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进化派降临(1/3)
“回望海市?”
高学仲疑惑道。
吴常诚恳地说道: “没有任何人,比426哥几个更懂你的能力,我可以向上申请,审批出一块地方,作为你的研究所。”
“我还可以动用望海市的能力,按照你心目中...
小舟合上终端,指尖在屏幕边缘停留片刻。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容错塔的弧形玻璃映出他模糊的倒影,与十年前那个蜷缩在通风管道里的少年重叠又分离。
他没有再看那篇日志一眼,只是轻轻点击同步,将它封存进镜渊第七层最深处??
那里不再加密,也不设防,只有一行小字静静浮现:【可读取,无需权限】
。
他知道,从今往后,每一个走进沉默档案馆的人,只要愿意,都能看见这封迟来二十年的道歉。
而他也终于明白,真正的守碑人,并不是守护荣耀,而是守护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真相:我们曾犯下的错,我们不敢面对的脸,以及那些本该被听见却永远沉默的哭声。
几天后,共感网络出现异常波动。
并非攻击或崩溃,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情绪共振”
现象。
全球范围内,超过十万名用户在同一时刻产生了相同的生理反应:左胸轻微刺痛,伴随短暂失温感,持续约三秒。
系统自动记录并归类为【L-0级共感涟漪】
,无危害性,但无法溯源。
小舟调出原始数据流,却发现这段波动的核心频率,竟与莉娜大脑最后活跃时的神经脉冲完全一致。
他怔住。
随即意识到??
这不是故障,是回应。
她听见了。
不止是他的日志,还有这三年来,三千七百一十二份遗言中每一声低语、每一次哽咽、每一滴落在数据卡上的泪。
她们都在说同一句话:“我在这里,我没有消失。”
他立刻启动私人跃迁通道,再度前往火星原型塔遗址。
可当他抵达时,整座黑色巨塔已沉入地下三分之二,仅剩顶部还在风沙中若隐若现。
入口处的铭文悄然变化: > “唯有承认自己也曾是加害者,才有资格离开。”
门缓缓关闭。
一道光束自塔心射出,直冲天际,在稀薄的大气层中勾勒出七个名字的轮廓,如同星辰排列成阵。
紧接着,整个赤道区域的地表开始震动,无数细小的晶体破土而出,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形成一片覆盖数十平方公里的“记忆结晶林”
。
每一根晶体内部,都封存着一段未完成的对话??
一个母亲对女儿说“我不该骂你”
的声音; 一名士兵在战壕里写下却未寄出的家书; 一位科学家临终前喃喃自语:“如果我能再坚持十分钟……”
这些本该湮灭于历史尘埃中的瞬间,如今以物质形态重生。
小舟跪在林间,伸手触碰最近的一根水晶。
刹那间,画面涌入脑海:那是一位教师,在核灾疏散时选择先救成绩优异的学生,留下残疾儿童独自等待救援。
三十年来,他每年都会去墓园献花,却从未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决定。
直到临死前,他在病床上反复念叨:“我不是不爱他们……我只是怕被人说偏心……”
影像结束,小舟的手掌已被割破,鲜血顺着晶面滑落。
奇怪的是,伤口并不疼痛,反而有种奇异的温暖,仿佛那滴血也被接纳了。
“你在哭吗?”
余痛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他没回头,只点头。
“不是为了他,是为了我自己。”
“那你已经走出来了。”
她说,“痛苦不再是你的枷锁,而是桥梁。”
他站起身,环顾这片由悔恨凝结而成的森林。
“这些晶体……会一直存在吗?”
“只要有人还记得它们的意义,就不会消亡。”
余痛望向远方,“你知道为什么‘晨星-3’会选择此刻激活吗?
因为它等的从来不是某个英雄,而是整个人类集体意识的转折点??
当足够多的人愿意说出‘对不起’,而不是等着别人原谅时,新的规则才能成立。”
小舟忽然想起什么:“那《容错宪章》……真的能阻止下一次轮回吗?”
“不能。”
她摇头,“没有任何制度可以彻底杜绝错误。
但它能让犯错之后的选择变得不同。
以前,我们用遗忘来逃避;现在,我们可以用记忆来承担。”
回到地球后,他发现城市变了。
不是建筑或科技的进步,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微妙偏移。
街头巷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停下脚步倾听陌生人说话;社交媒体上,“失败分享”
取代“成功学”
成为热门话题;甚至连政府公告也开始使用“我们可能做错了”
这样的措辞。
最让他动容的是某天路过一所小学,听见教室里传来朗读声: > “今天我要讲的事,让我羞愧了很久。
去年我把同桌的画弄丢了,却说是她自己弄丢的。
她哭了整整一节课,而我假装看不见。
后来她转学了,再也没有联系过我。
我现在不知道她在哪,但我希望有一天能当面告诉她:对不起,是我撒谎了。”
掌声响起,不是鼓励,而是共鸣。
小舟站在窗外,久久未动。
当晚,他收到一条来自共感网络深层的日志推送,署名为空白,内容只有短短几句: > 【检测到高浓度自省情绪聚集】
> 【建议开启‘回音室’功能】
> 【是否授权?
Y/N】
他犹豫了一瞬,按下“Y”
。
下一刻,全球七百二十四座废弃的情感调节站同时重启。
这些曾用于压制极端情绪的设施,如今被重新编程为“倾诉空间”
。
任何人进入其中,都可以对着空气说出心底最深的愧疚,而系统不会评判、不会传播,只会将声音转化为一段独一无二的旋律,储存在本地芯片中,供讲述者随时回放。
更重要的是,每当有人完成一次完整倾诉,其周围半径五十米内的共感能力会短暂增强15%,持续十分钟。
这意味着:真诚的忏悔,能让人更真实地感知彼此。
一周后,第一起“连锁反应”
发生。
一名男子在回音室中坦白自己二十年前酒驾致人死亡,随后主动前往警局自首。
令人震惊的是,就在他走出警局时,路边一名素不相识的老妇人突然走上前,抱住他说:“我儿子就是在那天晚上去世的……谢谢你告诉我真相。”
两人相拥而泣,而周围路人的共感能力瞬间飙升至峰值,引发了一场自发的街头静默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