好处,那就是避免被外人侵占乡党的利益?”

柴蒙一脸惭愧之色:“毕竟府上几代人都做买卖,也知道做生意的一些诀窍。以前达官显贵插手地方生意,我们这些家族想抗争,就会被打压,甚至还会落罪而下狱…后来…也就习惯了!”

“嗯。”

张延龄点头道,“合理竞争是可以的,地方上多数行业,我不会插手。我要做的,是在这里开矿,同时把我麾下一些生意做过来,比如说琉璃、纯碱、布匹印染等,不能因为说别的地方商品便宜,有损本地的利益,就不让别地的商品流通过来。”

柴蒙道:“大明不是以农立国吗?”

张延龄笑道:“是该更新一下观念了…如果一直靠农业,而没有商品流通,那对于务农者来说,也会严重打击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