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085章 大力发展造船

“老爷!”

是张氏,只见她老远就盈盈一拜眼泪汪汪地看着毛文龙。

毛文龙愣了一会这才想起来这是自己的原配夫人,连忙快走几步将张氏扶住。

张氏也许是委屈也许是高兴,总之一发不可收拾趴在毛文龙身上哭起来。

原来早些天张氏就得到父子俩回来的消息了。

自从毛钰坚持让她从杭州来到金塘岛她是一天安稳的日子都没过。

毛钰不跟别人说但是跟张氏交了底,说是朝廷的文官们想要老爹的命。

好不容易听说毛文龙回到了舟山,结果又去了上海。

今天总算回来了,却是忙着在岛上转悠。

张氏无儿女,丈夫又常年在东江,生活是如何凄苦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虽然这两年毛钰的条件好了,她生活上不愁吃穿。

但毛钰长期在海上漂泊。

毛钰缩了缩脖子悄悄滴退开去。

周围的人要很识趣远远地避开。

毛文龙辞官回乡对他的手下人和合作伙伴来说是个坏消息。

但是对张氏来说只要毛文龙囫囵回来就是天大的喜事。

这些年毛文龙官是越做越大,却几乎忘记了杭州还有夫人。

放下张氏如何伺候毛文龙不说。

毛钰回到金塘岛也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

首先是老爹既然已经辞官,那自己的货站规模就要收缩,能低调的尽量低调。

另外就是尽快将私产和卫所的财产剥离。

造船工匠和军器工匠也要拍一部分去舟山岛那边应付朝廷。

先前陪着老爹是走马观花地查看了一下金塘岛。

现在该是好好整理一下了。

毛钰第一个来到造船厂,现在的造船厂又增加了四个船坞,不过碍于有经验的工匠人数限制只能够同时建造四艘船只。

两艘新造的战舰已经下水,海试情况良好。

这标志着金塘岛造船厂完全掌握了建造这种战船的技术,只要火炮跟得上,金塘岛可以放开手脚建造战舰。

每年至少能够建造四艘!

里卡多想卡自己的愿望注定要落空了。

未来等前两 年购买的木材烘干之后就可以同时建造四艘以上的战船。

如果工期顺利那就是一年八艘战舰,直接组成一个小舰队。

毛钰将牵头的几个工匠叫到一起。

分别负责两艘战舰建造的大工匠马福高、于小伟两人分别赏赐白银三百两。

其余几个骨干也是得到了两百两的赏赐。

让一帮工匠跪地就拜。

毛钰给他们提了一个新课题就是尽快将自己以前的同伴、师傅徒弟老乡什么的统统招来金塘岛。

这些工匠有安家费,平时伙食也不错,工钱也高早就动了心思,如今毛钰一说纷纷表示一定会将所有认识的造船工匠邀请过来。

毛钰扶起众人严肃地说道:“如今造船的规模虽然不错,但能够建造的船只还不够。

接下来我打算建造更大的战舰作为主力战舰。

另外还需要更快的巡逻船和大型运兵船、辎重船、武装商船……我先说说我的一些想法,你们成立几个攻关小组,谁先取得突破我一样奖励。”

毛钰的计划里,如今拥有的船只只有战船和二号福船能够适应远洋航行,因此除了保留这两个型号之外就是建造更大的战舰,那种三层甲板五六十门火炮的是第一步。

英国海上君王号、地中海主权号那种才是终极目标。

如果铁供应的上,加上动力足,包铁甚至全铁船也是可以的。

武装商船,其实现在的战舰也能算,比荷兰人的武装商船要坚实,火炮数量也要多,但装货量太少了。

毛钰的计划是用大明常用的壹号福船改装,安装上二十门左右的十八磅火炮,这样的船载货大远航能力强还能有一定的自卫能力。

战争时期可以凑数。

侦察快则参考现在的海沧船,不过为了追求速度,需要将长宽比从大明常用的3:1改成4:1。

火炮方面只在船头安装两门九磅火炮。

这样充分保证速度的同时还可以用来劫掠。

万一自己和大明朝廷闹翻就和李旦、汪直一样做个大海盗。

至于运兵船和内河商船则根据今后的情况在 进行改装生产。

几个没得到奖励的骨干听说毛钰一下子要研究设计几种新船立马来了精神,眼睛放亮地盯着毛钰。

他们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更是为了毛钰丰厚的赏金。

不然自己媳妇哪里不好交代啊。

毛钰不懂造船,却知道几个影响船速和操纵的理论,比如船身长宽比西方是4:1,大明多半是3:1,又比如流线型设计。

比如纵帆与横帆的优劣…… 还有毛钰自己现在的战舰虽多,但与西班牙的超级舰队比起来差得太远。

还有英国人估计也在准备建造超级战舰地中海主权号了。

接下来毛钰就结合自己的知识在图纸上鬼画符一样将几个主要型号的船只讲述给工匠们。

毛钰另外一个让工匠们佩服的地方就是迅速地计算船只的排水量。

无论是尖底船还是平底船,只要图纸成型,毛钰就能迅速地计算排水量,这样就能很快确定各类船只的吃水线。

这是好多年经验的工匠辛苦自己攒起来的经验却在毛钰这里一钱不值。

有这样准确的数据保证,工匠们自然也就大胆了,尤其是在建造战舰的时候,火炮的安装位置以及炮口开仓线等毛钰都能第一时间准确提供。

大大减少了建造船模反复测试的时间。

讨论加上忽悠大约花费了两个时辰,马福高等人心事重重地领着任务下去了。

他们总算知道这位年轻的东家虽然出手大方但也不是喜欢养闲人。

如果迟迟拿不出新船的模型估计日子会很难过。

好在毛钰说了不要怕浪费材料做实验,只要每一次都有经验级了就好。

好在毛钰答应一有空就来造船厂和大家讨论,另外尽一切可能从各地收集不同类型的船只给工匠们参考。

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一些主要船只以及一些计算办法刻印成书在造船厂进行培训。

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认字的工匠学会一些理论知识。

这对将来的造船业自然也是里程碑一样的事件。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