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人情练达+不下床(1/2)
王济海好一会儿才回过神,看着远处一动不动的人马,大踏步向他们走来如铁塔般的年轻人。
迫不及待想看清这个威名赫赫的少年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忍不住往前两步。
待看清后,忍不住张大嘴巴,竟然这么年轻!
他微微侧目,发现在场许多人都惊讶不已。
除兵部尚书孔?
外,其余人脸上都写着惊讶。
在兵部尚书孔?
提醒下,礼部尚书曹晚林这才接过随行礼部侍郎宁洪送的酒水上前,走到赵立宽面前。
两人互相行礼。
曹晚林开口说:“老夫谨遵圣令,代陛下至此恭迎将军凯旋,陛下日理万机,无虞躬身。
陛下有口谕传达。”
“末将谨遵口谕!”
对方单膝跪地。
“赵卿南征以来多辛勤劳苦,栉风沐雨忧危伴身,功高劳苦,功勋耀世,虽卫霍亦有不如。
今得以班师,务多操劳,多回家看看,休息休息,放假五日再到兵部报道,朕择日召见。”
“谢陛下隆恩!”
赵立宽恭恭敬敬接旨。
曹晚林松了口气:“请大师喝了这杯陛下御赐的接风洗尘御酒,洗去一路风尘。”
面前年轻人双手接过,一口饮尽,又将金杯递回:“谢陛下隆恩。”
随后转向众人道:“多谢两位尚书,诸位同僚费了脚力辛劳来此相迎,在下一介武夫,只有打仗的本事,礼数不周,还请诸位担待。”
他这么一说,来的官员都笑起来,纷纷围上来拱手打招呼见面。
王济海更加惊讶。
朝廷三品以下官员想和赵立宽打招呼说上话的数不胜数。
他既是朝廷三品武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有宰辅的权力,又是如今炙手可热的人物,何况年纪轻轻前途无量。
但就以过去经验来说,少年人往往容易骄傲自满,狂悖犯上,而武夫则更容易不遵礼仪,蛮横无礼,何况立下如此大功。
所以谁也不敢率先开口。。
即便是负责迎接的礼部尚书曹晚林早上还跟他说了担忧,怕到时赵立宽过于狂傲,场面难看。
那边众人已围上来一通称赞。
“赵将军真当世虎将,我等在京城也常听说威名,历史上的良将多有不如。”
“安定西南之功必然彪炳史册,为后世子孙拜读,赵将军年纪轻轻卓有大功,大丈夫如此理应妻妾侍奉,享受年华,我家小女.......
“老东西,这是迎接赵将军,你打什么算盘。”
" 顿时现场有些杂乱,赵立宽拱手笑:“诸位见笑,此天佑大周,加之陛下洪福齐天,三军将士用命,我不过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听完这话,在场官员都点头称赞。
只有御史台的御史中丞吕辙冷笑,当着众人面直接道:“以国家军马祈和之将,也敢狂妄自大,胡言什么陛下洪福。
要是这就算陛下洪福,那陛下的福气都被你败光了。”
气氛顿时尴尬凝重起来。
孔?
小声道:“御史中丞吕辙。”
赵立宽却拱手笑道:“军事自有兵部管理,不劳吕中丞操心了。”
并没有顺着他的话往下争辩。
就这么轻飘飘一句,随后回头招来后方上百铁甲亲兵护卫左右,森然高耸,影子遮住了一众人。
吕辙咽口唾沫,又见众人不善的目光,顿时不开口了。
赵立宽越过吕辙,根本没理会他,与众人一道往前走。
礼部尚书曹晚林连让众人奏乐,并让依仗队跟随在赵将军身后。
预想中的争吵,冲突完全没有发生。
王济海越发觉得,这赵立宽不简单,胜不骄已经难得,如今面对这样的刁难还能不恼怒,也没落入这些老官僚的陷阱去与他们争辩。
要说军事御史们可能一窍不通,但要说唇舌之战谁是他们对手啊。
这赵立宽完全不像十八岁的人,如此心性坚定,做事老练。
王济海以前听说许多关于他的事,都觉得是道听途说,街头巷尾寻常百姓夸大,普通人就爱听些夸大其词不切实际的故事。
可没想如今一见,短短一会儿就让他觉得这年轻人着实不简单,简直跟见鬼一样!
