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陈瑾这家伙也是好起来了!(1/2)
上午9点半,环球的发布会正式开始。
整个华尔道夫的一楼会场内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其中尤以北美和华夏的媒体居多,占据三分之二的人员;不过和北美坐在第一排不同的是,华夏记者的待遇有点差。
...
雪还在下,细密而安静,像是天空在低语。
林晓把脸埋进围巾里,呼出的白气与林然肩头落着的雪花融成一片朦胧。
他们走得很慢,仿佛这条从母校延伸出去的小路没有尽头。
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映着雪地泛出柔和的光晕,像极了多年前那个冬天,他们在大学宿舍楼下等末班车时的模样。
“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拍短片吗?”
林晓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卷走。
林然侧头看她,眉梢微扬:“《候鸟》?
当然记得。
你非说要用一台二手DV,还坚持要在零下十度的天台上拍女主角独白那场戏。”
“我说那是‘真实的冷才能拍出真实的孤独’。”
她笑了,眼里却泛着光,“结果你穿着两件羽绒服站在我旁边举反光板,边打哆嗦边念台词给我听。”
“你还好意思提?”
他佯怒,“我那天回去就发烧了,可你呢?
抱着DV反复看素材,嘴里还念叨‘这一镜有灵魂’。”
“可它真的有。”
林晓停下脚步,转身面对他,“那一刻我就知道,哪怕全世界都不懂,只要有你在,我就能继续拍下去。”
林然凝视着她,伸手拂去她发梢上的雪粒。
“你知道吗?
那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你能站在真正的片场,指挥一群人为了一个故事流泪、奔跑、燃烧,那我愿意一辈子做那个帮你调焦、对光、递热水的人。”
“现在你不止是递热水了。”
她轻声说,“你是和我一起点燃火种的人。”
他没说话,只是将她拉近了些,用体温挡住迎面吹来的寒风。
两人继续前行,脚下的积雪发出绵长的咯吱声,像某种温柔的节拍器,记录着他们共同走过的岁月。
回到工作室已是深夜。
助理早已下班,只有灯还亮着。
桌上摆着一份新剧本的封面??
《春逝》,两个字由林晓亲笔题写,墨迹未干。
这是他们杀青《她来过》后就开始构思的新项目,讲的是九十年代南方小镇一对姐妹的命运交错:姐姐为供妹妹读书放弃梦想远走他乡,二十年后归来,却发现彼此早已活成了对方最陌生的样子。
林然脱下外套挂在门边,走到桌前翻了几页,眉头微微皱起。
“这场雨中重逢的戏,情绪太满了。”
他指着其中一段,“你说姐姐蹲在地上捡散落的照片,哭到说不出话。
可我觉得,她不该哭。”
林晓靠在沙发扶手上,捧着一杯热茶:“为什么?
压抑了一辈子,见到了最想见又最怕见的人,怎么能不崩溃?”
“因为她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会哭的女孩了。”
林然语气平静,“她学会了把眼泪咽回去。
真正撕心裂肺的事,往往一声不响。
就像你拍《她来过》里女主父亲去世那场,她只是默默叠好旧毛衣,镜头停在手指颤抖的特写上??
那种克制,反而更痛。”
林晓沉默片刻,低头啜了一口茶。
热气氤氲中,她的目光渐渐柔和下来。
“你说得对。”
她终于点头,“我太急于表达情感了,反而忘了有些人一生都在练习沉默。”
林然坐到她身边,拿起笔在稿纸上轻轻划掉几句台词,重新写下:“她看着妹妹,笑了笑,说‘你胖了’。”
然后抬头,“一句话就够了。
笑里藏着千言万语,比嚎啕大哭更有力量。”
林晓望着那行字,眼眶竟有些发热。
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年来,不只是她在教他如何成为导演,也是他在一点点教会她??
什么是真正的克制与尊重。
“我们明天去趟江南吧。”
她说,“我想亲眼看看那些老巷子、石桥、晾在竹竿上的蓝印花布。
这个故事必须带着湿漉漉的空气和青苔的味道。”
“机票我来订。”
他笑着说,“不过这次别再半夜三点起床赶日出了,上次在婺源,你扛着摄像机蹲桥头两小时,差点滑进河里。”
“那是为了捕捉晨雾穿过桥洞的那一秒!”
她抗议,“那一镜值回票价!”
“可你不该拿命去换。”
他握住她的手,语气认真,“电影很重要,但你活着更重要。”
她没反驳,只是轻轻靠在他肩上。
窗外雪仍未停,屋内暖意融融。
墙上挂着《她来过》的海报,下方刻着那句来自县城观影会的话:“这是我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像我这样的人。”
旁边新增了一张照片??
东京电影节领奖台上的他们,手握奖杯,笑容明亮。
几天后,他们启程前往浙江乌镇。
剧组前期团队已先行进驻,美术组正忙着还原九十年代的生活场景:斑驳的水泥墙、铁皮信箱、老式凤凰自行车、阳台上挂着的搪瓷盆。
整个小镇仿佛被时光倒流拨回了三十年前。
林晓戴着帽子穿梭在巷弄间,拿着笔记本不断记录细节。
她在一家废弃的老照相馆门口驻足良久,玻璃橱窗里贴着泛黄的婚纱照,模特的笑容僵硬却真诚。
她推门进去,木地板发出吱呀声响,灰尘在阳光中飞舞。
“这里可以做姐姐回家后的第一场戏。”
她回头对跟来的林然说,“她走进这间曾属于全家合影记忆的地方,却发现一切都变了。”
林然点头:“我们可以用长镜头,从她推门开始,一路跟拍她走过走廊,经过空荡的摄影棚,最后站在一面碎裂的镜子前??
镜子里映出她年轻时的模样。”
“然后切现实。”
林晓接道,“两个时代的她,在同一面镜中对望。”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默契已在呼吸之间。
选角工作同步进行。
这一次,她们决定启用一对真实姐妹??
陈婉与陈柔,地方话剧团的演员,名气不大,但眼神干净,气质贴近角色。
试镜当天,林晓让她们即兴表演一场“多年未见的重逢”
。
姐姐进门,妹妹愣住,两人隔着客厅站着,谁都没先开口。
镜头缓缓推进。
最终是姐姐先笑了,轻声说:“你还留着那条红头绳?”
妹妹低头摸了摸辫尾,点点头,忽然转身进了厨房:“饭快好了,你要不要吃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