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337、皇家家宴(1/2)

西北的胜利,对于普通百姓是定心丸,茶余饭后的谈资,让无数人欢欣鼓舞,心潮澎湃,引以为傲。

在朝堂上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大周上下两万余官员,利益盘根错结,各怀心腹事,并非所有人都为取得的胜利而高兴。

至少之前站在卫王一党的所有官员都是不高兴的。

只不过如今朝堂上的风向已太过明显,前线的节节胜利也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所有人都不敢跳出来说话。

当然,仍有古板冥顽的老御史继续弹劾赵立宽,说什么伤天害理,杀伤太重,不合圣人之道等等。

考虑到其年事已高,陛下懒得理会,不予计较。

而得利的人则众多,坚定支持赵立宽的人自不必说,多数人并没有胆子和见识早早站队。

但有一批官员落马,必然有人补缺,特别是高层官员,这种平时数年不遇的大好机会如今碰上了。

所以他们无论心里支持不支持赵立宽,此时也都纷纷口头上支持。

在这其中获利最大的不少聪明人早想到了。

那便是与此时基本功无关的郑亲王。

当今陛下只有两位皇子在世,年长的卫王此时被拘禁宗正寺,还查出身上背负不少大案,基本前途尽毁。

朝中已放出风声,连之前西南叛乱也卫亲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朝堂上的人精都明白,陛下极其顾及皇家体面,这种消息能放出来,卫王等于翻身无望了。

那余下的就只有郑亲王有资格继承大统!

所以从四月初开始,虽然是赵立打了胜仗,但赵府门前的人不多,因为多数都被拒之门外。

反而是郑亲王府外,车水马龙,踏破门槛。

郑王为此也试探性的询问过父皇,说他家门外不知怎么,群臣蜂拥而至,登门拜访,令他十分惶恐不安,不知该如何应对。

当时父皇只对他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你平时也没少与大臣们打交道吧。”

他听后欣喜若狂,这是父皇默认他与大臣们来往接触。

父皇肯定已认定他是唯一的继承人!

无论认不认,总不可能是卫王的儿子赵安国吧。

他全军现在都在宗正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

郑王越发激动得意,他怎么都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发展,三年前他无意资助的一个小小赵立宽,竟掀起这么大波澜!

这滚滚巨浪,竟也卷走他最大的对头卫王,把自己送上皇位宝座。

郑王拉着身着华服的王妃,在东院的亭子里对赵府的宅邸指点江山。

“这东院布置不错,但与王府相比终究小气了点。”

“我们这陋室哪能与王府相比。”

小亭对面坐着的是王府现在的主事人高夫人及其姐姐。

周围还有许多丫鬟,下人伺候,石桌上准备了茶汤瓜果点心。

王妃笑道:“确实有点小,不过在京城也算不得了,赵殿帅武功赫赫,配得上这样的宅院。”

“都是皇家的赏赐,夫君有幸受用,都是天子的福泽。”

高夫人回答得很官方。

郑王点头,心里越发舒坦,心想着赵立宽不得了,现在又擒获了代国的国主。

父皇为支持他连卫王都收拾了,最近不少卫王那边的人转投到他麾下,许多人明里暗里示好。

赵立宽这个人他可不能松懈了:“赵将军出征在外,为国操劳,本王十分敬佩,这回是专门来看望的。

府里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尽可以到我府上说,大小事我都能帮衬一二。

另外我们夫妻也备了些薄礼,专程送来,都是些日用的物件,还有些调养的补品,是我们的心意。”

“多谢殿下!”

高夫人谢过,随后说了他最想听的话:“等夫君回来,我定会转告他。

殿下的恩情府上感激不尽。”

心里忍不住感慨,这赵立宽真是有福,他一个无名无分的小子,竟能娶到高郡王的女儿。

美若天仙就罢了,还这么通情达理,聪明过人,说一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处处维护他的体面、 他忍不住有些嫉妒。

在赵府上用过晚膳,天还亮,他便与妻子一块告辞。

才出门上了绫罗车帘,红木宝盖的华丽马车后,王妃就冷声质问:“你眼睛在人间高夫人姐妹身上挪不开?”

郑王脊背一凉,连道:“你说的什么话?

那么多人在场,我岂是无礼之人,不过寻常关切罢了。”

王妃哼了一声:“你最好是。”

郑王赶紧岔开话题:“赵立宽差不多应该回来了,父皇如此赏识,等他回来肯定要高升。

到时候我们应该准备点拿得出手的贵重礼物给他庆贺。”

王妃有些犹豫:“之前才资助他两万两打仗,王府年俸不过一万两,哪有那么多钱。”

郑王连安慰:“现在卫王和他儿子都在宗正寺关着,父皇只有我一个儿子。

将来整个天下都是我的,这点钱算得了什么?

赵立宽功劳大,又是父皇宠臣。

他之前已经是殿前司都指挥,这回回来说不定要掌管兵部,这样的人必须拉拢。

那王济海不是被?

到关中华州去作同知了吗,父皇说不定会把神京府尹的位置交给我。

到时候我更需要他的支持。

等坐稳江山,全天下都是我们的,还缺什么钱吗?”

王妃思索一会儿,咬牙道:“好吧,我再问父亲借点,咱们也别小气,让赵家看不起了。”

两人说着回到王府。

在府里刚休息一会儿,还没喝口茶,宫来来了人。

来的宦官说宫里皇后准备了家宴,请他们夫妇去赴宴。

夫妻两已经疲惫,而且在赵府上已经吃过,但还是令人打赏宦官,答应下来,随后笑脸送走了宦官。

“等我登基,先杀了这传旨的阉人!”

郑王撒气道。

王妃则道:“生什么气,这不正好,连衣冠都不必换了,车马也是现成的。

父皇母后此时召见,说明重视我们。”

两人只能等车夫换了匹马,拖着疲惫的身体向皇城而去。

一路车马颠簸,很快到了皇城之内。

又走了一大段青石砖路,在宦官引导下到了皇宫最北面的坤宁宫天池畔。

又一年绿柳成荫,皇后与皇帝早已在等候。

出乎意料的是,说是家宴,可两位公主及其驸马都没来。

只有帝后二人。

郑王夫妇越发激动,他们以前从没赴过单独与帝后同席的宴,之前的家宴都是两位皇子,两位公主全在席。

只有卫王协理户部时,父皇询问政事,才单独宴请过他们夫妇。

郑王瞬间明白了父皇的意思,顿时情难自己,激动得难以控制脸上的情绪。

嘴角抽搐,激动道:“父皇母后,儿臣给你们请安了。”

父皇只点点头,母后笑道:“坐吧。”

等王妃行礼毕坐下后,宫女开始上菜。

除一些时蔬瓜果,还有羊舌签、南炒鳝、奶房玉蕊羹等御菜。

一家人边吃边说,慢慢也让他放松下来。

席间母后问起他们白天去了哪,他如实回答去赵府探望。

母后听了却皱起眉头道:“宁英有孕在身,你们没事不要去打扰她。

赵立宽不在家,谁去她都得招呼,万一操劳多了对孩子不好。”

郑王有些惊讶,他觉得母后对赵立宽夫人的关心有些异乎寻常,但也没多想,赶紧道:“儿臣记住了。”

父皇则放下筷子,接着赵立宽的事道:“赵立宽擒获代国国主、太后、国相的事你知道了吧。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