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死要面子的朱由检(2/3)
滴水不漏!
“万岁爷圣明!”
王立装出心服口服的模样,弱弱地解释道:“其实,小奴急着去四川,是担心以前的变法难以持续!
万岁爷应该知道,流贼盘踞夔州府一年多,四川的百姓,肯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王公公!”
朱由检打断王立的话,眼中多有责怪之色:“与西北剿贼和抗击建奴相比,四川的变法确实轻松了许多!
王公公有经天纬地之才,是我大明中兴强盛的唯一希望!
如果局限于四川的变法,忽略了西北的剿贼和辽东的皇太极,实在不应该!”
王立听出了朱由检的弦外之音,巴不得马上就复职,却装出勉为其难的模样; 重重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见状,朱由检也叹了口气,痛心疾首:“时也,运也!
洪总督和陈总督,有过好几次彻底剿灭流贼的机会,全都功亏一篑; 王公公的四川变法即将大成,却因流贼的窜入而中断,朕也十分痛心; 几月前,王公公围流贼于延绥,眼看就要一网打尽,阿济格那孙子又出来搅局!
幸得王公公足智多谋,以少胜多,灭了皇太极的威风,让朕出了一口恶气!
只可惜,西北的流贼…… 唉!
这几年来,几次三番的功败垂成,不仅仅是王公公心累,朕也感到心累!
王公公想休息一阵子,朕完全能理解!
朕也想休息一阵子,朕也想睡个三天三夜!
但是,天不遂人愿啊!
王公公,你的不辞而别,朕非常失望!”
说到这里,朱由检大手一挥,王承恩赶紧送上“西厂提督”
的印玺。
“王公公,你的辞官申请,万岁爷从未批准!”
王承恩看看朱由检,再将目光移向王立: “万岁爷此番南下,是为处理唐王拥兵自重一事,顺便给王公公送来印玺!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 王公公,别辜负万岁爷的信任与重托啊!”
“唉!”
王立继续装出勉为其难的模样,接过印玺。
欣喜之余,却将朱由检骂了无数遍!
这家伙,真特么好面子!
自己请辞卸任的原因,他应该知晓,却只字不提!
一句“时也,运也”
,就把擅自调动兵马的过失,推得干干净净!
他藏身天音阁二十余天,竟然是“处理唐王拥兵自重”
之事,竟然是“顺道”
送来印玺!
呵!
唐王朱聿键的封地,不是在河南南阳么?
你真要“专程处理”
那件事,应该去南阳才对,跑到南都干嘛?
再说了,朱聿键的“拥兵自重”
,不是早就处理了么?
你好面子,想找个借口下台,也得找个合理一些的嘛!
话说回来,朱聿键那家伙,真够苦逼的!
阿济格大兵入境,朱聿键竟然集结了一千多家丁奴仆,浩浩荡荡地上京勤王了!
说来也奇怪,这家伙似乎忘了:藩王不能离开自己的封地,更不能拥有军队!
即使他真的有心勤王,他的一千多家丁奴仆,在朱由检看来也是军队!
所以,他的“大军”
行至真定府,获悉此事的朱由检如坐针毡!
不顾京师的危急,赶紧勒令其返回封地!
最终,朱聿键没能与阿济格交战,却在返回南阳的途中,与流贼打了几仗,被打得丢盔弃甲!
不仅如此,还遭到朱由检的清算——被废为庶人; 他的唐王之位,改由其弟朱聿鏼继任!
或许,可能是“藩王造反”
的前车之鉴,触动了朱由检最脆弱的神经,他没打算就此放过朱聿键!
估计,已经被废为庶人朱聿键,小命不会太久了!
这,只是一件小事!
朱由检跑到南都“专程处理此事”
,明显是好面子,找借口罢了!
王立不傻,不会傻到去拆穿他!
“厂公,你想休息一阵子,朕确实能理解!
但是,你在山海关全歼了阿济格之后,皇太极势必攻取大凌河复仇,辽东的局势……”
“报……万岁爷,蓟辽总督孙阁老送来奏书,皇太极兵撤大凌河,去向不明!”
闻报,本该欣喜的朱由检,竟然多有不悦!
阅过奏书,面色凝重,继续说道:“皇太极虽已撤军,辽东的局势仍不明朗,很可能卷土复来!
况且,闯贼高迎祥的主力窜入神农架山区,正是将其一举歼灭的绝佳时机!
厂公在继续四川变法的同时,还请不辞辛劳,继续兼任“五省剿贼总督”
和“破虏总督”
一职!”
朱由检一脸的诚恳,王立却彻底无语!
复任“西厂提督”
,自然是好事!
但是,朱由检的信任与器重,“五省剿贼总督”
与“破虏总督”
,仍是一个天坑!
因为,历史,不会轻易改变!
无法彻底剿灭流贼,那是必然!
无法彻底击败皇太极,也是必然!
要是兼了这俩职,迟早被朱由检弄死!
正要婉拒,宋哲匆匆进入包厢,送上一封密信!
我去!
张凤翼那家伙,竟然病死了?
他带去的万余士卒,被打得落花流水?
早就知道他是送人头,哪知道送得这么快!
连几天都坚持不了?
靠!
我都没来得及调兵遣将,高迎祥那家伙,吃了一嘴之后,又躲进了神农架!
看过密信,朱由检脸色大变!
“厂公!
辽东的事,可以暂且放一放!
闯贼高迎祥,实在太嚣张!
还请厂公当仁不让,勇挑重担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