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83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3)

没等到曹文诏发出手势信号,早就准备好的明军铁骑,第一时间杀出城外!

我去!

八旗兵那边,又有千余骑冲出大营!

明军这边也不示弱,或者说不敢让曹文诏孤身涉险,紧跟着杀出千余骑!

阵中,相向而行的两人,全都没有退缩!

望远镜中,只看到两骑刚刚靠近,曹文诏的大刀趁势劈出!

然后,马背上的八旗兵不见了!

曹文诏弯下腰,拾起了什么东西!

应该,是敌方的脑袋!

只是,曹文诏并未勒马回城!

而是,继续拍马猛冲!

冲向八旗兵最前方的那支小队!

身后的明军骑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此时此刻,只能拼命地策马猛冲!

那曹文诏,实在太莽撞了!

孤身犯险,不顾大局!

满桂实在看不下去!

正要下令收兵,却有兵士来报:东南方向黄沙漫天,遮云蔽日!

果然如此!

如此大的阵仗,必是骑兵!

望远镜中,从旗号来看,是大明的骑兵!

骁骑营!

对,就是骁骑营!

排山倒海,万马奔腾!

距离太远,看不清数量!

但能肯定,他们正在向八旗兵的侧翼冲锋!

满桂没有统领过骑兵,却知道在这个时候,大同方向的骑兵绝不能后退!

而且,还要继续增兵!

确实!

没等满桂下令,靠在城墙边的关宁铁骑,趁势发起了冲锋!

“好你个曹文诏!

果然阴险狡诈!”

皇太极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保持着理智:“东南方向杀来的明军,到底是哪路兵马?

数量多少?”

“呃……对方毫无征兆地杀来,没来得及探清数量!

不过,明军部署在这一线的骑兵,很可能是骁骑营!”

“不,绝不是骁骑营!”

皇太极摇摇头,目光如炬:“骁骑营绝不敢向我的大营冲锋!

阿济格、多铎、济尔哈郎,你等各领两千骑迎战,探清虚实!”

“嗻!”

“代善、多尔衮、阿巴泰,你等按原计划迎战曹文诏,绝不能让他返回大同!”

“嗻!”

“加强刺探!

敌兵虚实,随时来报!

诸将随我坐阵大营,不可轻动!

否则,定斩不饶!”

“嗻!”

众将领命而出,忙而不乱!

皇太极看似镇定,实则汗湿衣甲!

他惧怕的,并非曹文诏!

而是,东南方向杀来的另一支铁骑!

两军已经交阵,却不知对方的来路和数量,如何不怕?

然而,心虽所惧,大营却不能轻动!

一不小心,就会兵败如山!

此刻,从东南方向杀来的明军骑兵,确实是骁骑营!

但是,与上次那支骁骑营截然不同!

经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这支骁骑营,已经脱胎换骨了!

虽然只有六千骑,面对数倍于己方的八旗兵,全都义无反顾,士气如虹!

这其中,既是孙传庭的训练得法,又与王立的“怂恿”

密不可分!

确实是王立的怂恿!

上个月的首战,四千骁骑营全军覆没的消息,以及曹文诏返回大同的消息,同时传到四川!

王立隐隐感觉有些不妙,却又觉得,这是重创后金的大好机会!

如果辽东的祖大寿趁机攻打沈阳,皇太极必将进退两难!

虽是效仿“围魏救赵”

,但也是个必杀局!

皇太极不得不回师!

真敢不回,老家就要被端了!

几百里的土地,几百座大小城池,就算不被明军占领,也会被洗劫一空!

但是,如果皇太极回援沈阳,很容易在中途遇伏!

同时,大同的曹文诏、宣府的孙传庭还会尾随袭扰!

行至沈阳附近,八旗兵面对的,将是三路铁骑的合围!

就算不死,也会去掉半条命!

在王立看来,这真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只可惜,无权调动祖大寿和孙传庭!

只能怂恿!

没想到的是…… 祖大寿本来就行事谨慎,因几年前的“擅自撤退”

,变得越发谨慎!

他的外甥吴三桂,更是对王立恨之入骨!

连番劝说之下,祖大寿按兵不动了!

对关宁军的怂恿,没能成功!

山西这边,对孙传庭的怂恿,成功了!

他首战失利,自己也意识到不妙!

朝中那帮阴阳怪气的文臣,必会借机弹劾!

必须想个办法,将功补过!

正在苦思将功补过之法,王立的急信,及时送到了!

信中,王立说得不错!

要想将功补过,只能是击退皇太极,解大同之围,救出曹文诏!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