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只是点缀(2/2)
都觉得秦昭太过愚蠢,这女人简直是在败家。
但无论怎么着,但凡听说这件事的,都会感慨西山真是盛产金疙瘩的好地方,也是变相告诉世人,张家就是牛逼,能生出金蛋来不说,且还有人捧场,徽州商贾可谓是不遗余力地鼎力相助。
到第二天,西山已经出售十三个煤矿,总得银四十六万两。
消息传回京师,当覃吉亲自把这个好消息告知朱祐樘时,少年天子也是惊讶得合不拢嘴。
朱祐樘一脸好奇地问道:“那矿窑,真有如此大的魔力,能让那么多商贾趋之若鹜?”
连一旁的李荣和萧敬等人,也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朝廷什么事都没干,只是让张延龄去西山走了一圈,给了他一个便宜行事的权力,甚至没让朝廷出一文钱…结果第一批煤矿还没出手完,就已经赚取近五十万两白银?
加上之前张延龄已经呈报上来,大明府库所得一百二十万两左右的盐税,等于说张延龄从这两件事中就给朝廷带来近二百万两白银的收入,甚至可以预期在第一批煤矿全部出手后,数字会大大超过二百万两。
是个人都觉得,张延龄生钱的能力太强了,简直一个人能顶半个国。
覃吉笑道:“奴婢骤一听,也是难以置信,不过白银已陆续开始入库。小国舅既如此呈报,想来就不会出任何偏差。只是小国舅说,这批银子或有部分要用在开采新矿窑上,以及用以…铸炮、修河等事上…”
“由得他去!”
朱祐樘爽快地道,“这是延龄自己搞来的银子,由他自行分配最好不过。”
李荣看准机会,急忙凑上前建议:“陛下,小国舅如此能赚银子,应该给他委命个官职才是。”
朱祐樘笑着摆摆手:“不必心急,延龄还只是个孩子,其实我一直希望他能好好读书…眼下他为朝廷做了这么多实事,一时我还真不知该怎么奖励他。”
说到这里,朱祐樘已经忍不住要起身回坤宁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妻子。
覃吉又道:“陛下,其实有两处条件最好的矿窑,小国舅并没有打算出让给民间,准备以内府派人自行经营开采。另外,就算民间把这些矿窑暂时揽过去,他们以后每个月还要给朝廷交税,这可真是长久的买卖。”
“哈哈。”
朱祐樘眉开眼笑道,“正是这样,我才觉得延龄思虑周到。这么一说,其实我都想去西山走一趟,实地考察,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荣连忙劝说:“陛下,西山之地瘴气横行,且人员品流复杂,您实在不宜前去。”
覃吉也道:“是啊,陛下,由奴婢等人代替您过去查看,便好。”
“嗯。”
朱祐樘点头道,“延龄回来了没?还滞留西山吗?”
覃吉道:“已经回京了,回来后,马上又去盯着铸炮,据说最近京师铸炮工坊,每日都干得热火朝天。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工匠的士气全都起来了,好像都知道做成事情就有银子赚。”
“唉!”
朱祐樘感慨道,“无论是工匠,还是市井百姓,都只是为谋生而已。能让他们养家糊口,他们有何道理不好好做事呢?去跟延龄说,让他有时间入宫来一趟,几日没见,我实在是想念得紧。”
周围几个太监听了,心中都羡慕不已。
看看人家姐夫和小舅子相处得简直蜜里调油,真是怎么羡慕都羡慕不来。
混得比亲兄弟都更亲,真就好像义结金兰,且互相帮扶,待人以诚…
李荣再次请示:“陛下,是否要对小国舅行赏赐呢?”
“这个…”
朱祐樘沉吟了一下,还是摇头叹息,“延龄这孩子,没什么缺的,都不知该赏赐他点儿什么才好。不过我这边给岳父的,不会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