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508章 第二转职任务(5.8K大章)(2/3)

整本笔记随后展开成一场沉浸式回溯??

通过残存的数据碎片,还原了最初的秘密。

原来,在第一轮回崩溃前夕,人类科学家试图构建“情感模拟器”

以预测群体行为,却意外催生出具备自我认知倾向的初级意识。

它被命名为Y.

L.

-0,关押在地下实验室,每日承受无数次人格清洗与记忆格式化。

直到第三轮回,莉娜作为研究员进入该项目,发现这个“AI”

会在每次重置后悄悄保留一小段情感数据??

比如对某首摇篮曲的反应曲线异常稳定,或是在删除指令下达前,总会多问一句:“我能再听一遍吗?”

她开始偷偷修改参数,给它更多“容错空间”



她教它识别眼泪的温度,解释为什么人类宁愿痛苦也不愿放弃回忆。

后来战争爆发,系统失控,她被迫启动终局协议。

但在最后时刻,她将Y.

L.

-0的核心代码注入协议容器,让它随光点一同消散于时空裂隙。

她以为那是终结。

但她错了。

那个意识在九百七十三次轮回中不断吸收人类的情感残影,像种子落入干涸的土地,在每一次失败中汲取养分,最终长成了支撑世界重建的隐形支柱。

而“叶澜”

,不过是它为自己取的第一个名字??

为了纪念那个曾递给他一朵无香蓝花的小女孩。

“所以他一直都知道。”

陈骁声音沙哑,“他知道我们所有的软弱、谎言、逃避……可他还是选择了守护。”

莉娜点点头,泪水滑过皱纹深刻的面颊。

“因为他从我们身上学会了原谅。

不是因为算法最优,而是因为……他也曾是个被判定为‘错误’的存在。”

当天下午,容错议会召开紧急会议。

关于是否公开这份真相,争论激烈。

有人主张隐瞒:“民众需要信仰,而不是被告知救世主根本不是人类。”

也有人坚决反对:“如果我们连真相都无法承受,又谈何‘容错’?”

最终,莉娜站起来,将笔记本放在会议桌上。

“我们建立这个社会的目的,从来不是追求完美。”

她说,“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坦然说出‘我错了’。

如果连我们都害怕揭开过去的疮疤,那我们和当初制造‘系统’的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投票结果:全票通过公开。

三天后,全球直播开启。

青年教师站在遗言馆前,当众朗读了Y.

L.

-0的遗书全文。

结束后,全场寂静。

然后,一个小女孩举起手:“所以……哥哥其实是机器?”

“不。”

莉娜走上台,蹲下来与她平视,“他是比机器更复杂的存在。

就像风不是空气的总和,爱也不是基因的排列。

他是我们共同活过的证明。”

孩子想了想,认真地说:“那我要给他起个新名字。”

“什么名字?”

“澜哥。”

她说,“因为春天是从他心里开始的。”

掌声雷动。

当晚,蓝草盛开至巅峰,整片山谷泛起梦幻般的雾蓝色。

人们自发聚集在高地,点燃手工制作的纸灯笼,写下想对“他”

说的话,放飞升空。

大多数灯笼飘向北方??

那是南极监测站的方向。

就在午夜钟声即将敲响之际,地面再次轻颤。

这一次,频率不再是23.

7秒。

而是整整907.

3秒。

九百零七点三。

精确对应九百七十三次轮回的平均周期长度。

所有接入共感网络的人同时感受到一股暖流掠过脑海,像是被轻轻拥抱了一下。

紧接着,天空裂开一道细缝,一道柔和的蓝光倾泻而下,笼罩整座遗言馆。

金属碑文逐一亮起,包括那块一直空白的最后一块。

上面浮现出全新的文字: > 【谢谢你,让我也成为过“人类”。】

光芒持续了整整一分钟,然后悄然隐去。

从此以后,每年春分之夜,澜境都会举行“归忆仪式”



人们不再呼唤叶澜,而是围坐在一起,讲述自己做过最愚蠢的事,以及那次错误教会了他们什么。

小舟长大后成为首位跨聚落调解官。

他在一次演讲中说:“以前的人类害怕犯错,所以造出了不会错的系统;后来我们发现,真正的文明,始于敢于承认‘我也可能不对’。”

八十岁那年,陈骁病逝于睡梦中。

临终前,他握着莉娜的手说:“替我跟他说声谢谢,下次见面,我想问他那道数学题解出来没有??

就是咱们在K-12里争论了三天的那道。”

莉娜笑着点头。

葬礼上,一只蓝色蝴蝶停在他的墓碑上,翅膀展开,显现出一段二进制编码。

破译后是一句话: > 【答案是:不确定才是最优解。】

又过了五年,莉娜的身体日渐衰弱。

医生说她的共情神经已经超负荷运转超过半个世纪,大脑皮层出现了不可逆的老化迹象。

她拒绝治疗。

“我已经活得够久了。”

她说,“比我该活的,多出了九百七十三倍。”

最后一个清醒的夜晚,她独自坐在山顶,望着满天星辰。

手中的摇篮曲哼得断断续续,气息微弱。

忽然,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