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手套(2/2)

秦昭似乎并不想领庞顷的人情,尤其是在张延龄面前,她把事情拎得很清楚,“多谢庞管家好意,排队就排队吧,两年内总是能兑出来的,不用太过着急。”

“心态可真好!要是换作一般的商贾,早就满京师托关系去了…不过说实话,找的关系多半都不搭边,能真正牵扯进盐场支盐的官员少之又少,许多官员借机坑蒙拐骗,尤其是打着同乡名义敛财,回头还不好意思追究。”

庞顷似乎很清楚京师官商的门道,摇头感慨。

秦昭微笑着颔首示意,却并不吱声。

张延龄笑道:“庞先生这边肯定有不少人求着办事吧?毕竟庞先生在京师官场混得风生水起,认识很多高官。”

“有倒是有,但不多,作为道爷府上之人,出门还是要低调行事,不敢胡乱招惹麻烦!”

庞顷脸上带着几分自信的笑容,道,“有关官场事,找道爷或者是找我,还有点儿作用,但要是涉及户部、工部营生,我所知真不多。

“欸,不知秦当家,你们徽州府在京官员不少吧?背靠徽商,他们可说是财大气粗,做官可比他人顺利多了…”

秦昭先是点头,随即又摇头,道:“有是有,但都不怎么往来。”

“哈哈,那是,有了张家这样的大靠山,还有徽州本地官员什么事?他们关系网再大,有张家神通广大吗?”

庞顷说到这里,竟哈哈大笑起来。

张延龄谦虚地道:“庞先生,您这是在取笑我们张家人啊。也就是家姐入宫,家父入朝当个小官罢了,哪来的什么神通广大本事?”

庞顷连连摆手,道:“二公子自谦了,不算令尊,即便是您怕是也能把这朝堂搅得浪潮汹涌。这还是如今的情形,等将来…你的造诣定将不可限量!”

日落时分。

李孜省一脸疲惫地回到家中,等他看到庞顷端过来的木匣,不由感兴趣地拿起里面的望远镜,瞬间变得生龙活虎。

“好东西,可真是好东西啊!”

李孜省拿起一具放在眼前,对着院子看,口中发出感慨,“果然如当初来瞻送我的那个一样,随便拿在手上瞅瞅,远处景致便一览无遗,端的是无比神奇。徽州商贾果然非同一般,这种好东西他们也能找到。”

庞顷皱眉不已,意味深长地问道:“道爷,您真相信这是徽州商贾捯饬出来的?”

“切。”

李孜省看完一个,又拿起别的望远镜,逐一检查,口中道,“我管它是谁造的呢,来瞻这么说,我就这么信。哦对了,今天可有见到那徽商代表?”

“见过了,一个姓秦的女人,早前便打过照面。”庞顷道。

李孜省问:“试探过了吗?”

庞顷点头:“试探过了。”

“那她怎么说的?通州仓之事,可与她有关系?”

李孜省追问。

“她说她去过通州一趟。”庞顷想了想回道:“其他的我没问。”

李孜省放下望远镜,抄起脚就想往庞顷身上踹,却被庞顷巧妙躲开。

庞顷抗议道:“道爷,你怎突然就不讲理了?”

以前斗嘴归斗嘴,但好歹要文斗不要武斗,这次怎么还动手动脚呢?

“你拿老子寻开心,不踹你踹谁?你不是说已经试探过了吗?”李孜省道,“别说你他娘的给老子忘了!”

庞顷无奈道:“只问了她有关盐引之事,得知她今年并没有做官盐买卖。至于通州仓的粮食,我是这么想的…你说过来瞻的从兄张岐,曾做到辽东巡抚,河间府乃至北直隶不少官员都与他府上往来密切,他要知晓通州仓的内幕,还需要靠徽商给他指点?”

李孜省略一琢磨,点头道:“被你这一说,好像有点儿道理。”

“那道爷,陛下对通州仓之事,可有动作?”

庞顷追问。

“没有。”

李孜省摇头道,“覃公公跟陛下提了,奏疏留中不发。陛下作何打算,我又不能直接问。只能先等着呗…”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