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67章 友商的反应(3/4)

除此之外,现在长安城各个作坊对于橡胶的需求也是在不断的增加。

但是橡胶的价格却是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

我觉得你可以做一个短期的操作,把橡胶的价格给炒起来,然后再卖出手中的股票。”

杨本满现在对于大唐股票交易所里头的事情已经算是门清了。

他也愿意给令狐无疆出一些主意。

杨本满编写的书籍里头,有不少案例都是跟令狐无疆有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令狐无疆也算是杨本满的小白鼠了。

“嗯,这段时间橡胶的热度确实很高,但是橡胶的价格却是没有明显的上涨。

现在买入的话,还是有一波搞头的。”

令狐无疆稍微思考了一下,就认可了杨本满的提议。

伴随着令狐无疆的名气的增加,愿意把钱财给到令狐投资公司打理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除了橡胶相关的作坊,之前我也提到过了,那个发动机相关的零件的作坊。

我觉得你也可以加大一下投入的力度,我觉得还是很有前途的。

对于太子殿下来说,发动机应该是跟蒸汽机一样很受看中的产品。

一旦将来真的像《大唐日报》上面形容的那样,发动机获得了成功,那么运用场景一点也不会比蒸汽机少到哪里去。

这里面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

杨本满现在的眼光,显然是越来越好了。

像是发动机相关的作坊,虽然现在也算是比较热门。

但是大部分人的动作都还不算特别大。

这个时候抢先布局,显然是可以收到非常不错的效果的。

“这个我已经在安排人准备了,令狐投资公司里面,将会专门成立一个小组负责发动机相关的作坊的研究和投资工作。

到时候我会对令狐投资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一些改革。

让他能够更加适应现在的投资需要,也按照投资的情况分门别类的进行研究,让我们的投资变得有规律可循。”

令狐投资公司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在作坊城也算是响当当的存在了。

这个时候,令狐无疆自然也要开始考虑起它的将来了。

很显然,继续东一下西一下的折腾,显然是不合适的。

“组织机构改革吗?

这倒也是一个好主意!

我看《经济日报》上面就有专门的文章介绍相关的情况。

观狮山书院商学院那边也有教谕和学员在研究心得形势下的作坊的组织架构。

我们现在及时的进行改革的话,到时候令狐投资公司的规模肯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杨本满一边说话,一边想着自家的杨氏茶叶作坊是不是也要改革一下组织架构,好进一步的适应大唐不断变化的场景。

“我们令狐投资公司除了帮别人代理理财之外,将来也准备发展一些新的业务。

到时候我有了明确的计划之后,再过来跟杨御史您请教。”

令狐无疆对杨本满基本上是不会进行什么保密考虑的。

自己能够有今天的地位,杨本满的帮忙和指导,显然也是影响非常大的。

虽然令狐无疆还没有想好要怎么报答杨本满,但是对于杨本满说的话,他还是非常愿意认真聆听的。

哪怕是听得时候有些东西不理解,会后他都会自己去理解一下。

“改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出乱子。

这方面你也要有心理准备,步子一下子不要迈的太大。”

生怕令狐无疆头脑一热,把令狐投资公司给搞扎了。

杨本满专门叮嘱了一下。

…… “姐姐,你看这个衣服是不是穿着非常舒服?

我专门去买了好些回来,到时候你跟姐夫都可以穿。”

太子府里头,武郭跟武媚娘躲在房间里头,显然是在试着什么新衣服。

“这就是那个梦雨成衣铺子售卖的内库吗?

跟你姐夫多年前说的东西很像啊。

不过有了这个橡胶腰带之后,倒是真的方便了很多呢。”

武媚娘感受了一下全身上下刚刚换上的宽松睡衣,觉得整个人非常舒服。

“那个梦雨刚刚从平康坊赎身出来就开设了这么一个作坊和铺子,如今算是短时间内就打响了名气。

这个东西,我是觉得非常有前途的。

虽然现在的售价比较贵,但是以后肯定会慢慢的降下来。

到时候普通百姓也都能用得起的时候,对于橡胶的需求以及成衣的需求,都是有好处的。

大家都习惯了购买成衣,那么大唐的纺织业就算是有了进一步的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了。

使用了专业的缝纫设备的各个作坊,不管是制作出来的衣服还是其他的产品,都比手工制作的要精美一些。

最关键的是价格并不算是贵。

如果算上手工制作的人工费的话,他们这些作坊出产的东西反而更加便宜。

大家都是会思考的人,自然知道要怎么选择了。”

武郭在自己姐姐面前,那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根本就不会去想着要隐瞒什么自己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武郭在武媚娘面前不搞小动作,所以这些年两姐妹的感情一直都挺好的。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那个紫霞成衣作坊的紫霞姑娘和思思姑娘,也都是跟梦雨姑娘在同一个青楼里头出来的吧?”

武媚娘显然也是知道紫霞早些年跟李宽之间的一些故事的。

虽然从各方面的证据来看,李宽跟紫霞之间还真是没有什么。

但是武媚娘对上紫霞的时候,还是有着一点特别的看法的。

“是的,她们都是天香阁出来的,据说这是平康坊中最有名的青楼了。

虽然前后三任花魁都给自己赎身了,但是因为她们出来之后是创建了作坊。

依靠着自己的力量在长安城站稳了脚跟,并且在长安城的商圈之中,也有了一席之地。

这么一来,反倒是衬托了她们几个的不凡。

无形之中,哪怕是她们已经离开了平康坊,但是平康坊里面还是有她们的传说。”

武郭平时没有什么事情,所以对于这些八卦内容很是了解。

“这个橡胶还真是好东西啊!

看来你姐夫不断的安排人去南洋扩大橡胶的种植面积。

甚至让人去把橡胶引进到崖州种植,这个做法是很正确了。

南洋和崖州那边有我们大唐需要的橡胶,那么各个商家对于去南洋的热情就会比较高涨。

这对于克服大家下南洋的恐惧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武媚娘看问题的高度,显然是高于武郭的。

虽然现在出海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事情了,但是对于很多百姓来说,他们要是能够选择留在原地,那也是没有几个愿意出海冒险的。

毕竟上了船之后,茫茫大海,很多事情就不是你自己说了能够算数了。

“是的,我也觉得橡胶实在是太神奇了。

明明就是一种树胶而已,为何就会有这么特殊的性能呢。

我们大唐有那么多的树木,也能出产很多种类的树胶,但是没有一种能够跟橡胶树相媲美。

听说南洋那边,现在扩大橡胶种植业的规模,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了。”

武郭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看报纸。

不仅《大唐日报》、《长安晚报》这样的大报会看,《太阳报》、《月亮报》这些杂七杂八的报纸也看。

甚至是《南洋日报》、《岭南日报》、《江南日报》等各种各样的地方报纸,她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哪怕是很多报纸到了她的手中的时候,消息都已经是比较长时间之前的了。

她也不介意。

这么一来,武郭的见识自然也就增加的很快。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