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欺负(1/2)

到了下午,二夫人的马车就到了宛平。

锦朝去影壁迎了她,领她去拜见了陈老夫人。

二夫人带了自己的贴身丫头、婆子。

不仅奉了顾怜亲事的请帖,还携了茶叶和糕点送给陈老夫人。

陈老夫人在花厅见二夫人。

接了请帖之后仔细看了,递给旁边的郑嬷嬷收起来,问起顾怜的亲事:“……你们家四小姐的亲事,是和姚阁老的三公子结亲?”

二夫人也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并没有因为陈老夫人的身份而局促,笑着点点头:“姚三公子和我们怜姐儿是旧识,怜姐儿还没及笄前就定下这门亲事了……本来是锦朝的祖母亲自过来的,只是她最近身子不好。

才由了我过来,幸好是朝姐儿到影壁去接我,陈家宅院又大又雅致,要是没个人领着,恐怕是要迷路的。”

顾锦朝正坐在陈老夫人旁边,替她剥着松子仁吃,描金的小碟上松子仁已经堆起小尖了。

陈老夫人很爱吃核桃、松子一类的干果。

陈老夫人就拉起锦朝的手笑:“她?

她没人领着也是要迷路的。

上次在羡鱼阁那边看戏,她带着自己的丫头差点在桃花坞走丢了……还是老三去找她回来的。”

看锦朝的目光却没有半分责怪,只是取笑她而已。

锦朝就解释说:“我已经走出来了,三爷是在回来的路上碰到我的……”

她那次只是想去桃花坞看远山而已,多看了一会儿,怎么就被说成走丢了。

陈老夫人笑着指顾锦朝:“她在娘家,是不是也这么爱狡辩?”

二夫人笑得有些尴尬。

在顾家,哪有顾锦朝这样说话的份,冯氏的规矩严,容不得媳妇孙女还嘴,就是开玩笑的话她也不喜欢听。

能在冯氏面前撒娇承欢的。

也就是顾怜了,顾锦朝可没这个胆子。

陈老夫人又说:“你小半个时辰还没回来,老三心里急,都让陈义去鹤延楼找护卫过来了,打算把桃花坞都找一遍。

倒是把我吓到了……”

她记得陈三爷那天找到她的时候,并没有说什么。

就是回来的时候,陈老夫人也没有多问…… 他还把鹤延楼的人找过来了吗?

难怪她当时看到周围护卫森严。

二夫人听着顾锦朝和陈老夫人说话,这个空档里她又打量了顾锦朝。

她穿着一件紫罗兰掺金丝璎珞纹褙子,浅蓝腰带,挂了一块鲜绿欲滴的翡翠。

雪白的挑线裙子。

耳边戴的紫色碧玺石有指甲大,颜色通透无暇,价值不菲。

头上还戴了一对比翼金簪,嵌的是少见的绿宝石,粒粒大小均匀……顾锦朝一向不爱浓艳打扮,但这身上的东西,件件都比赤金贵重千百倍…… 二夫人想到自己刚进陈家时,看到顾锦朝前后被簇拥着,丫头、婆子数十人。

气派非凡。

她嫁给陈三爷以后,果然就是陈家的宝了。

老夫少妻的,人家自然要捧在手里护着,看陈老夫人。

对着顾锦朝连句重话都不会说。

天底下还有不收拾媳妇的婆婆?

二夫人刚嫁到顾家的时候,冯氏给她立规矩都用了一年。

要是当初是顾怜嫁过来了……享的也是这样的清福啊!

但偏偏造化弄人,最后嫁过来的事顾锦朝,不是顾怜。

顾怜要嫁的是姚文秀。

这姚文秀身份比陈三爷差十万八千里也就罢了,还和顾澜弄出了那样的人。

顾澜肚子里还有了孽畜…… 二夫人想到这里,简直恨得指甲都要掐进肉里。

锦朝又和陈老夫人说了自己回去住的事:“……已经和三爷说过了。

我的三妹也要及笄了,想回去替她准备一番。

等怜姐儿的亲事过了我就回来。”

陈老夫人应了:“你回去看看你父亲也好。”

招手让郑嬷嬷过来,说了一堆的东西让锦朝一起带回去。

真定产的鸭梨,陕西送过来的核桃和香榧,听说冯氏喜欢带骨鲍螺,还吩咐了三盒的带骨鲍螺。

一会儿秦氏、王氏、葛氏也过来见了二夫人。

今天也凑巧,四房的八少爷、十二少爷从别院里回来,说是别院里授课的先生老母病逝了,要回家奔丧,恐怕三年之内都不会来宛平了。

两人一回来就过来给陈老夫人请安。

陈玄安是王氏所出,与王氏长得相似,却并不和王氏很亲近。

仅是喊了王氏一声母亲,王氏多看了他两眼,却什么都没说。

庶子陈玄平和陈容是同一个姨娘生的,眉眼相似,年纪还很小。

顾锦朝又不由的看向王氏。

她对四房的关系很好奇,因为她隐隐记得,陈四爷前世是和陈玄青闹崩了的。

陈四爷这个人……真的很奇怪。

顾锦朝记得陈老夫人死了之后,陈家就分家了。

那时候陈玄青还没有坐上户部侍郎的位置,因为分家的事,陈玄青和陈四爷反目成仇,陈四爷却在张阁老的支持下做了太常寺少卿,张居廉死后,叶限亲自查其党羽,杀了很多人。

陈彦文就是被清查的一个…… 怪只怪她那时候落魄,也不知道更多的事。

不然现在也能完整解释这些事了。

等到了晚膳的时候,陈老夫人就让在花厅摆了,花厅旁边就是荷池,比宴息处里凉快。

吃过了晚膳天还没黑下来,锦朝就带着二夫人沿着荷池的回廊散步,说几句话。

前头却传来孩子说话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有好几个人,叫叫嚷嚷的。

二夫人就说:“这样的荷池,要是没有仆妇看着,孩子可千万不能玩。”

荷池阴气重,怕池子里的水鬼勾勒孩子去。

一般没有陪着,都不要孩子靠近的。

顾锦朝先让丫头摆了小杌子,请二夫人在这里等着。

“……我先过去看看,也免得出什么意外了。”

顾锦朝和二夫人说了,带着青蒲绕过回廊,才看到前面一个凉亭。

站着几个正玩耍的孩子。

身边有好几个婆子跟着。

她松了口气。

又传来一个孩子清亮的声音:“你说你会背《三字经》,倒是背给我们听听啊。”

看背影,说话的这个人应该是陈玄安。

四房的嫡长子。

又有另一个人说:“刘先生一世英名,在翰林院任教时也是个大儒,怎么就教了你出来?”

这个声音锦朝很熟悉,应该是陈玄新,陈三爷的庶子。

有一个很弱的声音支支吾吾响起:“我……我是会背的,现在不记得了。”

几个少年都笑起来,陈玄新拿着一只香囊晃了晃:“你要是背出来了,这东西就还给你。

背不出来……”

他懒洋洋地拖长了声音,“我就扔到荷池里去,教你再也找不着!”

顾锦朝可没见过陈玄新这一面。

在长辈面前,陈玄新一向有礼懂事。

怎么还威胁起人来了?

也不知道和他说话的究竟是谁。

顾锦朝皱了皱眉,放轻了脚步走过去。

她才看清楚,被三个少年围着的正是陈玄越,日后的甘肃总兵。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