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又不是丹水大师(1/3)
秦川精神一振,再仔细看了看后,他呼吸变得急促了一下。
“我感受到了另外一股气息,不是寒冰蟾,要强大太多…两者之间根本就无法比较!”
秦川双眼露出精芒,缓缓闭上了眼。
默默感受片刻后,再次睁开时,秦川脸上露出了微笑。
“只需要半天,就可以破蛹而出,想来到时寒冰蟾就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将手中的寒冰蟾小心收起,秦川这才散去一旁的血气分身。
此刻外面是深夜,月色照耀大地,好似裹上了一层银装。
秦川深吸口气,走......
夜色如墨,笼罩归心殿。
风自长河而来,卷起庭院中残落的银花,簌簌飞舞,似无数未散之魂在低语。
林昭立于高台之上,白衣猎猎,胸前孤灯微光摇曳,映照她清冷面容。
她闭目凝神,指尖轻抚《人间录》第一卷封页??
那是一张由千人手稿拼接而成的纸页,墨迹斑驳,字字皆含血泪与温情。
“今日,第一卷成。”
她声音不高,却传遍四方,“自此日起,每三月一辑,永不中断。”
话音落下,文云翻涌,一道光柱自天而降,将整卷《人间录》缓缓托起,送入命运长河边一座新建石碑之内。
碑身无字,唯有一面镜面般的晶壁,映照出书中万千故事的光影流转。
就在此刻,远在西域沙海的青铜巨殿内,黑袍老者猛然喷出一口鲜血,踉跄后退。
“断……断链了!”
他颤抖着指向玉台上的空白竹简,“天书失序!
命轨崩解!
他们写的不是历史,是‘心史’!
是能撼动因果根基的东西!”
身旁阴影里走出一人,正是那曾在荒村破庙摇铃的游方道士。
他嘴角仍挂着诡异笑意,手中铜铃已换作一支漆黑玉笔,笔尖滴落幽蓝墨汁,渗入地面裂痕。
“没想到啊……”
他轻声道,“一个小小提灯女童,竟能引动‘民忆反噬’。
这股浩然之气,竟开始侵蚀‘命律书’的书写权。”
“必须阻止她!”
老者嘶吼,“若让凡人执笔定史,我们万年布局便毁于一旦!
命劫仪式再无法重启,天道循环也将彻底紊乱!”
道士冷笑:“那就……让她尝尝‘书狱’之苦。”
他抬手挥笔,在空中划下一道符咒。
刹那间,九道黑影自地底升起,皆披残破书衣,眼窝空洞,手持断裂笔杆,宛如被焚毁典籍所化的怨灵。
“去吧,”
道士低语,“钻进她的梦里,把她的记忆改写成我们的版本。”
与此同时,归心殿中,林昭忽觉心头一沉,仿佛有无形之物正悄然侵入识海。
她猛地睁眼,只见眼前文云微微扭曲,竟浮现出一行陌生文字: > **“林昭,生于乱世,死于背叛。
其父林渊,因逆天遭诛,其母萧璃,疯癫自焚。
她一生救人无数,却无人为她点灯。
终末之日,孤身赴星桥,化作风尘。”
** “假的!”
林昭怒喝,挥手打出一道心火,击中文云边缘,那行字瞬间燃烧殆尽。
但她知道,这只是开始。
当晚,她再度入梦。
梦境不再是父亲的身影,也不是命运长河,而是一座巨大的图书馆??
层层叠叠的书架直通云霄,每一本书都写着她的名字,封面不同,内容各异。
有的说她是救世圣女,羽化登仙; 有的说她是魔头转世,引来命劫; 有的说她从未存在,一切只是世人幻想…… 忽然,一本漆黑书籍自动翻开,血色文字浮现: > **《命律?
第九轮回实录》** > 记:引路人林昭,承父遗志,燃命火以续灯。
然其心软弱,不忍舍众,致愿力反噬,神魂渐碎。
终为‘影噬’所控,屠戮百万生灵,自焚于归心殿,成就命劫圆满。
“不!”
林昭大喊,“这不是我!
这不是真的!”
可随着文字流淌,画面竟真实上演??
她看见自己站在尸山血海之中,银发染血,双目赤红,手中孤灯变成吞噬灵魂的黑洞,无数百姓哀嚎着被吸入其中。
“你看,这就是你的结局。”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她转身,看到“萧璃”
缓步走来,脸上带着慈爱微笑。
“妈妈?”
林昭颤声问。
“孩子,接受它吧。”
‘萧璃’温柔地说,“你逃不掉的。
你是命劫的一部分,注定要毁灭,也注定要重生。
不如顺从我们,写下属于你的篇章,成为真正的‘书魂’。”
林昭盯着她的眼睛,忽然冷笑:“你不是我妈。”
话音未落,她掌心燃起一朵银焰,直扑“萧璃”
面门。
那幻象发出一声尖啸,脸皮崩裂,露出底下由无数细小文字组成的蠕动虫群!
“原来如此……你们想用‘伪史’污染我的认知,让我自我怀疑,最终沦为你们书中的傀儡。”
林昭冷冷环视四周,“但你们忘了??
我现在写的,不只是我的故事,是千万人的共同记忆!”
她盘膝坐下,闭目凝神,低声吟诵: > “心灯不灭,薪火相传; > 一念为光,万念成川; > 我非独行,众生共撰; > 字字为证,破尔虚言!”
刹那间,识海外界,归心堂上万册《人间录》同时震颤,一页页文字脱离纸张,化作流光飞向天空,汇入文云之中。
那些平凡的故事??
母亲哄儿入睡的歌谣、少年初遇爱人的羞涩、老兵抚摸旧剑的叹息……全都凝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意志洪流,冲入林昭梦境!
书海崩塌,虚假典籍尽数焚毁。
那本《命律?
第九轮回实录》剧烈挣扎,却被万千真实记忆缠绕、撕裂,最终化为灰烬。
林昭睁开眼,眸中银光暴涨。
她起身走到殿前,取笔蘸墨,在新制宣纸上写下四个大字: **“真史自书!”
** 翌日清晨,消息传遍天下。
《人间录》第二卷开启征稿,不限体裁,不论文采,只求真心。
更有归心堂弟子奔赴各地,设立“记心亭”
,专收民间口述往事,由专人记录成章。
有人笑称此举荒唐:“几个凡夫俗子的文字,也能改天换命?”
可当第一百零七日到来时,奇迹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