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机会(2/3)

关他郑芝龙屁事儿?

“厂公,郑芝龙信中的“鸡笼”

,是沿海渔民和商队的俗称;其实,那是福建东南的“东藩”

,在万历时期改称“台湾”!”

“索嘎!”

听到“台湾”

二字,王立心头突猛然一紧!

光顾着捞钱,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这个时代的荷兰人,彪悍着呢!

活跃在大明的东南海疆,经常打劫各国商船!

还在台湾的南部,建立了贸易中转站!

然而,大明的东北和西北两面受敌,没有像样的水师,无暇顾及南边的宝岛!

此时此刻,荷兰人唯一惧怕的,只有郑芝龙的庞大舰队!

黑洞洞的炮口,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在去年,郑芝龙跟荷兰人在金门大打一仗,打得荷兰舰队哭爹喊娘!

不过,既然,郑芝龙的舰队如此凶悍,为何向西厂借兵?

“厂公,郑芝龙的船队成员,不仅有大明的商人,还有倭国和葡萄牙商人,很多人都会玩大炮!

如果在海上交战,郑芝龙不会惧怕任何人!

但是,若想登陆台湾岛,郑芝龙就无能为力了!

因为,他没有步兵和骑兵!”

“这样啊……”

王立目光微闭,深吸口气,郑重地问道:“郑芝龙,是否还有其他的信函?”

“有,有好几封,是去年三月至十月的来信,主要是商讨福、浙二港的关税,不是什么要紧事儿,你已经处理过了!”

“对,是这么回事儿!”

王立点点头,还是觉得漏了些什么:“他的信中,是否提到台湾岛上的荷兰人数量?”

“这个……有一次……好像提到过……”

注意到王立神色不对,宋哲赶紧命人取来郑芝龙的所有信函。

逐一拆看,果然提到了这件事!

竟然被宋哲给忽略了!

本想怒骂他一顿,想想还是算了。

这个二当家,本来大字不识的!

这几年跟着自己,勤学苦练,基本脱了盲。

不仅是贴身的保镖,还是唯一的“机要秘书”



自己也说过,南方的事,只要不太要紧的,就由他“看着办”



郑芝龙这家伙,在信中提到“五千荷兰人盘踞于鸡笼山,经常打劫各路商船”

,其实是个试探!

这家伙,应该早就有了借兵的打算,只是没有明言!

他的几封信,确实不太要紧!

可是,去年年底的时候,他曾经到过成都啊!

为何没有当面提出?

对了,肯定与倭国有关!

此时的倭国,好像……是战国、三国还是江户时代?

呃……在万历年间,倭国被明军和朝鲜击败后,丰臣秀吉没过多久就挂掉了!

去年,郑芝龙好像说过,这会儿的倭国,好像是德川家族掌权!

叫什么来着?

唉,管他呢!

反正,这会儿的倭国,应该是“德川幕府”

时代!

今年,正式实施了海禁政策!

只在平户和长崎留下两个通商港口,只跟荷兰人做交易!

在这之前,郑芝龙与倭国的贸易往来非常活跃!

如今,再不能做生意了!

这笔损失可不小!

郑芝龙奈何不了德川家族,只能另辟蹊径——把荷兰人揍趴下,让它不敢跟倭国有贸易往来!

然后,倭国就只能跟郑芝龙做贸易!

这家伙,果然是个商人!

小算盘打得啪啪响!

不过嘛…… 此时的台湾岛上,只有五千荷兰人!

由郑芝龙的舰队开路,铁甲锦衣卫和普通锦衣卫登陆之后,应该,能把它们打趴下吧?

嗯,应该没问题!

据说,他儿子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只在城外放了几炮,荷兰人就乖乖投降了!

我去!

如此垃圾的荷兰人,竟敢当殖民者?

还有没有天理?

这个……这会儿的郑成功,还是个小屁孩!

如果我的锦衣卫收复了台湾,以后的历史啊,应该没郑成功什么事儿了!

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就是我王立了!

哈哈哈!

如今的四川,朱氏宗亲已经打趴下了!

老回回嘛,有秦良玉帮忙顶着,打不进来!

如果是张献忠过来,就算打不死他,我也能忽悠死他!

此时此刻,正是我王立收复台湾,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只是,四川距离福建实在太远,无法亲自指挥!

而且,这个时代的兵都是募来的,几乎没什么信仰——有饭吃就开工,有赏赐就嗷嗷叫!

锦衣卫也是这样,很难保证不出岔子!

不过嘛,千古扬名的大好机会就在眼前,花点银子算不了什么!

“传令下去,本厂公奉万岁爷之命,即将派兵征讨红毛藩!

此次出征,每杀敌一人,赏银五百两!

其中的三百两,归杀敌的兵士所得; 余下的二百两,由各级指挥使自行分配!

战死或伤残者,抚恤金提高十倍!

铁甲锦衣卫和普通锦衣卫,采取自愿参加之原则,三日内做好出征准备!”

闻之,殿前的锦衣卫面色大喜,屁颠屁颠地传令去了。

宋哲更是惊讶不已,小心地问道:“厂公,你真要打荷兰人?”

“怎么?

不行么?”

“不是,我的意思是……咱们没有商船出海,去打荷兰人没什么好处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