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2/3)

对了,我让购买的脚踏缫车、整经车、纺轮、纺锤什么的,还有纺织蚕丝和棉花的工匠,必须提前准备好!”

“厂公放心,绝不会出岔子!”

宋哲拍着胸脯保证,却又有着其他忧虑:“厂公,四川的百姓……不太喜欢红薯和土豆!

咱们种了那么多,恐怕不太好出手吧?”

闻言,王立一脸黑线!

这些东西,产量实在太高!

一亩地,轻轻松松就能收几千斤!

四川的百姓就算天天吃,顿顿吃,也吃不了那么多!

江南的百姓,更不喜欢这些粗粮!

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的饥民虽多,但要运过去赈灾,还得自己搭上运输费!

吃力不讨好的事,我可不干!

对了,猪肉不是挺值钱嘛!

富户乡绅和普通的官员,也要三五日才能吃上一次!

对!

把红薯用来养猪!

少说,也能养个几千万把头吧!

“马上去往各州各府,只要是一百斤以下的小猪,见猪就买!

赶紧招募一批擅长繁育生猪的百姓,再在各州各府寻找合适的场所,搭建大型的养猪场!

这些也算作徭役!

工钱嘛,还是每月一两银子!”

“呃……好,好,好……但是,厂公啊,红薯用来养猪,那土豆咋办?”

“土豆?

这个……难道,猪仔不吃土豆?”

“这个……我也不知道啊……”

“它要吃就吃,不吃就先放着!

对了,玉米种子买回来没有?

好像,种玉米和棉花的季节快要到了!

所有的田地,千万不能荒着,给我有啥种啥!

另外,还有什么可以种的,多问问当地的百姓!”

“厂公放心,只要有人手,土地绝不会撂荒!”

呵!

这个时代的百姓,真的太纯朴了!

只要有一口吃的,再随便给点工钱,他们啥都肯干!

就像四川肥沃的土地的一样,这三百多万的廉价劳动力,千万不能空着!

“厂公,四川的百姓不是三百万!

就在这个月,登入黄册的四川百姓,已有六百万多之!”

呃…… 好吧,六百万就六百万!

劳动力嘛,越多越好!

对了,我记得,四川的汉源县,好像有煤!

还有,攀枝花那边,还有大型的铁矿!

汉源,汉源!

汉源?

攀枝花,攀枝花!

攀枝花?

尼玛!

寻遍了四川的各州各府地图,为何找不到这俩地方?

哦,对啊,这是几百年后的名字!

那么,此时此刻,汉源和攀枝花又在哪里?

唉!

早知道要穿越,就该多学点历史,多学点地理!

…… “厂公,你想找的汉源……在隋朝的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九襄镇那边有个汉源县!

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宋朝末年!

蒙古鞑子在关内定都之后,汉源那一代被划归“黎州安抚司”

,一直沿用至今!”

“好,好,好!

张巡抚果然是博古通今啊!

那个谁,赶紧带上人马,去“黎州安抚司”

找一找!

只要找到煤矿和铁矿,我重重有赏!”

目送锦衣卫离开,张汉儒赶紧举起酒碗,满脸堆笑:“厂公啊,我上次跟你提的那事……”

“靠!”

王立扔下酒碗,蹭地弹起身:“张大人,我也说过好几次了:四川各州各府的“地方税”

,你找蜀王去要啊!

怎么又提起这事儿?

为了这点破事儿,你每个月都要烦我好几天!

简直比女人来红还烦!

咱俩,还能不能愉快地做朋友了?”

劈头盖脸的骂声,张汉儒脸色铁青。

不敢生气,更不敢得罪王立。

只能咬咬牙,耐着性子叫苦。

“厂公啊,我奉皇上之命,对你的变法已经非常支持了!

嘉定王朱平榉、宁州王朱至渌的死,我也是按你的意思上奏的!

可是,皇上说的缓缴三年赋税,并不包括地方上征缴的赋税啊!

厂公,我为了帮你,已经惹得蜀王很不高兴了!

我这是……真的很为难啊……”

“巡抚大人,你这话就不对了!

按照大明的律法,田税的征收对象是土地的拥有者,而非租种者!

我的名下没有一亩土地,你却让我缴税?

这不是逼着公鸡下蛋嘛!

所以说嘛,不论你征多少税,你的征税对象应该是蜀王才对!

你老是缠着我,不仅于情于理不合适,而且无法可依啊!”

说罢,王立两手一摊,又要往外走。

张汉儒哪肯放弃,赶紧起身挡在前面。

“厂公啊,你没到四川的时候,我帮你照看了好几个月的香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而且,你给蜀王的租金才五十钱!

真要让蜀王帮你缴税,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再说了,地方上疏通河道,修渠引水,最终的受益者也是你嘛!

厂公啊,咱们都是做官的,那就明人不说暗话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