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头铁的杨本满(2/3)
这不,在长孙冲的提醒下,杜家就筹集了两万多贯钱用来囤积铁料和精钢,如今看到价格不断上涨,杜荷就感受到哗哗哗的铜钱在往自家流。
当然,杜荷能够说服自己大哥拿出家中几乎所有的流动资金囤积铁料和精钢,除了长孙冲的提醒之外,在工部任管事的族叔的意见也是起了不少作用。
“二弟,见好就收吧,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涨不下去了。”
杜构的胆子没有自己弟弟大,看着不到半年时间,家里就多了近万贯资产,忍不住有点胆战心惊。
“大哥,长孙家比我们囤积的铁料和精钢多很多,他们都不怕,我们有什么好担心的?”
杜荷不以为意,“再说了,货栈里的那些存货,都是我好不容易从几家作坊筹集的,就这么卖了,怎么对得起我的努力啊?”
“可是铁料和精钢价格上涨,已经在坊间闹得沸沸扬扬,迟早朝中会有动作的,到时候再收手,可能就来不及了。”
作为嫡长子,杜构继承了杜如晦的国公之位,是一家之长,考虑的东西自然比杜荷要多一些。
“大哥,我约了长孙少卿吃饭,改天再跟你谈论什么时候出货的事情吧。”
杜荷无法说服自己大哥,但是又不愿意现在就卖出,干脆玩起了拖字诀。
以他对自己大哥的了解,这一招往往效果很好。
…… 伴随着照样缓缓的从地平线上生起,关中大地又进入了新的一天。
大明宫中,众位臣工正鱼贯而入,往含元殿而去。
杨本满的脸色比往年更为红润,让旁边的同僚觉得稍微有点奇怪。
这天气也不算很热啊,怎么这杨御史却是一副脸色发烫的模样?
“杨御史,莫不成来上早朝之前,你还运动了一番?
这是做的什么运动啊?”
有相识的同僚一边走着,一边开着玩笑。
“哼!”
杨本满瞥了一眼同僚,没有说话。
别看这些人,平时见到自己也正常的打招呼,但是杨本满很清楚,他们背地里不知道怎么在笑话自己呢。
妖言惑众杨本满号,这个耻辱,一时半刻是别想洗刷掉了。
既然不能阻止他们议论自己,倒不如给他们提供一些更加猛烈的东西去讨论吧。
杨本满幻想着一会自己在朝中的表现,不由得脸色更加红润了几分。
御史想要青史留名,想要名震长安城,只能不畏强权的弹劾朝廷重臣。
杨本满觉得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于公于私,都是有利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很快的,众人就已经来到了含元殿中,按照各自的位置一一站好。
杨本满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右前方的长孙无忌,心中冷笑一声。
长孙无忌在大唐朝堂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
一方面,他跟李世民可谓是少年时期的好友,是从龙的功臣。
另外一方面,他又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是李世民的大舅子。
所以,朝中敢跟他过不去的人,虽然不是没有,但是着实不多。
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在兰和的尖锐声音之中,开始了今天的早朝。
杨本满深呼吸一口气,“咳咳”
两声,在一众大佬异样的眼神中,站了出来。
长孙无忌:莫非李宽最近又犯了什么错,被杨本满抓住把柄了?
房玄龄:这个杨本满有段时间没动静了,今天这又是咋了?
程咬金:这家伙,要是再敢弹劾我女婿,老夫今天非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就在大家都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时候,杨本满说话了。
“启奏陛下,微臣弹劾赵国公纵容下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获取暴利……”
伴随着杨本满的话音,大家都惊呆了。
这杨本满转性子啦?
莫非觉得弹劾李宽不够有难度,要换个难度高的?
这头可真够铁的!
含元殿之中,气氛有些微妙。
就连李世民也愣住了。
这杨本满今天是吃错药了吧?
怎么突然间跟无忌杠上了?
朕没有听说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啊?
“铁料和精钢乃是打造兵器和农具的重要材料,从去年年初至今,长安城的……”
杨本满看到满朝大臣都将眼光转向了自己,越说越来劲了。
这是自己洗刷耻辱的时候啊。
而长孙无忌则是用吃人的眼光看着杨本满。
长安城的勋贵们,总有一些自己的挣钱门道,铁料和精钢虽然算是比较特别的东西,可是长孙家的做法,并没有比其他人过分啊。
“启禀陛下,长安城的铁料和精钢价格上涨,乃是大唐国力不断上涨,百姓生活日渐富裕,对铁料的需求增加,再加上兵部这几年在不断的更新补充兵器造成的,杨御史口中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纯属子虚乌有。”
被人当着面给弹劾了,长孙无忌自然要出来辩解一下。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心虚,但是稍微想了想之后,长孙无忌心中也就有了底气。
哄抬物价这事,本来就没法拿出具体证据的,怎么扯皮都不会有明确的结果。
至于囤积居奇,虽然自家确实有这么做,但是完全可以用别的理由来解释。
那个观狮山书院的许敬宗不是想购买大量的钢条吗?
自家库房里存放的精钢,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即使被人知道了,也可以说是在准备给观狮山书院交付做的准备。
长孙无忌想到这里,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微笑,这反倒是让自己的反驳显得更加有说服力了。
“赵国公,你贵为当朝国公,屡受国恩,却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朝廷利益,不顾百姓死活,你去问问户部认可你的说法吗?
兵部认可你的说法吗?
工部认可你的说法吗?”
杨本满学聪明了。
这个时候,把水搅浑,把刚刚闹得沸沸扬扬的兵部和工部尚书争吵之事的当事人卷进来,对自己的好处是最大的。
反正自己弹劾长孙无忌的目的,并不是因为要拿他怎么样。
事实上,杨本满很清楚,只要长孙无忌不干出造反的事情,自己是怎么弹劾也伤不了他分毫的。
但是,把事搞大了,把水搅浑了,自己的名气自然也就上去了。
反正,此时此刻的户部和工部,亦或是兵部,对铁料和精钢价格的上涨,多少都是有所怨气的。
而这些人自然也都知道,关中地区,长孙家才是最大的铁料和精钢生产商。
甭管长孙无忌怎么辩解,要说这事跟长孙家一点关系都没有,是没人相信的。
“戴爱卿、阎爱卿、侯爱卿,你们几个怎么说?”
李世民脸色淡定,没人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不过,作为帝王,他也总不能一直看到早朝变成杨本满和长孙无忌的互喷之所。
既然杨本满提到了其他几个衙门,那就干脆借着这个机会听听其他人怎么说。
再跟李总给自己回报的信息对比一下,应该能让自己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事的前因后果。
“咳咳!”
阎立德看了一眼侯君集和戴胄,站了出来。
这几天,他也是一肚子气。
铁料和精钢的价格上涨了,户部的拨款却是没有同步增加,工部自然不可能按照原计划交付各种兵器。
这个时候,户部不啃声,兵部怪工部,自己上哪说理去?
既然这杨本满把矛头对准了赵国公,还要拉自己下水,那就干脆在这朝堂上好好的论一论吧。
“陛下,赵国公府上有没有哄抬物价,有没有囤积居奇,微臣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