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熊文灿的行贿(2/3)
即便打个折,四五十万,也能筹建一支精简的水师吧!
然而,他的奏书,被毫不犹豫地驳回了!
其实,朱由检也想建一支水师!
扫清东南沿海的海贼之后,还能北上支援辽东战场,甚至绕过朝鲜,偷袭皇太极的后方!
可惜的是,户部没钱!
朱由检也没钱!
九边诸军,早就因欠饷而溃散!
朝廷仅剩的那点银子,只能用在辽东!
那里,是大明的生命线!
王立知道朱由检没钱,知道户部没钱,熊文灿却不知道!
这位出于四川的巡抚,确实是光明磊落,在朝中并未拉帮结派!
但,为了筹建水师,他选择了妥协!
在他看来,王立是朱由检最信任的人!
只要他在朱由检耳边美言几句,组建水师就有希望了!
另外,媚香楼的甄瑶,熊文灿确实是一见倾心!
他,确实在筹钱,想帮她赎身!
但跟组建水师相比,甄瑶就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熊文灿开始行贿了!
只可惜,王立看向赵姬的目光,爽快的打赏,以及在宋哲耳边的低语,让熊文灿误会了!
“厂公,这是赵姬的卖身契,你可以带她离开了!”
“多少钱?”
“不多,三千两……”
“我去!
我就一个太监,你把赵姬塞过来,不是暴殄天物么?
所以,你自己带走!”
“可是……厂公,你不是喜欢听曲儿嘛!
赵姬既能帮你洗衣做饭,又能为你单独抚琴!
白天能养眼,夜里能暖床,怎么就暴殄天物了?”
“……”
“多谢恩公……”
赵姬恭敬地向熊文灿行礼,然后静静地站在王立身旁。
这脸色,不知是悲是喜。
王立也不傻,猜到熊文灿有求于自己:“熊大人,有什么事,你可开口直说!”
“这个……唉……”
熊文灿吞吞吐吐,说起筹建水师的意向和难处,脸色越发难看。
他本来就缺钱,又哪来更多的钱行贿?
王立略加沉思,示意赵姬继续抚琴,然后淡淡一笑:“熊大人,你手上有多少钱?
说实话!”
熊文灿不知王立的本意,如实说道:“只有十万两!
厂公,熊某万历三十五年出仕,直到今日,真的只有这点银子!”
“熊大人!
你为官二十年,官至二品巡抚,却只有十万两银子,也算得上清官了!”
王立摇摇头,熊文灿急忙倒上酒:“厂公!
现在的大明,北有建奴虎视,南有海贼袭扰,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如果厂公能仗义相助,乃是大明之幸,百姓之幸!
只可惜……唉……”
“要想建功立业,并非只有水师嘛!
在我看来,就算没有水师,也能平定东南沿海!
只要时机得当,还是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熊文灿沉默不语,王立却有了主意,追问道:“在你看来,剿灭海贼郑芝龙,大概需要多少银子?”
“如果不建水师,至少需要十万两银子!
这,只能组建一支万把人的步兵,只能装备少量的火枪; 而且,要在郑芝龙登岸之前,提前做好埋伏!
而且,还要在一年之内成事!
否则,这支队伍就因没钱而溃散了!
所以,机会确实是有,但不易实现啊!
”
“是么?”
王立淡淡一笑,郑重地说道: “我帮你剿灭郑芝龙,再帮你平定东南沿海,功劳全都归你!
不过,你的十万两银子归我 如何?”
“厂公,你没开玩笑吧?”
“熊大人,你看我像开玩笑么?
要不,咱俩立个字据?”
上下打量着王立,熊文灿懵圈了!
开什么玩笑?
真能平定大明的东南海疆,就算功绩比不上戚继光,也足以青史留名!
别说十万两银子,就算二十万两,五十万两也值了!
况且,事成之后再付银子!
毫无风险!
再三确定王立没有开玩笑,熊文灿大喜!
当然,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能写下字据!
于是,二人口头定下了“君子协定”
。
王立,不怕文灿赖账!
而熊文灿,生怕王立赖账!
抢着付了三两银子的酒菜钱,并且说了许多好话,这才忧心忡忡地离开。
只不过,被他赎了身的乐姬赵倩,执意不肯带走。
其实,赵倩年约十七八,长得还算不错。
如果不是太监的身份,如果不怕露馅,王立真想把她收为小妾。
把她送人或卖回青楼,这种事确实做不出来。
罢了,反正她的琴艺还行。
平时抚抚琴,帮忙洗衣叠被也不错。
“厂公!
柳如嫣也到了南京!
据跟踪的锦衣卫回报,她正在逸香楼,跟老鸨吵起来了!”
柳如嫣?
她不是回吴江省亲了么?
她还没返回京师?
怎么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