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31、决战(九、十)(1/2)

鼓号声响彻战场,震落晨霜。

大道东西,数千骑越过田埂,甲胄反射着晨光随战马上下起伏闪烁,像沙滩上的砂砾。

青龙旗在沙尘中若隐若现。

马蹄声初如闷雷逐渐连绵不绝,隔数里地都能听得清楚。

赵立宽再令升起帅旗,步军开始向前沿推进。

战已经打到第三天,这种规模的大仗,双方都已十分疲惫,城内安顿满伤兵。

尸体来不及处理,赵立宽不顾众人反对,下令焚烧。

要是平时他不会这么强硬怕影响士气,可这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候千万不能出一点差池,要是起了疾疫之类,更加麻烦。

之前两天,都是他们利用骑兵优势率先进入战场,占据有利地形。

今天却不同。

前锋骑兵才越过大道,叛军也率先派出骑兵进入战场,准备与他们交锋。

赵立宽皱眉有些不敢相信,太反常了。

也不敢怠慢,在帅台上询问钟剑屏:“你看对面多少骑兵?”

“两到三千。”

叛军将骑兵结成五个方阵,东西横列,开始进入战场。

“他们这是自寻死路!”

赵立宽一眼就看出这种阵型的弱点。

他手下归化军常年与辽军交战,骑兵战法非常娴熟。

叛军摆出这种阵型确实是骑兵常用的,但那是对付步兵的打法,追求饱和攻击,一次性发挥出尽可能多骑兵冲锋的威力。

而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

坏处就是完全放弃骑兵的机动性,在这种阵型中,多数骑兵前后左右都是战友,根本动不了,只能按预定路线往前冲。

赵立宽立即让人去把侯景、罗城勇等归化军将领叫来。

他们都是归化军将领,常年和辽国骑兵交锋,对骑兵战术有更深刻的理解。

两人来后赵立宽立即嘱咐:“侯景率游骑袭扰,往叛军反手绕,罗成勇率重骑迎战,以环形阵接敌。

“诺!”

两人领命,立即上马到阵前,点兵马出阵。

环形阵是一种一直用到后世的战术,也叫“8”

字战术。

这是北方边境军队与辽军骑兵交锋时用得最多的战术。

其中有很多战术细节,但粗略讲就是将骑兵分左右两队,中间隔开至少两丈以上。

接敌之后左队向右迂回冲锋,右队随后向左迂回冲锋,反复交替进攻。

因其运动轨迹如同圆环相扣,所以叫环形阵,而到后世又因为与阿拉伯数字“8”

相似被称为八字战术。

这种战术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霍去病与匈奴人交手时使用。

而北方边军多年摸索下来,发现这种战术在骑兵交锋中是最好用的几种之一,特别适合对付敌方骑兵死板的阵型。

两队骑兵要求一般不超过两列,这样骑兵可以左右机动,不会与战友相撞,同时能快速拐弯,迂回,充分发挥机动性躲避进攻。

减少对面箭矢等远程武器的伤害,这种阵型下敌人的视野中就只有最前面两到四个骑兵,后方骑兵都躲在战友身后。

其次走环状路线还为迂回,马上无论使弓还是使用兵器,总有一面是反手不好攻击的。

这种战术就是不断迂回,不断利用战马的机动性寻求从反手的侧面进攻,敌人总有一面无法兼顾。

如果遇到辽军那样的骑兵精锐,双方经常会陷入不断兜圈子,都去寻求绕到对方攻击死角发起攻击的情况。

最终谁都不敢停下,直绕到马力疲乏无功而返。

叛军摆出这种阵型是完全没法迂回缠斗的。

中间骑兵前后左右都是人马,速度快起来胡乱动都不用敌人攻击,自己就互相挤压践踏人仰马翻。

“完全的马战外行。”

钟剑屏遥望叛军骑兵阵型评价:“不知道怎么敢的。

赵立宽赞同,“我看他是昏了头!

这是大好机会。”

农怀威确实有些头昏,是被气昏的。

上个月他手下大将羊匡醉酒误事,害死数千伏兵精锐,按军法当斩。

他舍不得这一员大将,暂监押在花田县,想日后让他将功补过。

没想到却被几个族长放了。

狱卒是他们的部众,县丞阻止无果,手下两个管理牢狱的官吏被杀,他抢了马逃到这来告状!

他不在后方,官吏竟敢公然违背他的法令。

这几天战事紧张,三军疲惫,每天都有逃兵,疾疫越发严重。

他多次催促让后方多供应粮草。

打起战来不比平时,将士体力消耗巨大,吃得多。

可送来的粮食也就比平时多五车。

弟弟农怀平给他写信,说实在不上粮食。

之前派去征粮的官吏被百姓打死一个,南安府附近已经有不少百姓因为交不上粮逃到山里不出来。

农怀平没办法,直接调南安府的民兵去收税,结果还是收不上来,甚至有些民兵直接逃了。

因为优先供应前线军队,后方民兵已经两个月没发军饷。

所有问题让农怀威又急又恼,头昏脑涨。

偏这时手下将领告诉他,北军占着骑兵精锐,每天都提前让骑兵占好有利的战场位置。

让他们几天交锋每次吃亏,伤亡大增。

正在气头上时又在帅台上见北军一大早照例派出骑兵先进入战场,占据战场中有利的高坡地形,高处田埂,有残余石墙便于防守的村落等位置。

还有人耀武扬威高声叫骂,对着他们这边撒尿,虽听不清楚说什么,可越看越火。

顿时怒上加怒,下令派出骑兵迎战,阻止北军骑兵。

其实才下令不久他就有些后悔了,之前两天的战斗中,北军骑兵的凶悍他们都看在眼里。

不只甲胄兵器精良,而且骁勇迅捷,弓马娴熟,在边上来回冲杀射箭,他们都没什么办法。

自己这边的骑兵尝试几次都被击退,之后就根本不敢主动过去交锋。

只在后方等待,北军骑兵冲过来立即上前配合阵前步军拦住,对方后退也不追击,立即退回。

正想着要不要撤回时,孙得福便怒气冲冲跑来道。

“大王,骑兵不该派出去,他们不是周军的对手!”

农坏威刚平息的火气瞬间再次点燃,心里怒道:“后面的那些老东西不听我的,如今连你也要反驳我!”

便高声道:“北军欺人太甚,每天用骑兵占据先机,让我们吃亏,今天忍不得了!”

孙得福读书过,曾是汉人的官员,连劝说:“兵书说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北军骑兵强势,而且那赵立宽本就是北边来的,常年和辽国作战,最熟悉马战。

而我军兵多将广,步军更多。

这时候派骑兵与他们马战,根本是以己之短击人之长!

大王快让他们回来吧。

前线三万人,这几天又强抽调后方八千多人,还有陆续援军在路上。”

“可我们的伤亡更多!”

“我们的人马也更多!”

孙得福立即严肃说教:“这些骑兵是跑得快,他们不是北军骑兵的对手,但能快速增援薄弱处。

只要靠着他们的增援维持住下去,周军顶多两万兵马,我们能召集四五万人。

就算伤亡比他们大,集结时吃点亏,他们迟早不是对手。

“将士劳累,已经出现逃兵了。”

“打仗哪有不累的,这是拼死活的事,说什么累不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