如此人情练达,若再加上卓著战功。
他心底忍不住问:“这他妈十八岁?”
赵立宽与两位六部尚书,诸亲兵走在前面,周围都是官员簇拥,卫王府的世子也上前打招呼,在路两边百姓夹道欢迎的好奇目光中缓缓向城中走去。
城头彩旗飘扬,鼓号震天,热闹非凡。
奇妙的是众多官员簇拥,上万百姓好奇,庞大繁杂排场的中央居然是个十八岁的年轻人。
王济海感叹不已:“天上什么青年才俊都有,能比得上这万一的我真没见过。”
落后众人半步,长松口气的礼部尚书曹晚林赞同。
“似这般少年人老夫从未见过。”
说着笑起来:“原本以为陛下交个苦差给我,屡立战功的年轻将军,陛下恩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京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必是嚣张跋扈,气焰高昂,难以应付。”
王济海感同身受:“谁不是呢,我那边排场都是按最大准备的,神京府里能用的东西都搬出来,又把必经街道上的雪都费时费力清理一遍。
就怕触了赵大帅的霉头,陛下给的旨意里可再三要求要隆重上心,切不可轻慢。”
曹晚林似乎听出其中的味道,缓缓点头:“多谢府尹提醒。”
“实话实说而已。”
王济海道,话虽如此,官场上信息就是最值钱的。
若多数人都知道陛下给他的旨意,那就不用费尽心机去猜陛下对赵立宽的态度,也就不会站错了位置,说不定影响前程了。
曹晚林感慨:“屡立奇功而不骄,遭人责难而不怒,处理事情冷静又有手腕。
关键年不过十八,如此年轻,有大把时间,前途无量啊。”
王济海看了眼前方被众人簇拥在中,两旁百姓欢呼围观的赵立宽,半开玩笑说:“方才银台司的老给事中急着推荐自家闺女给赵立宽做妾。
他倒是拉得下脸,我要是还有女儿也想拉这把老脸。
呵呵,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何等前程无量,大概率飞黄腾达,谁不想凭借好风之力,扶摇直上呢。”
曹晚林点头,他知道王济海身为神京府尹,跟他说这么多,还透露了陛下的态度,也不是平白无故的。
因他儿子王瑞高中后就在礼部担任主事。
“我家倒有女儿,她心高气傲必不甘与人为妾。
可惜这么好的乘龙快婿,却被高思德捷足先登。”
曹晚林感慨,虽见面不多短短半时辰不到,他心里是真稀罕赵立宽这年轻人。
女儿曹颖年纪轻轻便因精通音律歌舞,饱读诗书,选中为皇后女官。
皇后女官可不简单,自古男主外女主内,皇城里也差不多多少。
陛下管着天下,皇后也管着皇城。
宫里禁军、宫女、宦官加起来两万多人,还有六尚局各官吏杂役,还有皇家内帑私库,诸多园林,各皇亲往来等,多数都是皇后管理。
这些事皇后不可能自己管得过来,必然需要人协助,这就是皇后身边女官的作用。
像她女儿所担任的宫令女官乃二品衔,如同皇后的宰相,俸禄比他这个当爹的还高。
也难怪她会心高气傲,眼光高绝。
京城豪门大户登门说亲的恨不能踏破门槛,她一概看不上,说他们要么胸无大志毫无前程,要么空吃父辈功勋,要么没能力没功名。
如今这赵立宽要功劳有功劳,要官身有官身,要前程有前程,无非就是才学弱了点。
女儿这回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了。
多好的乘龙快婿,可惜被高家捷足先登.......
正想着,迎接队伍已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