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64章:金蝉脱壳(1/2)

一剂“麻黄桂枝汤”

下去,朱由检猛出了一通大汗,面色明显好转。

见状,太医总算放了心。

“皇后娘娘,皇上是太过操劳,食不甘味,又碰巧遭了风寒,这才头昏目眩,四肢无力; 下官再开一副方剂,连服两次,症状必能缓解。”

“有劳温太医了!

小翠,随温太医去取药,悉心煎煮,尽快送来!”

“诺!”

宫女紧随温太医而出。

但,走出几步,温太医又折返回来:“娘娘,皇上的身体实在衰弱,还需多注意营养,切忌过分操劳……”

周皇后无奈苦笑着,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朱由检身体衰弱,营养不良,操劳过度,确实是事实!

他才17岁,头上却多了几根白发!

但,周皇后却很清楚,朱由检跟别的皇帝不一样!

他,不好女色!

直到现在,他的后宫,只有周皇后和袁贵妃!

此时的周皇后,有孕已近三月!

他去袁贵妃的慈宁宫,一月最多两三次!

他在乾清宫批阅奏书,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大半夜!

所以,朱由检身体太弱,营养不良,并非女色所致!

为了省下银子,后宫的太监宫女辞退了一大半!

并且,朱由检还带头吃素!

没人会相信,他身为皇帝,每月只吃两三次简单肉食!

自登基至今,他从未添置一件衣服!

衣裤鞋袜的破洞,都是周皇后亲手帮他缝补!

然而,即便朱由检如此节俭,银子还是不够用!

“万岁爷,万岁爷……”

王承恩连唤几声,朱由检缓缓睁开眼睛:“何事?”

“额……王公公有奏书送到……”

听闻王立送来奏书,朱由检挣扎着坐起身,周皇后缓步退出大殿。

“王二狗,还是不肯去皮岛?

难道……他想抗旨?”

朱由检气得上气不接下气,王承恩赶紧解释道:“万岁爷,圣旨昨日才发出,还需好几天才到西平堡; 这封奏书,应该是王公公隔日发出。

所以,比上封奏书晚了一日。”

王承恩解释一番,朱由检点了点头。

只不过,王立在两日里连发两封奏书,还是让朱由检很不高兴。

“万岁爷,小奴以为,王公公的担心不无道理!

他的建议,还请慎重考虑才是!”

“不必了!”

朱由检摆摆手,面色坚定:“与皇太极的议和,迫在眉睫!

只有议和,才能抽出部分关宁军剿灭贼寇!

国内贼寇不除,如何全力抗击建奴?

拟旨,告诉王立:议和之事不能停!

就算皇太极撕毁合约,就算他明天就挥师来犯,朕也绝不怪他!

再告诉他,议和之事即已定下,就当速速前往皮岛,速速查清建奴购买大炮之事!”

朱由检态度坚决,王承恩便不再相劝。

…… 在议和即将完成的情况下,王立接连上书,称“皇太极狼子野心”

、“很可能出尔反尔”

、“还需详加观察”

,等等, 其实,都是给自己留下后路!

朝廷的财政即将崩溃,王立比谁都清楚。

如果,皇太极“收了九十五万两银子”

之后,马上就撕毁停战协议,朱由检必会气疯!

首先提出议和的王立,必成朱由检的出气筒!

就算凌迟处死,也是轻的!

眼下,银子刚刚起运,还没有交到皇太极手中。

王立确信,朱由检不会停止议和!

于是,他故意连番上书劝阻,引诱朱由检说出“不怪罪”

的话,总算成功了!

另外,王立也是借劝阻之事拖延时间!

拖延去皮岛的时间!

毛文龙那样的“土皇帝”

,性情比朱由检还暴躁,没有道理可讲,没有规则可讲!

若是去了皮岛,若要查他麾下将领的“私通建奴”

行为,很可能被他一剑斩杀!

而且,皮岛不同于内陆的各州各府,西厂锦衣卫很难秘密上岛调查!

所以,毛文龙那样的土皇帝,王立真的不敢惹!

至于岛上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只能另寻机会除掉他们了!

就算没有机会,也无所谓!

无论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 四天后,在张彝宪和高起潜的督促下,一百二十艘大船返回京师。

“万岁爷,小奴查清楚了:西厂征用的一百二艘大船,装的全是火药、铸铁、毛竹、翎毛等物; 由西厂百户宋文辉押运,准备前往福建军器局!

这批船只已经返回京师,万岁爷和众臣可以亲自上船查验!”

闻言,朱由检稍稍松了口气,追问道:“既然如此,那……那批银子呢?”

“万岁爷,小奴在山海关追上了运送白银的车马!

经过点算,九十五万两白银,一个不少!”

好!

好!

对于曹化淳,他是百分百的信任!

得知船上装的并非白银,并且银子正在运往辽东,朱由检长舒了一口气: “王二狗,果然值得信任!

不过,在京师的附近,不是有两个军器局么?

他把那批物资运往福建,是不是太浪费人力物力了?”

“万岁爷,京师附近的不是军器局,是兵仗局!”

曹化淳稍加解释,朱由检恍然大悟。

明朝的军器制造的衙门是工部,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

由朝廷直接管辖的,是兵仗局; 由地方州府管辖的,是军器局。

在弘治年间,兵仗局尚有三千多名工匠,但到了隆庆年间,兵仗局的工匠只剩一千多名; 天启六年,京师兵仗局的“王恭厂火药库”

大爆炸之后,仅存不多的兵仗局,全部停产; 如今,所有的军器局都远离了京师。

并且,多数位于长江以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